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是什么.docx
-
资源ID:1818879
资源大小:10.7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是什么.docx
大作业说明1 .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草稿。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考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注意:只可提交1次!2 .考生请在答题框内录入试题答案,不能复制黏贴,不能以附件形式提交试卷。3 .答题要做到论述严谨、语句通顺,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不少于100o字。注意:作答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29日,但对于拟参加2025年1月毕业生审核的学生,学生作答和教师评阅均须在2024年11月30日前完成,答卷评阅截止时间为2025年1月12日。大作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是什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质。这些特质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与包容。以下是对这些特质的归纳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要路径。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明特质文化根基深厚: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文化等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民族多样性与统一性: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共同构成的统一体,各民族在文化、语言、习俗上各具特色,但又在共同的中华文化中融合,体现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质。和平共处与合作共赢:中华文化一贯倡导和平发展,强调"和为贵。这一理念在现代文明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中得以体现,强调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视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强调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创新与开放精神:现代中华文明不仅继承传统,更注重创新与开放。无论是科技、经济,还是社会制度的进步,中华民族都展现出勇于改革创新、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性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明,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文明形态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实现了现代化的飞跃,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属性和价值体系。实践探索性与理论引领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受到科学理论的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化文化自信,夯实文明根基:要充分认识和珍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意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等方式,不断夯实文明根基,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推动创新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O通过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走出去”等方式,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同时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促进交流互鉴: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明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等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文明建设成果,实现文明发展的全面性和普惠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中华民族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公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设公平、公正、透明、具有权威性的法治体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发展,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推动共同富裕。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发展中既要注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又要注重文化建设和精神支撑的双重作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民族多样性与统一性、和平共处与合作共赢、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开放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性质等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深化文化自信、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交流互鉴、坚持人民至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这些路径的实施将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