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docx
-
资源ID:1818800
资源大小:69.25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南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docx
南政办202217号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大中专院校:南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2日(此件主动公开)南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2022年3月前言8第一篇规划背景10第二篇总体要求16第一章指导思想16第二章基本原则16第三章发展目标19第三篇建设任务24第一章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5第一节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26第二节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8第三节医防融合提高卫生健康水平31第四节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3第五节完善其他基本公共卫生项目33第二章提升整体医疗水平构建多种医疗联合体35第一节健全医疗服务架构36第二节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效37第三节组建纵向医联体助推县级医院同质发展39第四节完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提高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40第三章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42第一节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42第二节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43第四章建立全生命周期保障全面提升健康水平45第一节促进人口均衡发展45第二节全面推进妇幼健康服务46第三节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48第四节加强职业健康安全50第五章发挥生态美区位优势发展健康产业经济51第一节支持建立多元办医格局51第二节加快发展健康相关产业52第三节科学布局医疗资源53第六章完善培养激励机制提升卫生人才队伍素质54第一节加快高端人才引进54第二节加强紧缺人才培养55第三节夯实基层队伍建设55第七章建设共享型信息系统提高卫生服务效率56第一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56第二节推动卫生健康“互联网+”建设57第八章创新综合治理新模式完善卫生健康监管体系59第一节健全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60第二节加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管理60第三节推动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制度建设61第四篇保障措施和机制62第一章强化党委政府领导62第二章加强法治体系建设62第三章完善督查考评机制63第四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63刖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新时代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行动规划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编制和实施南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对于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健康服务质量与水平,为南平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健康中国”建设总体部署,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福建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公共卫生健康政策、安排重大投资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卫生健康相关事业的重要依据。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第一篇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南平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和深化医改方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补齐短板力度,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卫生健康发展成效显著,真正让广大居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推进健康南平建设,制定实施“健康南平2030”行动规划健康南平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南平市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健康状况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常住人口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66%。、3.51%。、14.78/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稳中趋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扩充。至2020年,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6097张,比2015年增加138张;执业(助理)医师5935人,比2015年增加730人;注册护士8071人,比2015年增加1169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6.01张、执业(助理)医师2.21人、注册护士3.01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一0.04张、0.32人、0.4人。疾病防控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疾病防控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一类疫苗接种达66.5万剂次,全市各类疫苗儿童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麻疹发病率下降至1/10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5%以下,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到58/10万以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稳步提升。南平市第一医院、第三医院等建设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邵武市、建瓯市、顺昌县、浦城县妇幼保健院等4家妇幼保健院完成迁址新建。开展县域医疗技术服务六大中心建设,共完成43个中心建设。完成13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3个乡镇卫生院,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造建设,1159所村卫生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力推进村级医保终端开通服务,至2020年,全市已开通村级医保终端服务1278个,其中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1159所全部开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持续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和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10个县(市、区)全面完成县域总医院组建工作,逐步建立人、财、物集中统一,县、乡、村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实现“八统一”,总医院进入实质性运作。建设贯穿医疗、医药、医保、医养四个领域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畅联畅通,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成立南平市中医医疗联盟,逐步完善全面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至2020年,全市共有全国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各1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省级“创双高”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省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34个。全市共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名,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4名,省级名中医4名,国家和省级师承工作指导老师42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达到人均74元;辖区内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率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值10.07%;2020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总数832支,签约团队成员总数3832人,参与签约的家庭医生数1481人。有效签约的贫困人口80890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8.29%;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9.06%;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541人,管理率达94.57%O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加强。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机构和人员审核审批,完成2家产前诊断机构、1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建设;扎实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对孕产妇进行分级评估和分类管理。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全市共有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8家,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数达到1966张,超过90%的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重点职业病监测县(区、市)覆盖率达I(X)%,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达100%,每年职业健康体检率达65%以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增强。市属医院、浦城县级医院38位医生与19位北京名医签订了导师工作室和“师带徒”意向书,柔性引进一批北京医疗专家;免费规培乡村医生,完成远程视频教学培训2546人、理论面授培训2531人,培训完成率分别达至U99.2%和99.68%,对全市2421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考核;5年来,共定向委培694人。卫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结合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搭建了分级诊疗信息化系统、县级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应用系统,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了91所远程影像系统、104所远程心电系统和123所实验室检验系统的建设。10个县(市、区)共有35家医院和13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十三五”时期,南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南平市对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处于全省较为落后水平,随着行政中心搬迁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优质卫生资源的供需矛盾越发明显,对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迫切,老年人医疗保健、康复护理需求快速增长,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重要性更加突出,要求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向整合资源、集约利用、提高效率和提升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为维护全市人民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附表1:“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规划目标值2020年实现情况增长或下降1.人均期望寿命岁77.578.5791.52.婴儿死亡率%04.1872.66;1.523.孕产妇死亡率1/10万17.621614.7832.844.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6.056.56.01J0.04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1.892.52.210.326.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613.143.010.47.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0.810.830.62I0.198.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1.82231.189.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83.5280左右84.71.1810.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64.2250左右66.051.8311.县域内就诊率%72.139092.3920.2612.公立医院药占比%36.23026.37I9.8313.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万人0.0580.30.1630.10514.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万人0.116.50.093715.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9599.0616.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7.328078.290.9717.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5.428079.063.641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2.099094.572.4819.期末总人口规模万人268268O20.人口年平均出生率%013.120左右7.8335.2721.年均自然增长率%06.1140.283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