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同步习题.docx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一、文学常识1、杜甫(712-770),字,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唐代伟大的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SH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2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在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3 .全诗先叙事,后,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的博大胸怀。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L风怒号()2.M()茅3.挂号()4.塘物()5 .布零()6.广星()7.大侬()8.突11()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八月秋南风怒号2.卷我屋上二事争_3.高者桂号长林梢4.世恢风定云墨色_5.货零多年冷似铁6.骄儿晋"卜踏里裂7.垮率沾湿何由彻8.木侬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三、课文理解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好在哪里?试分析3、在描写秋风破屋时运用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4、群童为何抱茅?5、“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6、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7.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O9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本文中表现诗人为了百姓的幸福宁可牺牲自我的句子是什么?12、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14、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答案1“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3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4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譬如:SH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SH的气,动乱的SH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5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6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8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9秋风卷茅群童抱茅秋宵屋漏祈求广厦10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1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1)年老体弱一一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一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13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14(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一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一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一绝句过故人庄练习一、积累与运用L给加点字注音。(注意字音和字形)当奉.().开轩.().三BI().桑豚()2.解释加点的字。(理解并记忆)(I)故人具鸡黍(2)青山郭外斜(3)把酒活桑麻(5)过故人庄(4)还来就菊花?:掣军。.(1)孟浩然,代襄阳人,著名的诗人,他与当时的诗人齐名,并称“5S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时所作。三,写临窗对饮,畅淡农(2)全诗先叙事,交代的原因;再写景,由地描绘了一幅山村优美风光;然后再事,写出了的田庄生活;最后写再约重阳赏菊。景、事、人融为一体。(理解内容加强记忆)二、阅读与理解(T)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 .过故人庄的作者是代的,他与并称为著名的诗人,该诗一二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三四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5 .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6 .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根据音节和意义)。(注意标准)音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意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7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 .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学会联系,注意字音和字形)草盛()荒秽()荷锄()沾我衣()9 .填空。(查阅资料)陶渊明,字又名,(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花卉的名称)。!°:理解性填空。.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句是“、。”(充分理解)参考答案:.1.shuxuanpusang2 .准备立农事靠近访问3 .(1)唐山水田园王维王、孟鹿门山作客田家近远叙事平静质朴二、(一)4.唐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朋友邀我作客记叙山村风光描写5 .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6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7 .表现了诗人不贪恋官爵而乐于田园赏菊的思想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Zl)8.shenghuhezhan9 .tg½潸率晋菊花10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游山西村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月茸漕浮.().码豚,().pp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丰年留客足鸡豚。()(2)从今若许闲乘月。()3、填空: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著名诗人。西村K湃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4、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展开叙述。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7、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8、“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答:参考答案:1、hintunku2、(1)小猪(2)闲游3、剑南诗稿陆游务观放翁南宋4.涉町回5、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6、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8、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涯察傲萼.淮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这首词反映了边地生活的艰辛,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风格苍凉悲壮。概叹战攻未立决心守边御敌2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下片着重抒发边塞景象思乡忧国的情怀3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统领上片,然后从词人的所感,所闻,所见的角度,渲染塞下风景之''异",用线条将有关的内容连接起来。所见a。衡阳雁去无留意所闻bo四面边声连角起所感Co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c号力(f);a4 .''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的诗使至塞上中的'',”的意思相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 .词的结尾三句即景抒情,抒发了边塞将士的感叹和的情怀,感情是十分沉痛的。壮志难酬思乡忧国6 .本词中的主人公不是羁旅游子,而是守边大将,故下片的前两句于家国之思中寄寓着''(用范仲淹的有关名句填空)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 .渔家傲中渲染边地凄凉而悲壮气氛的词句是''",透出战争前线局势紧张的三个字是7 .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 .''浊酒一杯家万里”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我国古代诗人抒发思乡情感的著名诗句有:(写出原诗句两句,并写明出处)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 .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 .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9 .词中描写塞外景致最有名的一句是,表达了诗人苦苦思乡,又因外敌压境,不能靖边,外患未除,无法回去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9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以下是2003年广西桂林中考题)10 .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10.孤寂荒凉IL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答:Ilo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忧国的感情。(以下是2005年山东省高青县中考题)12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12边塞秋色思乡之情13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14 .(2005年洛阳市)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D(以下是08年金华中考题)15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来”的哪些特点?16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7 .上阕侧重描写,下阕侧重抒情思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