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docx
-
资源ID:1816709
资源大小:19.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docx
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2024年,XX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区委”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围绕“和美五里创新里滩”方向定位和“一带两轴三街区”规划布局,深入推进落实市、区部署的各项工作,着力建设发展动力强劲、创新活力迸发、基层治理高效、美好可触可及的高品质社区。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劲头奋发昂扬康续初心学思践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1+1+X”中心组学习模式,发布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0讲宣讲课件。制订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深化“里滩新讲堂”学习品牌,推出“风起里滩”社区情景剧,开设“i五里”党纪学习教育专栏,组织开展专题辅导讲座、纪律专题党课、红色场馆参观等多样活动。治理体系深化发展。持续深化街道“5+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制定实施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1+7”文件体系,开展初心、安心、悦心、齐心、匠心、暖心、连心“七心”专项行动。召开深化发展“零距离家园”工程推进会,成立街道“零距离家园”联盟,将街区党建(共治)联盟升级为街区“零距离家园”共治联盟,深化19个居民区“零距离家园”理事会,进一步健全街道-街区-居民区“零距离家园”平台,推动三级联动。编制XX街”动真碰硬破难题实干奋进促发展”专项行动,梳理形成涉及民生、发展、安全等方面共10项难点问题。制定深化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下沉人员力量。推进创意家园街区综合网格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小区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完成瞿溪坊、瑞南新苑等29个示范型小区建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全覆盖。推出“三新享三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品牌暨“五享十悦”新兴领域服务品牌,推出“里滩新讲堂”“小哥能量营”“无界创享家”“移动体检车”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三组团三走访”,制定新兴领域全年“4+4+4”组织生活计划,建立机关党支部、居民区党总支和新建新兴领域党支部“1+1+1”结对制度,推出“新”引力课堂,开发“百年百人初心体验''AI线上学习小程序,推动新兴领域党组织落实“一个支部一件实事”,成功助推光明邨助老配餐社区”最后100米"标准化配送、“社区快药”志愿行动等民生项目落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招大引强,依托街道地处中央科创区内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招商大使作用,开展全国行招商、产业链招商,扩大“朋友圈”,成功引进注册资本亿元级企业中饴集团。在中央科创区中心区域内增设虚拟注册点,解决短期内科创企业落地问题,提高区域科创企业密集度。推出“创新里滩”知识产权服务十项措施,对德国威能、中电科二十一所、脑虎科技、洛可可等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指导服务。累计走访楼宇、园区、重点企业1203次,促转化59家、新引进企业36家。编制五里营商服务手册,优化升级企业服务包,将产业发展、项目招引、科技创新、文化服务等惠企服务“一门式”配送进重点企业。二、坚持人民至上、优质普惠,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服务阵地有声有色。推进“里滩XIN+”综合性枢纽型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做实黄浦“零距离”学院XX分院。推进“里滩驿站”建设,整合滨江文化资源,设置人才沙龙、寄存储藏、休憩饮食、户外休闲等功能区域,推动“科创+文创”双轮驱动。建成启用“里滩小鹭岛”,以儿童友好角度为设计理念,融入“教育、健康、自然、玩耍、社会支持”等元素,更好服务社区儿童和家庭。完成创意家园街区党群服务站功能升级,推出“啡阅里滩”项目,为辖区内居民、白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咖啡、学习及交流活动空间。完成“零距离家园”示范型居民区中二居委更新改造,打造服务型居委。打造10个“零距离家园”小站,盘活社区小微空间,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供给阵地网络。养老服务出圈出彩。持续打造XX“七心七助七享”养老服务生态圈,升级悠“享”XX生活服务品牌,举行“养老在五里享老在身边”主题活动暨养老主题集市。为90岁以上独居老人发放一对一定制“安享包”,制作“享老指南”,推出24小时应急响应“6+3+5”模式。启动“传声筒”计划,组建社区养老服务宣讲团。按照“一中心一特色”,分别以“康养”“便民”“社交”为主题重塑焕新三个日间照护中心;升级改造汝南街72号家门口服务站,打造享老服务体验区。儿童友好可圈可点。持续深化“吾苗成长”计划品牌内涵,发布“吾苗成长让爱圆满”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分类治理服务子品牌,形成五里特色“未保工作五分法”。推出2024年XX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分类服务清单,升级“家校社医法+X”分类治理服务联动模式。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标准体系,提炼“3697”工作模式。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是全市第一家参与并高分通过上海民政系统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的工作站。积极推进托育园、亲子园项目,会同区属永业集团首次在仁慧苑新型居住型社区中开设暑托班。社会保障有力有效。打造“五里创享家”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建成启用科创街区创享家,推出科创街区创享家服务指南。升级街道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站,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就业沙龙、创新创业大赛、致电宣传等多渠道、多样化就业创业服务。推进'TO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推出“窗口办、延伸办、远程办、上门办、掌上办”五位一体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推出“事务官”服务协同平台,首创“办理时间实时公开”,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用好“五里戎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力量,打造”时代戎光,岁月留声”系列线上爱国主义课堂。文体服务如火如荼。丰富市民文化体验,举办市民文化节、”创新里滩同心聚智”家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发布线上文化服务“云享”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推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错时延时开放,开设“滨江夜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文化活动。办好全民共享社区教育,结合“社区书院”基层科普服务,举办太极文化科普展等活动。推动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举办非遗灯彩社区巡展。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被评为2018-2022年度上海市示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被评为上海市街道(乡镇)图书馆示范馆和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三、坚持建管并重、精益求精,城区品质稳步提升社区品质高质量焕新。积极推进局门路(瞿溪路至中山南一路)、瞿溪路(制造局路至局门路)“一街一路”建设,实施沿街商铺、小区围墙更新,打造消防科普街角、闻香花园、交互景墙等节点,提升街面环境。联合上海科学院、黄浦区科委、黄浦区科协共同签约探索“4科联动”共建“科创街区”,进一步加深街区、园区、社区互动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土壤。启动打浦路303弄27-28号、打浦路339弄4-7号“小梁薄板”房屋旧住房综合改造。完成瞿溪坊微更新、桥蒙小区262号微更新、车棚改建、非机动车充电桩及消防设施建设、新建建筑垃圾堆放点等17项民生实事工程。城区管理精细化推进。开展文明街巷综合治理,联动多部门整改市容问题,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和包保巡查。优化小型工程备案和安全监管,在随申办XX街道旗舰店开设在线备案平台。开展辖区内住宅小区房屋安全全覆盖隐患巡查,完成对桥蒙小区沿街楼栋平改坡修缮,推进天歌大厦房屋外墙高坠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抓牢食品安全,依托食品安全科普站,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统筹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制定XX街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协同办理实施细则,调整热线工单“不满意自查”及“不属实认定”的审核标准,严抓满意率、解决率等重点指标,不断提升热线办理效能和居民满意度。数字治理协同化赋能。探索建设大中小屏联动的“天吴”系统,运用城市运行关键控制点,通过精准的定位管理对象、细致的闭口流程管理,智慧的研判管理机制,形成一套规范化、流程化、透明化、效能化的基层“一网统管”标准。完成开发公共安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数字看板、“智慧五里”数据管理中屏,将“智慧春江”“商铺通”小程序、城运通APP等各类手机终端应用整合为“智慧五里”手机轻应用,并投入试运行。四、坚持民主协商、多元参与,治理效能持续放大“三会”制度深化发展。以“三会”制度实践25周年为契机,开展“我与'三会共成长”短视频云话题接力赛,广邀机关部门、居民区、街区、园区、区域化共建单位、新社会组织、新阶层人士、新就业群体,以及长期关注“三会”制度发展的媒体和热心人士,共述“三会”实践故事。举行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研讨会,发布深化发展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着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标杆主旨报告。举行“25人讲25年”一-“三会”制度实践25周年主题展演,全面展现其发展历程和黄浦区基层民主发展成果。多元共治持续发力。第二届社会治理创新创意大赛十佳创新创意项目全部落地社区。深化“校社联动”,与复旦、上财、应技大签署学生实践基地协议,合作高校达10家。召开XX社会组织妇联成立大会,成立第一届社联会妇女联合会,实现街道新社会组织领域妇联全覆盖。发挥社区基金会资源链接功能,继续保持中基透明指数满分成绩。选取辖区内14个住宅小区试点业委会执行秘书工作,引导业委会提升业委会规范化运作能力,促进新版“一规两约”示范文本更新工作。社会参与活力迸发。积极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组建“多彩滨江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奥运系列资格赛上海”“黄浦马拉松”等重大赛事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益+志愿服务项目”成功获评第四届“奉献杯”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打造“新耀里滩”工作品牌,以8号桥园区新联会为平台,推动新阶层人士参与社区治理。与农工党黄浦区委联合开展“同心守护”公益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引入社区。成立“活力里滩青年突击队”,开展“里滩青年智库”协商议事活动,发挥青年力量助力社区建设。发挥“浦江红”离退休干部里滩赋能团力量,举办“爱心助学”活动。五、坚持底线思维、风险防范,社区韧性与日增强社区平安稳中有进。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进除患攻坚大整治、燃气专项整治和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完成区级动真碰硬难题一一新华南园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加大辖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开展群租、楼道堆物综合整治,维护更换制造局路370弄小区防盗铁门,为辖区90岁以上独居老人等群体安装家庭灭弧设备85套,对23家非居单位和1家居民单位实施瓶改管改造,为辖区1800余户居民免费更换燃气软管。城区运行安全有序。全力做好节点稳控工作,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确保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国庆、进博会等重要节点社会面稳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提升基层舆情处置应对能力。健全矛盾化解平台,完善矛盾纠纷分析排摸、突出矛盾专报预警等制度。开展宣教服务进楼宇、法治服务进楼宇、稳定服务进楼宇,完善反诈体系建设,依托综治中心一站式综治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聚焦“三个重点”,开展实体化运行,扎实做好宣防工作。法治建设持续深入。召开法治研讨会,成立社区法苑,大力推进基层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用好综合行政执法审核工作指南,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1+19+3”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形成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居委公共法律服务室、街区网格工作站联动模式。深化推广“三所联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和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六、坚持实干为要、刀刃向内,自身建设驰而不息动真碰硬落实巡察整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推进巡察整改。抓牢抓实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四百”大走访、区委“三进三问”和“初心连万家服务零距离”行动工作要求,常态化滚动式开展“百千万”遍访问需行动。制定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重在“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