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局工作总结.docx
应急管理局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核心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防控各类风险隐患,有效遏制了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全面统筹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形势持续向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安全生产总体情况20XX年,区安全生产实现“一无两下降”,即无较大及以上事故,事故起数、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均下降。截至XX月10日,全区共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22起,死亡22人,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比下降10%,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下降XX%。消防、烟花爆竹、危化等行业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二、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一是强化政治建设,筑牢对党忠诚。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制定党委和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构建以党建引领减灾救灾、工贸行业、危化领域、事故调查处理的“1+4”党建责任机制,细化应急局党委、支部和党员三个层面6项责任清单,构建起“人人参与、层层抓落实”的党建业务齐抓共管大格局。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健全局党委会议及时传达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注重把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的着力点,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思想建设,厚植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建设学习型党委(支部)为目标,严格落实党委学习“第一议题”、党支部学习“第一内容”、党员干部学习“第一任务”制度,通过周例会、干部职工大会、”三会一课”“主题教育”“大讲堂”等方式,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制定印发20XX年度党建工作要点20XX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重要领导责任清单等8个文件、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党支部会议11次、党员大会11次、党日活动XX次。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守牢廉政底线。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以警示教育为抓手,注重抓早抓小,组织开展“以案说教”活动,创新教育手段,每月利用微信、网站收听收看“人民日报”“求是”等主流媒体权威评论,全面推进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局党委班子、党员干部赴长沙“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10次,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筑牢拒腐防线,增强自律意识。(二)严格督查督办,从严压实各方安全责任今年以来,区安委办采取明查暗访、交叉督查和督办交办等方式,对各国有企业、街道、行业部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倒逼各方监管责任落实。区安委办实地查看辖区建设项目、物流园区、加油(气)站等重点区域、点位,累计检查企业Hl家次,发现隐患XXO处,已整改210处,发放督查反馈意见通知书30份,拍摄明查暗访警示片5部,对突出问题隐患进行通报曝光;迎接市安委会交叉检查组检查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50条;约谈建设施工领域部门、企业3家,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区减灾办对城市易涝积水点、下凹式立交桥、各类建筑地下空间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隐患排查,建立整改台账;排查20条河道行洪安全;会同规资局密切监测25个地质灾害风险点,落实“四重”网格员责任;联合建设局、交巡警等部门对道路施工路段、过水路面、积水路段等开展隐患排查,新增5个城市内涝点,第一时间进行排涝作业和交通引导管控。(三)全面除险清患,推动企业监管更进一竿一是打好工贸安全监管“组合拳”。充分运用“综合监管+行业监管”“联合执法+专家”“标准化评审和执法二合一”等方式,下发行政执法“1号行动”“2号行动”、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等文件,坚持重大安全隐患必罚,“XX地区”企业移交等工作。20XX年累计检查企业100家次,发现问题隐患250条,重大安全隐患3条,整改率100%,立案查处6家,罚款7万元。二是练好危化安全监管“基本功”。坚持危化监管高压态势,持续保持危化领域零事故,并出台区危化安全责任清单。20XX年通过“执法+专家模式”累计检查企业HO家,发现问题和隐患420个,整改率100%,立案查处6家,罚款6万元。三是严管重罚震慑强。梳理近年来发生的建筑、工贸等领域的事故情况,分析安全隐患重点部位、时间节点,破解安全之困。加大对瞒报事故的追查追责,通过“1XX50”电话举报、信函举报、走访举报等方式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踊跃举报身边隐患,全年兑现隐患举报奖励3家(次),现已兑现奖励金额2.5万元。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对22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立案调查,结案20起,调查瞒报事故1起。目前收缴罚款300万元,移交纪工委监察室案件1起,追究纪律责任8人,依法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4件,追究刑事责任6人。编印发放事故案例4万余份。(四)成立工作专班,推进“885”工作落地落实印发区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问题清单子方案(试行),健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考核评价细则。成立“885”工作专班,实行专人专岗,对标对表,细化量化各项任务。截止目前,累计上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全量库问题6000条(其中区级5000条,乡镇街道1000条),已完成整改5800条,整改率95.4%;区级蓄水池问题22条,已办结13条,整改率44.8%,纳入区级清单库问题4条,已办结销号3条,办结率75%。市级清单库11条,已完成整改6条,整改率54.5%,进入市级示范榜1条。(五)建好体系机制,开创业务办理服务新态一是持续抓好内部机制建设。建立“1+3+3”工作学习机制,实现以党建引领各业务,打造“危化、工贸和责任事故调查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组”,建立“带学+实践”“例会+讲评”“统筹+分组”的运行机制,基本实现全员“知法规、懂调查、会处理”的基本目标。二是持续优化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现场调查程序。建立现场“5+10+30”反应机制,即5分钟核实事故信息、转接报告,10分钟内必须出动,到现场后30分钟内提交报告。确保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善后,维护了区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三是构建外部工作“1+N+6”新执法模式。建立以应急局牵头,产业局、现服局、市场监管局、街道等单位配合的联合检查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作用,减少部门重复检查、交叉检查、多头指挥等现象,真正实现“计划检查+专项检查”“督查+抽查”“有统筹、有计划、有协商、有落实、有保障、有反馈”的执法模式。(六)多措并举推动,落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一是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组织专家和行业部门召开评估报告评审会2次,详细分析6个街道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4大类14种致灾因子,人口与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重点产业、资源与环境6大类XX种承灾体数据,形成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报告和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技术报告。二是扎实开展风险研判。共开展自然灾害风险会商研判30余次,发布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信号3次、持续10天,红色预警信号1次、持续5天。入汛以来,区遭受XX次降水天气过程,其中9次强降雨天气,发布暴雨橙色预警3次,暴雨黄色预警6次,高温橙色预警20次,山洪灾害、江河洪水和渍涝灾害黄色预警1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6次,其中,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3次,防汛III级响应2次,防汛11级响应1次。地灾III应急响应2次。减灾委办公室统筹各成员单位完成区三季度风险研判工作,共计排查出各类风险点300个。三是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印发区森林(公园)火灾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预案,细化预警分级发布和分级响应。完成各类应急预案审查备案106家。四是不断提升应急处置水平。9月27日组织36家单位、21支应急救援队伍的1600余人参加区20XX年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事故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演练全程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向社会开放,区工贸企业、国有企业、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在线观摩达2XX6人。工贸、危化等行业企业组织各类应急救援演练183场次,各街道和部门组织各类应急救援演练26场次,演练频率较上年提升16%,进一步检验了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应急通讯和作战能力。(七)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在“5.XX”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安全伴我行”文艺创作大赛、安全宣传“四进”、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新XX里看应急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举办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新闻发布会3场,“区应急发布”公众号发布推文150期、300条,发放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宣传图册10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1万份,悬挂横幅2500余条,LED显示屏等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4万余次,通过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信息2万余条,创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情景剧荣获XX市“安全伴我行”文艺创作大赛二等奖。分片区对“四重”网格员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技能、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应急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主要亮点工作(一)创新工作方式,以企业互助形式推动安全工作再上台阶成立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危化(城燃)企业安全生产互助联盟。根据不同组别企业特征,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相当、务实管用”原则,对辖区企业分类分组,定期组织开展交叉互助检查、座谈交流、现场观摩、安全大讲堂等。不同组别企业围绕行业特征开展互助检查,制定互助检查要点及检查表,采取互助组集中检查或分小组实地检查方式,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重点工艺企业现场,定期组织开展交叉互助检查。共计发现问题隐患50处,均已整改完毕。通过建立互助联盟平台,助力企业解决安全管理“不会管、管不好”难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主管理能力水平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有效推动了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档升级。(二)构建协作机制,以多方协同联动推动移交工作落地落实完成“XX”地区企业移交。采取“3+N”(区区应急局+“XX”区应急局+“XX”园区应急+执法人员+专家)模式,按照“清查数量、走访状况、服务困难、交流研讨、现场会诊”方式,深入“XX”地区开展企业移交工作。通过提供技术支撑、现场解答困惑等方式,对企业逐车间、逐设备、逐岗位的全方位无死角检查,指导“金属冶炼、水泥”等高危工贸企业完成整改任务,目前移交企业300家,针对性提出措施XX个。(三)组建救援队伍,以专业团队保障应急救援力量屡创新高由30人构成的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于4月组建完成,并完成两个月封闭式训练,向辖区街道共派驻16名专业应急救援队员和8辆救援车辆,提升街道应急处置能力。队伍支援排涝任务8次,完成市专业救援总队拉动两天,参与消防燃气安全排查XX73家,天然气安全宣传47人次,食品安全排查36人次。XX名队员参与九曲河森林公园火灾事件演练,6名队员参与欢乐谷万圣节安全保障任务,9名队员参加XX月市应急局主办的“巴渝工匠”杯XX第一届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四)加快数字赋能,以科技防灾手段推动减灾工作提档升级一是针对辖区城市内涝突出问题,在幸福广场下穿道、中国石油、恒大华府轻轨站、红锦大道九建车站、星光大道内环快速路入口等5处易涝点试点加装红绿灯预警联动装置XX套,以数字化方式推动易涝点治理。二是探索“低洼积水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建立雨情、涝情等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雨前建设积水点信息管理、物联监测预警、运维调度管理等模块达到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提前预警,雨中建设数字化预案、协调处置、应急资源管理等模块建立扁平化、流程化数字预案运转体系,雨后建设处置工作复盘、积水点信息更新等模块建立持续优化的管理能力。三是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2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