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规范.docx

    • 资源ID:1810068       资源大小:2.88M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规范.docx

    ICS93.080CCSR80DB3205苏州市地方标准DB3205/T10792023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规范SpecificationforHighCrashRoadIdentificationandSafetyImprovement2023-07-03实施2023-06-26发布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判别与改善技术流程25分析判别25.1判别周期25.2 资料收集25.3 初步判别25.4现场复核35.5判别结果36 改善方案36. 1基础资料准备47. 2数据及隐患分析58. 3方案制定97 方案实施101.1 1工程设计101.2 措施落实101.3 项目验收108效果评价108. 1资料收集109. 2评价实施10附录A(资料性)“四阶段”技术流程应用示例11附录B(资料性)事故绝对数法和安全可提高空间法19附录C(资料性)死亡事故记录示例22附录D(资料性)苏州市各月天色时间24附录E(资料性)常用记录表25附录F(资料性)常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设施改善治理对策34参考文献7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提出。本文件由苏州市公安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同济大学、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雪松、邓苏、刘芳、周建华、龚建、王军涛、王超、杭海峰、雷丽霞、朱晓蕾、郑思艺、吴兵、郑中洋、庄伟嘉、沈勤、夏季、姜宇、高雅、杨璐、张琪、李佳奇、张学宇、戴志成、丰明洁、裴莹莹、张学芳、胡玮浩、宋少华、曹晓东、潘磊、鲁昕、孙凯、黄伟、顾平、钱俊、郭政、陆雄、董良、富顽、陈晓程、郝洪涛、董京。苏州市道路里程、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持续增加,人们对出行安全、通行效率等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苏州市政府部门历来非常重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持续多年开展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治理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编制组在总结苏州经验的基础上,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道路安全评估规范、指南,开展了本规范的编制工作,建立了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治理的技术方法,规范了治理工作的流程、内容,优化了交警、路政、规划、设计等部门间的协调机制,能更好地指导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治理工作,有效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本文件中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治理的技术方法亦可用于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等阶段。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的技术流程,并规定了分析判别、改善方案、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安全可提高空间potentiaIforsafetyimprovement(PSI)某地点的事故预测值超出类似地点事故期望值的数值。3.2安全预测模型safetyperformancefunction(SPF)利用历史交通事故数据构建的道路设施事故分析模型,可定量解释事故的显著相关因素,也可作为判别交通事故多发道路的基础模型。3.3交通事故多发道路high-crashroad在选定的分析时段内,发生多起交通事故或事故损害后果极其严重,使用合理的判别方法和指标对研究区域路网内各条道路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有一定规律特点的道路。3.4事故绝对数法crashfrequencymethod利用历史交通事故数量直接进行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的方法。3.5“四阶段”技术流程four-stageprocedure为完成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改善治理而执行的一系列技术的集合,分为“分析判别、改善方案、方案实施、效果评价”四个阶段。4判别与改善技术流程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时应采用“四阶段”技术流程,内容见图1,应用示例见附录A。I资料收更一分析判别I1初步判别一I现场复核一El基础资料一-数据及隐患分7方案制定I工程设计方案实施|1措落实一项目验收II资料收集效果评价评价实施图1“四阶段”技术流程5分析判别5.1 判别周期分析判别工作宜一年开展一次。5. 2资料收集分析判别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时,宜收集研究区域路网内各条道路近3年的全量交通事故数据,包括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交通事故数据、事故特征、重特大事故情况等。5.3初步判别5.3.1判别方法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常用的判别方法有事故绝对数法和安全可提高空间法。详见附录B。5.3.2判别指标5.3.2.1事故绝对数法的判别指标为事故数,可根据改善治理目的不同选用事故总数、死亡人数、重伤以上事故总数、每公里事故数等。5.3.2.2安全可提高空间法的判别指标为安全可提高空间(PSI)。5.3.3分析单元5.3.3.1对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分析时可按一定长度的分析单元开展,也可针对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出口分流段、入口合流段开展专项分析。5.3.3.2不同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分析单元长度宜按表1选取。表1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分析单元长度道路类型建议长度市区地面道路1km3km郊区地面道路2km4km快速路2km6km(分侧向)高速公路2km6km(分侧向)来源:交通安全分析(TrafficSafetyAnalyses),王雪松,2022.2,ISBN978-7-5608-9121-715.3.3.3对分析单元进行分析时,除进行整体分析外,还宜细化分析。对分析单元的细分宜按表2选取。表2分析单元细分道路类型分析单元细分分析范围地面道路路段上下游交叉口之间(不含交叉口范围)平面交叉口交叉口停止线范围及上游3s行车距离,下游Is行车距离高、快速路路段上下游出入口之间标准段(不含立体交叉及出入口分合流范围)出口分流段分流段起点至终点入口合流段合流段起点至终点高、快速路立体交叉立体交叉交织区段及各匝道注:实际项目中可根据需要对分析范围进行调整。5.4 现场复核对初步判别出的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整体情况进行现场复核,确认道路设施是否具备改善治理的条件,若道路处于施工、临时管制等状态,则暂不宜开展改善治理工作。5.5 判别结果5.5.1 应通过初步判别、现场复核确定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是否需要进行设施改善,并形成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清单。5.5.2 交通事故多发道路清单应包括以下信息:道路名称、道路类型、道路等级、道路范围、道路长度、判别指标等。6.1基础资料准备6.1.1部门调研道路及其附属设施、交通管控设施的归属和管辖因道路类型、等级的不同存在区别,应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确定调研部门。常见的调研部门有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及其下属的区县级各管理部门。部门调研宜包括以下内容:a)区域道路总体情况,包括不同类型道路的里程,区域的路网体系,道路规划、建设计划等;b)区域交通总体情况,包括区域交通运行情况,主要通行的车辆类型,道路使用者行为特征;c)区域交通管理总体情况,包括各类设施管理单位、日常管理流程,区域车辆保有量,区域内客货运企业分布、客货运车辆主要活动范围,交警重点勤务安排、应急救援体系;d)区域内重点关注的道路,包括易拥堵的道路,事故风险高的道路;e)待改善道路的总体情况,包括设施的建设、养护情况、改扩建需求,交通拥堵及事故情况、交通管理手段等。6.1.2资料收集应收集道路及其附属设施信息、交通运行数据、交通管控措施、交通事故数据、交通违法数据、路侧环境等资料,资料的收集可贯穿项目全过程,根据需求分阶段、分批收集,宜包括以下内容:a)道路及其附属设施信息包括道路地理位置、道路概况、道路几何线型设计(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道路绿化、排水、照明、特殊结构物(桥梁、隧道、地通道等)、防护设施等;b)交通运行数据包括交通量和车速数据。交通量数据宜根据需求采集不同时间段的道路断面交通量、交叉口转向交通量,包括工作日,周末,节假日,高峰以及平峰时的交通量,数据类型包括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及行人交通量。车速数据包括瞬时速度和区间平均行驶速度;c)交通管控措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监控、公交专用道、单行道、特殊区域或特殊车辆管控等;d)交通违法数据包括事故违法数据与查获违法数据。查获违法数据包括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数据;e)路侧环境包括道路两侧的用地类型、接入口等。6.1.3现场踏勘6.1.3.1踏勘设备常用的踏勘设备有视频采集设备、无人机、雷达测速仪、相机、测距仪等,亦可根据需要配置电磁计数仪、坡度测量仪、角度仪、GPS定位仪、加速度仪等其他踏勘所需设备。常用踏勘设备及使用要点见表3。表3常用踏勘设备及使用要点设备使用要点视频采集设备主要用于道路沿线环境的采集。可采用行车记录仪记录道路前方影像。对道路进行1次3次全程双向连续拍摄,每次拍摄时车辆宜匀速行驶且保持在同一车道,每次选择不同的车道行驶。亦可采用全景摄像系统对道路沿程进行全景影像采集。有条件时还可运用视频识别技术对道路线形、路面状况、标志标线等数据进行识别和采集。表3常用踏勘设备及使用要点(续)设备使用要点雷达测速仪主要用于获取车辆的运行速度。在不同路段和时段,宜分车型获取车辆运行速度,样本采集量以满足统计分析要求为准。车型划分应根据研究分析的需求进行分类。可按大、中、小型客车,大、中、小型货车等进行分类。对于多车道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必要时可分车道获取速度数据。无人机主要用于道路平面图、交通运行情况、道路周围环境等内容的拍摄。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当地的限飞规定。拍摄道路平面图时,宜采用俯视角度,保持同一高度平行飞行,尽可能一次获取交叉口或路段的完整平面。拍摄路段交通运行情况时,宜采用俯视悬停拍摄5分钟10分钟;拍摄交叉口交通运行情况时,宜获取不少于2个信号周期的全景平面。拍摄道路周围环境时,宜采用鸟瞰角度环视拍摄,在固定位置环视360。相机主要用于道路设施的拍摄。包括道路标准段、渠化段的断面图,道路踏勘过程中发现的隐患点、现场的交通情况、需要记录的标志标线、隔离设施、信号灯等内容。照片拍摄时应包含相应的参照物(比如路名牌、指路标志、典型地标等),以方便后期确认位置。测距仪主要用于获取道路断面尺寸、设施间距、视距等。宜选择能够适应户外环境的测距仪。无测距仪时也可采用轮尺或卷尺进行距离的测量。其它设备根据调研需要,酌情配置电磁计数仪、坡度测量仪、角度仪、GPS定位仪、加速度仪、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开展调研。6.1.3.

    注意事项

    本文(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