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docx
“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目录一、总体要求3(一)指导思想3(二)基本原则4(三)建设范围及时限4二、区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概况5(一)区城市发展基本情况5(二)固体废物产生与利用处置情况6(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1三、工作目标与指标12(一)工作目标12(二)建设指标与目标设置12四、主要13()实施工业绿色生产13(二)推行农业绿色生产15(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17(四)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19(五)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20(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21(七)推动全民共建共享22(八)加强区域交流合作23五、保障措施24(一)加强组织领导24(二)落实资金保障24(三)严格监督考核25(四)加强宣传引导25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安排,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提升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2021-2025年)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市"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出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紧密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管理重点,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全面绿睇舞,助推"f两大三区"现代化新三g0(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坚持与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协调,注重固体废物与水、气、土协同共治;坚持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相协调,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重要抓手,系统谋划“无废城市"建设,一体推进,提升全区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基于区现有社会经济基础,识别固体废物领域的关键问题,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补齐相关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坚持区域合作J办同联动。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统筹工业、农业、生活、建筑业等方面的发展,协调各部门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推动部门协同联动,提升全区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全面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循环、绿色、低碳的生态理念,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营造全民共建共享良好氛围,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三)建设范围及时限。区"无废城市”建设范围为区行政管辖区域,包括40个乡镇(街道),其中8个街道:汉丰街道、文峰街道、云枫街道、镇东街道、丰乐街道、白鹤街道、赵家街道、正安街道;27个镇: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2020年,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约83.03万吨,涉及85家产废企业,主要来源于电力、塑料制品、食品加工、机加工、木制品加工、印刷业、电子行业、采矿业、建筑制造业等,废物类别主要涉及6类,包含粉煤灰、炉渣、煤砰石、脱硫石膏、污泥以及其他废物。从利用处置情况看,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约78.06万吨,处置量约4.24万吨,年底贮存量约0.74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约94.01%o实现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粉煤灰、炉渣、煤砰石、脱硫石膏、污泥以及其他废物。其中粉煤灰主要通过生产建材方式实现综合利用;炉渣主要通过生产水泥、建材、页岩砖及尾砂等方式实现综合利用;煤阡石主要通过生产页岩砖等方式实现综合利用;石膏主要通过生产建材等方式实现综合利用;污泥主要用于焚烧发电或生产水泥实现综合利用;其他废物主要通过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以市区鑫达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达建材")、市鹤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鹤众工贸")、万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青环保")、开县水泥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泥厂")、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公司")等为代表。鑫达建材主要消纳国家电投集团白鹤电力有限公司的炉渣;鹤众工贸主要消纳国家电投集团白鹤电力有限公司的脱硫石膏;万青环保主要消纳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炉渣;水泥厂、绿能公司主要消万头由养殖场(户)自行安全填埋处置,全区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55%o2019年,在郭家镇桑坪村建成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在13个乡镇各建设1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贮点,日处理病死畜禽30吨。3.城市生活领域固体废物产生与利用处置情况。(1)生活垃圾。2020年,全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1.13万吨,全部清运,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能力为600吨/日)处理;全区设有2个应急备用垃圾填埋场,分别为赵家垃圾填埋场(库容72万立方米,剩余库容32万立方米)和临江垃圾填埋场(库容101万立方米,剩余库容90万立方米)。区建立了覆盖全区535个村(社区)的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建成云枫、镇东、白鹤、大进垃圾中转站,完成垃圾桶配置26378个,全区配置垃圾车158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城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150吨;完成赵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84吨;配备渗滤液处理车1辆,日处理能力100吨/天,轮换处理临江、温泉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2)厨余垃圾。2020年,全区收运厨余垃圾7193.3吨,全部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全区厨余垃圾收运覆盖8个街道,配备厨余垃圾5.建立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聚焦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着力提质增效、提标扩面,推动形成以特色水果(柑橘)、道地中药材、绿色畜牧、生态渔业等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稳步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扩大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种养规模。落实"三稳”政策,发挥中山台地、三里河谷等资源优势,支持发展"稻+""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种养模式。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稳定投入机制,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加大对节水节肥节药、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等的支持力度。(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1.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在商场超市、餐饮住宿行业积极倡导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鼓励绿色出行,引导公众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办公,在公共机构实行双面打印、无纸化办公、节水节电等,推广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加强塑料污染防治,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全区住宿、餐饮(含外卖)企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易耗品,电商和消费者使用简化包装、绿色包装。深入推进"光盘行动",推广小份菜、分餐制等。推行绿色邮政建设,鼓励快递行业使用电子运单、循环中转袋,在快递收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到2025备,迁扩建医疗废物处理厂,构建"平战结合”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到2025年,全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o3 .加强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加大社会源危险废物摸底和分类,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名单。加强研究机构实验室、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实验室、汽修企业等危废的收集、贮存和转运全过程管理,落实行业危废管理指南。到2025年,社会源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分行业管理,收集体系基本覆盖全域。4 .强化危险废物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龙头企业纳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完善环境应急响应预案。制定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5 .提升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展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申报登记网上申报,全面运行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对5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施"一物一码"管理。(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1.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开展固体废物分级分类管理、转移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提升综合管理效能。的实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用好绿色金融货币政策,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信贷支持力度。落实现有资源综合利用财税优惠政策。(三)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的组织实施、会议召开、信息报送、督查督办等要求,明确工作机制,强化推进落实。建立部门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建立区、镇、乡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各部门及乡镇实时汇报工作推进情况,对工作情况实行通报制度。建立"无废城市”建设评估机制,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四)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积极倡导"无废"理念,加快构建全民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定期更新环境信息,加大城市环境信息公开程度,提高群众对"无废城市认知和参与程度。构建"无废城市"意见反馈通道,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广泛接受公众监督,认真听取公众反馈意见,并通过举报电话、网站、手机微信等多种途径对无废城市建设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督。附件:1.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与目标设置2 .区"无废城市建设主要任务清单3 .区"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表附件2区“无废城市”建设主要任务清单序号建设任务I牵头单位I配合单位完成时限()实施工业绿色生产1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管理,严格落实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招商投资局、浦里新区管委会2025年2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源头产生。浦里新区管委会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2025年3推动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围绕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推动主导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核心手段,实施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制定综合整治方案,不断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浦里新区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区经济信息委2025年4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路径,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工业园区。浦里新区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区经济信息委2025年5巩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等,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