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专题党课讲稿16篇(最新精选).docx
-
资源ID:1808984
资源大小:29.29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专题党课讲稿16篇(最新精选).docx
治党体系,使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要做到“三个更加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并从七个方面对党的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内容涵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反腐败斗争等。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我把它概括为七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第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里提到了“政治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三力二特别是2020年12月24日至U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全面系统地讲到这个问题。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简要概括了“政治三力”的内涵。所谓政治判断力,就是领导干部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所谓政治领悟力,就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精神,并融会贯通、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所谓政治执行力,就是领导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坚决执行中央决策部署的能力。“政治三力”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能力和应该担当的政治责任。所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三力第三,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等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相关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第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贯彻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第五,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2022年10月25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会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首先是中央领导层的政治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要带头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了五项要求。第一,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所以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第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从中纪委的警示教育材料和一些领导干部的忏悔录中可以看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犯罪的主因,就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我们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三,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任务由三项变为四项,即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也就是说,要防止政治监督笼而统之、大而化之。202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强有力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那么,什么是“七个有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二2024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看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看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得怎么样;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要及时准确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照搬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于2016年7月印发,2019年进行修订,并于9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七条规定,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有规定情形的,应当予以问责,但要防止问责不力,又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其中,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报,进行严肃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切实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第二,诫勉,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第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措施;第四,纪律处分,视情况采取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对党员的问责,就是采取党纪处分。若党员还担任公职,则还要给予政务处分。那么,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有何区别?从主体看,党纪处分是各级党委和纪检机关作出的,政务处分是各级监察机关作出的。从种类看,党纪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政务处分有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从对象看,党纪处分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政务处分针对的是公职人员。总的来说,处分包括三种,除了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还包括处分,就是由公职人员的任免机关和所在单位按照管理权限作出的处分。那么,对于问责,除了党纪处分,还包括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所以,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中,我们要把党纪处分和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结合起来。(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报告中这一部分与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密切的内容,主要有四项。第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第二,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第三,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次条例修订,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明确要求切实发挥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的“把关作用”,做到“凡提四必”,即讨论决定前,对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人选的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以及党委(党组)书记和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在考察对象廉洁自律结论性意见上“双签字”等要求。第四,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什么是“三个区分开来“?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受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干部队伍也存在种种复杂情况,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把握好“三个区分开来”。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就是要明辨“为公”还是“为私”、“无心”还是“有意“、“无禁”还是“严禁二为此,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和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不是彼此对立的。严并不是要把大家管死,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发挥组织作用、落实组织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同时,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认真履职、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执政骨干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督促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报告还指出,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六)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厌战,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2024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2022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