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活动工作方案13篇(精选).docx
-
资源ID:1808838
资源大小:58.99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活动工作方案13篇(精选).docx
2024年“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活动工作方案(共13篇)目录篇一、2024年“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活动工作方案3篇二、2023年度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7篇三、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18篇四、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30篇五、2024年医院“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37篇六、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活动方案(2023-2025年)40篇七、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54篇八、医院开展医疗领域腐败问题自查自纠及整改报告材料62篇九、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67篇十、医院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三年行动方案75篇十一、卫生健康行业作风整治和改善就医感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83篇十二、2024年改善就医满意度提升“1+N”服务机制实施方案92篇十三、卫生健康系统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专项活动实施方案100篇一、2024年“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活动工作方案为全面落实党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结合卫生健康系统工作实际,我委确定开展“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活动,深入推进医疗服务持续改善,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改善医疗服务再深入,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二、活动目标全面总结“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开展以来的工作经验,深入查找影响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紧密结合当前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任务,针对性采取提升、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效率,优化就诊环境和就诊流程,做好重点人群医疗服务管理,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推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活动内容(一)完善预约诊疗服务。1 .推进精准预约。县级及以上医院全面实施门诊分时段预约,预约时段精确到20分钟以内。2 .开展检查预约。市级医院实施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集中预约,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以内。(二)优化就医服务流程。3 .完善导引标识系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优化门诊大厅、急诊大厅、住院大厅及各楼层布局标识及导引系统,做到标识醒目、简洁、导向性强,重点区域配有专人引导。4 .提供检查检验指引。县级及以上医院通过提供检查检验指引单、明白纸等传统方式,或微信、小程序提醒等信息化方式,为就诊患者提供检查检验流程、位置指引。5 .推行价格公示制度。全面推行公立医院价格公示制度,实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药品价格及价格政策等公示全覆盖,优化费用结算服务。6 .推动电子健康卡全面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开展“云影像”试点。7 .加强医疗机构环境整治,改善门诊、病区就医环境,增设便民服务设施设备,加强卫生间环境管理,完善无障碍卫生间设施。(三)推进“六大中心”建设完善重点疾病防治康复体系。8 .强化各中心信息化建设和数据质控,结合市急救指挥平台,跟踪暗访各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定期暗访、检查结果,形成持续改进工作模式。9 .推进肿瘤多学科诊疗。市级综合医院全部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服务,为住院肿瘤患者提供内科、外科、放疗科等专业综合会诊服务,提升肿瘤治疗的规范化水平,2021年底前力争覆盖肿瘤患者达到30%O(四)严格患者隐私防护。10 .门诊诊查严格落实“一患一诊室”,加强分诊、导诊管理,维护诊区诊疗服务秩序,减少人员聚集,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五)加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管理。11 .全面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待政策,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结合实际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为预约挂号的渠道,设立老年人优先就医窗口。12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结合群众需求,开设老年人专病、专科门诊,提升老年人就医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13 .全面推广安宁疗护服务,扩大安宁疗护服务试点范围,提高安宁疗护服务供给。14 .加强部门协作和技术支持,在全市推行出生医学证明服务首次签发线上申领。(六)持续改进行业作风。15 .建立畅通、便捷的患者投诉渠道和接待处理流程,实行首诉负责制,在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病区显著位置公布投诉渠道和处理流程。定期对各县区、各医疗机构医疗纠纷投诉量、办理情况进行通报。16 .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通过组织医疗机构自查自纠、行政部门抽查检查,全面抓好问题整改,查处违规行为。17 .持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召开行风监督员会议,开展行风监督员医院体验日活动,现场到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等不同岗位,体验门诊坐诊、病房查房、手术观摩等过程,帮助改善医疗服务。18 .发挥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市级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作用,持续纠治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全面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动卫生健康行业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19 .全面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加强智能化监管,创新监管手段,落实院务公开,畅通投诉渠道,加强社会监督,积极推动多元化监管。20.在全市组织开展医疗美容专项检查,实现美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全覆盖,引导全市医疗美容机构自觉依法执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四、有关要求(一)认真组织落实。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有关医疗机构,要根据本辖区医疗服务实际情况,组织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切实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责任。鼓励各地区、各医院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完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可落实、可操作、可执行、见成效。(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县区要发掘、树立先进典型作为示范医院,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先行,逐步带动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各项措施,进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三)加强宣传指导。各县区、各医疗机构要加强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相关措施的监督与指导,通过社会评价检验工作成效,为医疗机构落实活动措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相应的工作基础。篇二、2023年度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制度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全力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2-2025年)及2023年度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永修县2023年度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以攀高比强的奋斗姿态、追求卓越的医者品质,不断深化医疗质量提升实践,把好医疗安全关、守牢生命健康线,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全面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举措,切实履行监管工作职责,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三、实施范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四、主要内容(一)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落实医疗质量管理院、科两级责任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配齐配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要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各业务科室要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二)建立医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细化并严格遵守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和同质化医疗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实现医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常态化。要突出围产期安全、围手术期安全、有创操作、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及处置工作。(三)完善医疗质控网络落实质控中心管理制度,完善质控中心运作机制。明确专家对医疗质量管理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质控中心的作用。要设置院感、临床检验、麻醉、放射、护理、药事、急诊、血液透析、产科等9个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工作要实现医疗机构全覆盖,纵向覆盖到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统一纳入到乡镇卫生院;横向覆盖到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等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四)推进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二级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监管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医疗质量关键数据实时抓取、网络报告和预警,将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医疗行为,将质量安全贯穿整个医疗过程,覆盖到每一个医疗隐患点。要完善医疗流程设计和程序控制,对医疗行为过程进行节点监控,积极发挥信息预警功能,做到对医疗过程的即时监控,更好地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医疗服务全过程进行客观、准确的量化评价,真正发挥信息化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作用。(五)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办法和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促进医疗技术进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手术分级管理的日常监测与定期评估,及时反馈监测情况和评估结果,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纠正手术分级管理混乱的情况,将手术分级管理情况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约束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全面梳理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建立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和机制,以三、四级手术为重点,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目录、医师授权动态调整要求,保障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充分发挥手术分级管理对提升本机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作用。(六)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师执业行为规范性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按照国家处方集、临床诊疗指南、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路径等,合理开具处方。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处方医嘱按照一定比例实施点评,认真分析点评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具体原因,提出质量改进建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逐一落实。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实现门诊处方全点评,提高住院医嘱点评率,开展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等专项点评。各地要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不合理的预防性使用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大力开展临床药师培训,为临床药师参加培训积极提供条件,保障相应待遇。(七)推进医院绩效分析评价为促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围绕医院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强化重点指标监控,深化绩效分析评价,落实针对改进举措。2023年底,全县CMl值二级综合医院达到0.87;三四级手术占比二级综合医院达到28%;RW值三2占比二级综合医院达到3%;平均住院日二级综合医院降至7天。全县二级综合医院DRG绩效综合排名整体前移,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排名稳步前进。(八)开展临床技能竞赛大比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规范病历书写,提高首页质量,提升病历内涵。12月底,至少组织1次全面检查,开展1次优秀病历评选。进一步强化临床医护人员基本操作培训及考核,安排一定频次的课程,发挥专业骨干和规培带教老师的示教作用,依托各专业质控中心,年度开展不少于1次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