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docx
-
资源ID:1808404
资源大小:12.9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春)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docx
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所以本节课我们主要回顾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发展历程,了解到每一个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真理都需要经历无数的验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科学思维* 了解技术的进步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感知科学认知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探究实践*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能设计模拟实验再现现象,观察记录现象,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态度责任* 感受古人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索的兴趣。* 积极参与模拟实验,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是一个球体所经历的漫长的发展过程。难点尝试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球是球体这一观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视频。学生准备篮球、乒乓球、船的模型、手电筒、白纸、小立方体、白纸、实验记录单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8分钟)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这是我们可以直观通过观察得到的。那地球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2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那时的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3 .今天我们就跟随古人的脚步,一起走进探索地球形状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吧!(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来认识地球形状的,快速聚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二、探索(22分钟)活动一: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提出自己的疑问“地球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的?”1.代入角色:让学生站在室外空旷的地方去观察,天空是广阔的。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也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二、探索2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球体这一概念,但是他的概念并没有得到认可。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圆地方的说法慢慢地被推翻了,我国科学家张衡提出了新的想法“浑天说”。4 .后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并开始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5 .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当时的人们仍然不相信地球是球体。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无数前辈们开始积极地寻求各种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活动二:模拟实验。(一)对比观察船的模型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1 .出示实验材料:篮球、船的模型等。2 .演示实验,并讲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4 .交流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汇报。5 .观看船在海面上航行的视频,进一步了解这一现象。(二)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1.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乒乓球、小立方体、白纸。2 .演示实验,并讲解实验操作要点。3 .分组实验,小组合作完成产生影子的实验。4 .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照射乒乓球和小立方体,观察这两种物体在白纸上形成的影子是怎样的,及时地把观察结果绘制到记录单中。5 .交流和分享,得出结论: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形状有关,方形物体的影子是方形的,球形物体的影子是圆形的。6 .小结:这两个模拟实验,初步验证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活动三: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 .谈话:经历了无数次猜想被推翻又提出新的猜想,从猜想到推测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仍然还有许多人不能接受这个观点,因为当时还没有比较直接的证据来证实这一观点。2 .播放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视频,并结合世界地图、航行的路线等给学生讲解他们旅行的故事和艰辛。3 .交流总结: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球体这一观点。1.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古人的猜想是如何得来的,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新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想法。2 .学生对于这两种现象并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自己操作模拟这两种自然现象,自己观察,加深印象。3 .证明我们在观察月食时看到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从而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4 .吸引学生的注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