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知识点整理样稿.docx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命的根本特征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响的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3、反响: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称为反响4、反响形式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组织承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抑制是指组织承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顿或减弱5、阈值: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第二节体液与环境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环境,称之为环境2、保持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3、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代的正常进展,是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第三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1、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响3、反射活动的构造根底称反射弧4、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5、反响:受调节局部即受控局部反过来对调节局部即控制局部的影响,称为反响6、负反响:受调节局部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局部的原发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开展,称负反响7、正反响:受调节局部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局部的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的过程,称为正反响第二章细胞的根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根本功能1、主动转运:物质的转运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展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2、被动转运:物质的转运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展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不要消耗能量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电位值-70"-90MV2、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3、以静息电位为准,假设膜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超极化4、假设膜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电位升高,称为去极化或除极5、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根底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6、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第三章血液第一节概述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2、血液又称全血3、在有防凝剂的分血计玻璃管中,离心沉淀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为血浆,约占血容积的50%60%;下层不透明的为血细胞,下层上面尖刀一薄层灰白色的物质,即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绝大多数为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4、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5、血液的根本功能:运输02、C02调节功能防御和免疫功能6、血液中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又统称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晶体渗透压7、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调节细胞外水分平衡和维持血细胞形态的作用8、血浆中的胶体溶质颗粒主要为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9、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一样:调节血管外水分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的作用10、等渗溶液:0.9%NAC1.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第二节血细胞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运输02和C02缓冲酸碱度变化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而不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3、表示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4、正常的红细胞是在红骨髓中发育成熟的,原料为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为维生素B12和叶酸5、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响和寄生虫病有关6、血小板的根本功能:保持血管皮的完整性凝血功能参与生理止血第三节生理性止血1、血液由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2、血液凝固后12H,血块又发生收缩析出淡黄色液体,该液体称为血清3、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少了纤维蛋白原第四节血型与输血1、分型原那么:根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种类不同与有无分型2、ABO血型系统的分型:血型红细胞上的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和B无0型无抗A和抗B3、输血原那么: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1、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满意率2、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3、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心缩期和心舒期均缩短,但心舒期缩短更为显著4、室缩期占0.3S:等容收缩期占0.06S:心室开场收缩一房压室压tA压A压即动脉压一心室容积不变射血期占0.24S:心室进一步收缩一房压室压)A压f心室血液射入A,心室容积变小5、室舒期占0.5S:等容舒期占0.08S:心室舒开场一房压室压IA压)一心室容积不变充盈期占0.42S):心室进一步舒一房压室压IIA压一心房血液入心室、心室容积增大6、心室舒末期充盈量的70%来自室压降低抽吸作用30%来自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7、在心脏泵血过程中,在等容收缩期室压升高速度最快,在等容舒期室压降低速度最快8、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9、每分搏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满意输出量。心输出量二搏出量*心率10、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心舒末期充盈量、动脉血压、收缩力n、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末期充盈量:t在一定围一心肌初长t一心肌收缩力t一搏出量t一心输出量I一心肌初长I-心肌收缩力I一搏出量I一心输出量12、后负荷A血压t一搏出量I一心输出量II一搏出量t一心输出量T13、心肌收缩力一搏出量一心输出量t14、心率t160180次/分一心输出量tt160180次/分一心输出量II一心输出量!15、第一心音:是心室开场收缩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6、第二心音;是心室开场舒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舒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7、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18、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S,故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窦性节律19、心肌兴奋时的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时间上相当于心室整个收缩期和舒早期,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心肌收缩与舒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对心脏的泵血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房室交界传导速度最慢,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其意义使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开场收缩,有利心室同步收缩第二节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动脉血压稳定的意义:动脉血压的概念与正常值成年人安静时的值收缩压:指心缩期动脉血压升高到达的最高值。其正常参考值为13.316.OKPA(100"120三HG)舒压:指心舒期动脉血压下降到达的最低值。其正常参考值为8.010.7KPA6080MMHG)脉搏压即脉压)二收缩压-舒压。4.05.3KPA304(三HG)平均动脉压指在1个心动周期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压+1/3脉压,约13.3KPA(100MMHG)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及异常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正常人的血压随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状态而变化。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增长血压渐升高血压异常:成人安静时舒压持续超过12.OKPA90MMHG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压低于6.67KPA50MMHG或收缩压低于吠OKPA190MMHG),那么认为是低血压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意义:一定高度的平均动脉压是推动血液循环和保持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液量的必要条件2、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足够血量充盈心血管系统,心脏射血动力和外周阻力小动脉口径)是形成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大动脉管壁的扩与回缩缓冲了收缩压维持了舒压3、足够循环血量前提心脏射血一外周阻力一1/3搏出量一外周2/3搏出量储存大A中一大动4、脉扩一缓冲收缩压心舒期大A回缩一维持舒压1/3搏出量一流向外周5、心脏射血是连续的,外周的血流是持续的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搏出量外周阻力心率大动脉弹性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7、搏出量:一收缩压tt、舒压t;脉压大I一收缩压II、舒压I;脉压小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上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8、外周阻力一收缩压t、舒压tt;脉压小I一收缩压I、舒压II;脉压大外周阻力主要受小动脉口径影响,外周阻力对舒压影响大,而舒压的上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9、心率一收缩压t、舒压tt;脉压小10、大动脉弹性如硬化时I一收缩压t、舒压I;脉压大11、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生理情况下二者相适应。假设循环血量减少如大出血)或血管容积增大如中毒性休克均可使血压降低12、中心静脉压指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量及速度13、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14、迂回通路:是经过真毛细血管15、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其动力是有效滤过压16、有效滤过压组成因素:有效滤过压二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二值正值一组织液生成在毛细血管动脉端负值一组织液回流在毛细血管静脉端)1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及与水肿的关系:组织液生成过多引起水肿,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t炎性微动脉扩或静脉回流受阻,如心衰)一有效滤过压t一组织液生成t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I如肝病或肾病)一有效滤过压t一组织液生成t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通透性t如过敏一局部血浆蛋白漏出一组织液胶体渗透压t一组织液生成t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一组织液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迷走中枢: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递质,M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2、心交感中枢: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B1.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3、交感缩血管中枢:支配绝大多数血管,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效应4、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是保持动脉血压稳定的最重要的反射5、反射过程:血压t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冲动t一【延髓?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J?一心输出量I缩血管中枢J一外周阻力IJ1.一血压I6、肾上腺素常用作强心急救药,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作急救时升压药)一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常用作强心急救药7、其中血管紧素11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第五章呼吸第一节概述1、呼吸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进展气体交换的过程,整个过程可分4个环节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2、呼吸的生理意义:维持机体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代的正常进展第二节肺通气1、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肌节律性舒缩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压与大气之间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2、吸气一肺压大气压一气体入肺呼气一肺压大气压一气体出肺3、胸膜腔的压力称胸压4、为什么胸压是负压?在于: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肺组织始终处于扩状态,产生了回缩力5、胸压二-肺回缩力6、胸负压的生理意义:维持肺组织处于扩状态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7、肺的回缩力由肺泡外表力和弹性回缩力构成,外表力占肺回缩力的2/38、肺泡外表活性物质:由肺泡11型细胞分泌的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棕桐酰卵磷脂。其生理意义是:降低肺泡液层外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