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考题库.docx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考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A.不变B.下降C.增加D.OC2.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3.如果某厂商的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 5元B. 15元C. 10元D. 20元4.如果价格下降2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O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无法确定5.某人的吸烟行为属()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6.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A.利润最大化8 .社会福利最大化C.消费者均衡D.随心所欲9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A.完全竞争市场10 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8.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品是()A.正常商品8 .低档商品C.吉芬商品D.独立商品9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B.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C.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D.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10.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11 .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A. 3<1.<8B. 5<1.<8C. 3<1.<5D. 0<1.<512 .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OA.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B.粮食价格上升C.粮食价格下降D.粮食交易量增加13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A.劳动投入的第I阶段B.劳动投入的第口阶段C.劳动投入的第HI阶段D.资本投入的第I阶段14.如果Y的价格上升,对替代品X的影响是()A.需求量增B.需求量减少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15 .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16 .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A.一般准租金B.经济租金C.纯租金D.地租17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A. MPA/PA<MPB/PBB. MPA/PA>MPB/PBC. MPA/PA=MPB/PBD. MPA=MPB18 .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B.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C.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D.边际产量等于零19.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O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20.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A. 10万元B. 7万元C. 3万元D.不可确定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1.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E.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派生需求B.直接需求C.直接产品的需求D.终产品的需求E.引致需求3 .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A.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C.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减少D.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E.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4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A.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8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C.有的消费者不需要公共物品D.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E.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9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区域()A.长期平均成本小于等于短期平均成本B.无法确定C.长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连线D.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在长期平均成本上E.长期平均成本与各条短期平均成本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左侧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A.错误B.正确2 .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A.错误B.正确3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A.错误B.正确4 .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A.错误B.正确5 .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A.错误B.正确6 .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端。A.错误B.正确7 .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A.错误8 .正确8.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A.错误B.正确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A.错误B.正确10.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A.错误B.正确四、概念连线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完全竞争:()A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C.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2 .需求:O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3 .长期成本:O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4 .等产量曲线:()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5 .利润:()A.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B.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D.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E.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F.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6 .均衡价格:()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7 ,边际生产力:()A.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B,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C.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8,效用:O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8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9 .基尼系数:O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10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C.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D.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10.三级价格歧视:OA.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