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宣讲报告.docx
-
资源ID:1804165
资源大小:14.2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检察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宣讲报告.docx
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一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它如何推动我们新时代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一)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认知,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高度认同。它涵盖了对共同历史记忆、共同文化传承、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政治认同等多方面的感知与理解。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历经迁徙、融合、交流,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还是近代以来,各民族携手抵御外敌入侵,都充分展现了我们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联系。在文化层面,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汉族的诗词歌赋、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歌舞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画卷。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借鉴、吸收,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铸牢”二字,强调的是一种坚实、稳固的构建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全体中华儿女深刻认识到我们同属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密相连。它意味着要不断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身份的认同,超越民族身份的局限,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思考问题、行动决策。要通过教育、宣传、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使其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只有当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强大的竞争力。在社会发展方面,它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协同发展。各民族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对于文化传承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确保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共同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二、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立足点(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团结带领各民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听从党的指挥,确保民族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民族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二)立足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是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保障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同时,要积极倡导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携手共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依托。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家国情怀等元素,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弘扬和传播。比如,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让各民族群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底蕴。三、发挥检察职能,促进民族工作发展(一)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民族平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对涉及民族平等的各类案件进行监督。在刑事诉讼中,要确保各民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受民族身份的影响。对于可能存在的民族歧视或不公正对待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并依法纠正,维护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民事、行政诉讼领域,同样要关注民族平等问题。当出现涉及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权益分配的情况时,要依据法律和相关政策进行妥善处理,保障各民族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地位。(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检察机关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打击破坏民族地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如非法集资、诈骗等案件,维护良好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为民族地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从而带动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的繁荣。(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民族群众法治意识法治意识的提高是促进民族工作发展的重要环节。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向民族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讲解法律在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法律宣传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使法治观念更容易被民族群众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民族群众的法治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四)积极参与民族事务治理,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检察机关要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参与民族事务治理。在处理涉及民族关系的案件或纠纷时,要秉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以化解矛盾、促进团结为目标。对于一些因民族文化差异、风俗习惯不同等原因引起的轻微纠纷,要采取调解、协商等柔性方式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同时,要加强与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强大合力。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一)坚持提升政治站位,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全体干警要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将其提升到政治高度。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具体工作中,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要求,依法能动履职。对于涉及民族工作的案件,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同时,要加强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执行活动的全流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构筑民族团结基础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打击经济犯罪、提供司法服务外,还要关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司法需求。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依法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打击阻挠施工、强揽工程等违法犯罪行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河流、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司法保护,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促使相关部门履行保护职责,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全力构筑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三)立足*特殊区位,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地区作为具有特殊区位的民族聚居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着重要责任。检察机关要立足*地区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当地民族特点和民族事务治理规律。要加强与当地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社会组织等的沟通协调,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工作机制。在处理涉及民族关系的案件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处理方式,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为*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贡献检察力量。(四)坚持司法为民理念,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司法为民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这一理念。要深入民族地区,了解民族群众的司法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比如,开展巡回法庭、流动检察室等活动,将司法服务送到民族群众家门口。同时,要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创建活动,通过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组织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等方式,在民族群众中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五)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充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检察机关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阵地,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要深入挖掘检察工作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案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讲述各民族在检察工作中相互协作、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充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从而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社会各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度。同志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我们新时代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其内涵,找准根本立足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检察工作中的落地生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检察人的力量!以下内容供参考:在检察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既要服务保障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又要抓好检察自身改革和发展,以实际行动持续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始终聚焦重点任务,自觉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我们要明确目标方位,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要把准改革原则,遵循“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在法治轨道上抓好服务改革、深化自身改革。要做到蹄疾步稳,对上级部署的改革措施,既要谋定快动,也要依法有序稳步推进,特别对重大改革事项、改革试点任务,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做到坚定政治方向、坚守法治原则、遵循司法规律。深入推进“两个专项行动”,以法治之力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两个专项行动是检察机关上下一体、服务大局的有力抓手。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找准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丰富专项行动内容,实化举措、提升实效。要全检动员、全检行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既要各司其职,又要抓好协作,在监督办案中拧成“一股绳”,形成“四大检察”各具特色亮点的新成效。要争先创优、打造品牌,培育更多全国全省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积极打造正义海燕等一批具有青岛辨识度的工作品牌。聚焦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检察监督助力法治领域改革。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全力守护公平正义。要坚持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突出机制运行“实质化”、人权保障“全过程”、监督办案“一体化”,持续做优刑事检察。要跟进健全国家执行体制,抓实执行监督、基层监督和虚假诉讼专项监督,不断强化民事检察。要围绕深化行政案件级别管辖、集中管辖、异地管辖改革,找准发力点,做实府检联动、行刑双向衔接等,着力加强行政检察。要围绕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加大公益诉讼检察力度,抓好法定领域办案,做实精准规范监督。聚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抓好检察机关自身改革和发展。无论服务改革,还是抓好自身改革,最终要靠“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实和体现。要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突出“确权、控权、明责、追责”,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要持续推进高水平检察业务管理,用好“上前一步”案件质效全过程管控机制,做到“系统化”统筹推进、“全流程”控制管理、“实质化”加强外部监督,倒逼“高质效”落到“每一个”。要持续完善检察履职办案方式,依法推进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规范加强调查核实,深化推进数字检察。要强化素质能力,以“三个善于”引领高质效办案,以专业化团队推动整体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