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docx
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 1职业名称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1.2 职业编码2-02-38-101.3 职业定义从事机器人结构、控制、感知技术和集成机器人系统及产品研究、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1.4 专业技术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中级分为三个职业方向: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开发、机器人控制设计与开发、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开发。高级不分职业方向。1.5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常温。1.6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表达能力、空间感及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1.7 普通受教育程度大学专科学历(或高等职业学校毕业)。1.8 职业培训要求1.9 .1培训时间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需按照本标准的职业要求参加有关课程培训,完成规定学时,取得学时证明。初级128标准学时;中级128标准学时;高级160标准学时。1.9.2 培训教师承担初级、中级理论知识或专业能力培训任务的人员,应具有相关职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等级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承担高级理论知识或专业能力培训任务的人员,应具有相关职业高级专业技术等级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1.9.3 培训场所设备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或线上平台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在具有相应软、硬件条件的培训场所进行。1.10 业技术考核要求1.10.2 报条件 取得初级培训学时证明,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初级专业技术等级:(1)取得技术员职称。(2)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含在读的应届毕业生)。(3)具备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1年。(4)技工院校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 取得中级培训学时证明,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专业技术等级: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2年。具备大学专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后,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3年。(3)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后,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1年。具备相关专业博士学位。(5)技工院校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 取得高级培训学时证明,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专业技术等级:取得工程师职称,从事本职业工作满3年。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等级后,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4年。具备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等级后,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1年。技工院校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1.10.3 核方式从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两个维度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分别以笔试(机考)、实操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或机考方式为主,主要考查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考核以工程实践、上机实践等实操考核方式进行,主要考查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理论知识考试、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1.10.4 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专业能力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5,且考评人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1.10.5 核时间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分钟;专业能力考核时间不少于150分钟。1.10.6 核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在具有相应软、硬件条件的考核场所进行。2基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 1.2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2)精益求精,勇于创新。(3)爱护设备,安全操作。(4)遵守规程,执行工艺。(5)认真严谨,忠于职守。2.2基础知识3. 2.1基础理论知识(1)机械原理知识。(2)理论力学知识。(3)材料力学知识。(4)工程图学知识。(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知识。(6)模拟和数字电路技术知识。(7)自动控制原理知识。(8)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知识。(9)操作系统知识。(10)计算机网络知识。(11)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12)数据库知识。(13)软件工程知识。2.2.2技术基础知识(1)机械设计知识。(2)金属工艺学知识。(3)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4)机电传动控制知识。(5)测试与传感技术知识。(6)有限元分析知识。(7)结构分析与仿真知识。(8)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知识。(9)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知识。(10)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知识。(11)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知识。(12)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知识。(13)分布式图像与视频流处理知识。(14)常用数据报表与可视化技术方法。2.2.3安全知识(1)机械安全技术知识。(2)电气安全知识。(3)机电安全工程知识。(4)机器人应用、设备与外部服务组件安全管理知识。(5)机器人系统服务数据活动安全管理知识。(6)机器人系统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知识。(7)机器人系统应急响应管理知识。2.2.4其他相关知识(1)环境保护知识。(2)文明生产知识。(3)劳动保护知识。(4)资料保管保密知识。2.2.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相关知识。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4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知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知识o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相关知识。8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相关知识。9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相关知识。3工作要求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的专业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3.1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开发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开发方向包括机器人结构方案设计,机器人零部件设计,机器人结构分析,机器人机械装配与测试。3.1.1初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专业能力要求相关知识要求1.机器人结构方案设计1.1需求调研与分析1.1.1能根据客户需求梳理机器人的功能需求,编写功能需求报告1.1.2能组织实施市场调研,分析企业及产品情况,编写产品对比分析报告1.1.3能分析机器人的结构需求,编写结构需求报告1.1.1常见机器人认知1.1.2市场调研方法1.2工业机器人子系统方案编写1.2.1能根据需求编制工业机器人关键参数、技术指标等1.2.2能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功能、性能、防护等机械系统需求1.2.3能根据模块需求,设计工业机器人多种模块结构方案1.2.1常见机械机构实现原理1.2.2常用器件工作原理1.2.3动力元件选型方法1.3服务、特种机器人子系统方案编写1.3.1能根据需求编制服务型机器人关键参数、技术指标等1.3.2能分析服务型机器人的功能、性能、防护等机械系统需求1.3.3能根据需求编制特种机器人关键参数、技术指标等1.3.4能分析特种机器人的功能、性能、防护等机械系统需求1.3.5能根据模块需求,设计特种、服务机器人多种模块结构方案1.3.1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知识1.3.2 机械传动形式知识1.3.3 特种机器人构造方法2.机器人零部件设计2.1机器人核心部件建模2.1.1能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设计轴类、法兰盘类、齿轮等简单零件2.1.2能使用三维设计软件清晰建模机器人组件的结构,如驱动组件、2.1.1机构组成原理基础2.1.3三维设计软件知识旋转关节组件2.1.3能根据需求修改轴类、法兰盘类、齿轮等零件模型2.2零件材料选型2.2.1能根据机器人零件的使用场所,选用合理的加工材料2.2.2能根据机器人零件材料及精度要求,选用车削、铳削等合理的加工方式2.2.3能根据机器人零件的韧性、耐磨性等需求,选用合理的热、表面处理方式2.2.1工程材料基础知识2.2.2热处理、表面处理方法2.3工程制图2.3.1能识读工程图的表达内容及制图标准2.3.2能使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对应关系正确的零件工程图纸2.3.3能根据工件加工工艺,合理标注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种类和数值2.3.1制图基础知识3.机器人结构分析3.1分析机器人结构组成3.1.1 能识别机器人本体结构、驱动及传动单元、控制感知单元的类型3.1.2 能计算机器人的自由度3.1.3能分析和评估机器人的结构对机器人性能的影响3.1.1机器人结构系统理论知识3.1.2机器人系统组成知识3.1.3机器人机构运动示意方法3.1.4自由度计算方法3.2动力计算3.2.1能根据机器人使用工况,计算驱动力、速度、惯量等动力参数3.2.2能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机器人的电机、减速器选型计算及校核3.2.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编码器等反馈单元3.2.1常用电机基础知识3.2.2常用减速器基础知识3.2.3动力选型校核计算方法3.3受力分析3.3.1能分析轴类零件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受力3.3.2能分析机器人的结构刚度、强度3.3.3能根据机器人的受力分析结果,合理修改机器人结构3.3.1结构受力分析方法3.3.2材料力学、静力学知识3.3.3常用金属材料性能知识4.机器人机械装配与测试4.1机器人装配4.1.1能识读装配信息及安装注意事项等装配工程图4.1.2能合理装配机器人机械结构4.1.3能指导技术工人装配机器人4.1.1机械装配知识及注意事项4.2机器人功能调试4.2.1能调试机器人旋转部件、驱动等部件4.2.2能使用测量仪器(皮尺、游标卡尺等)测量机器人的关键参数4.2.3能使用测量仪器(激光跟踪仪、水平仪、千分表等)标定机器人4.2.1测量仪器使用方法4.3机器人机械装配测试4.3.1能制定机器人功能测试计划并进行行走、转向、夹取等功能测试4.3.2能制定机器人的性能参数测试计划并进行最大移动速度、夹持负载、转弯半径等性能测试4.3.3能分析装配、测试问题,编写测试分析报告4.3.1机械设计禁忌知识3.1.2中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专业能力要求相关知识要求1.机器人结构方案设计1.1服务机器人整机框架设计1.1.1能合理设计服务型机器人整机结构1.1.2能进行驱动、执行机构等关键器件选型1.1.3能分析结构问题,并制订优化方案1.1.1服务型机器人结构知识1.2特种机器人整机框架设计1.2.1 能独立进行合理的特种机器人整机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加工、装配工艺性1.2.2 能根据机器人零部件约束条件,对电机、减速器、驱动器、传动部件等零部件进行选型1.2.3 能分析结构问题,并制订优化方案1.2. 1机械原理1.2.2机械系统设计知识1.2.3特种机器人结构知识1.3.工业机器人工艺流程分析1.1.1 3.1能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工况、节拍、末端执行机构等操作工艺流程需求1.1.2 能根据需求,制定简易的操作工艺流程1.1.3 能对操作工艺流程进行可行性分析1.3.1工艺管理基础知识1.3.2机器人操作流程1.3.3可行性分析方法2.机器人机构设计2.1机器人系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