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梅园新村纪念馆观后感.docx

    • 资源ID:1799090       资源大小:10.4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梅园新村纪念馆观后感.docx

    关于梅园新村纪念馆观后感梅园新村纪念馆观后感100字1星期天,我们雏鹰假日启明小队游览了梅园新村纪念馆。一进大门,只见一座雕像矗立在我们眼前。导游小姐肖丽阿姨指着雕像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啊?”“蒋介石?孙中山?周恩来?"队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这时肖丽阿姨说话了:“大家听好了,这雕刻的是周恩来爷爷他从容不迫地向前迈步。”我心里暗自想为什么要雕刻他走路呢?肖丽阿姨接着说“以前对面楼上住的全是国民党特务,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监视下,但他毫不畏惧。我仿佛看到了周恩来爷爷在龙潭虎穴中,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紧张工作的情景。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有不少的活动经费,但他们从不浪费一分钱。他们的吃穿用没有一样好的,没有一样高档的。他们认为,在自己身上节约,就可以给党。给人民军队多增加些积累,解放区军民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就拿董必武爷爷来说吧:从国共重庆谈判到国共南京谈判,董必武夫妇一直用一条白底兰花床单,前后用了十几年,床单一再缝补,最后很破旧了,他们就把床单从中间剪开,将两边对缝起来继续使用。他们这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真值得我们学习啊!梅园新村纪念馆观后感100字2今天,我们启明小队去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还没进大门,我们就远远看到了一尊高大的周恩来的铜像。铜像神采飞扬,庄严镇定,从容不迫的革命伟人形象显而易见。听妈妈说这尊铜像高32米,重900公斤。是根据当年周面对国民党眼线的监视,从容不迫地步出梅园新村30号的一幕雕刻而成的。走进纪念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当年参加第二次国共和谈的领导人物的一幅浮雕墙。整个画面成S行,代表他们当年所走过的曲折的革命道路。四周还展示了许许多多革命同志曾经用过的物品和一些图片资料。其中,有一幅周恩来和马歇尔将军等人去远方开会的照片令我印象尤深。他们路过的一个小村庄因连降暴雨没办法顺利走过去,其他国民党的代表都有人抬轿过去,只有周脱下长裤趟水过去。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正是有许许多多象周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们,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走出纪念馆,我们还参观了周恩来和董必武曾经工作和居住过的梅园新村30号和35号以及第二次国共和谈工作人员居住和办公的梅园新村17号。真是颇有感触啊!当年生活十分艰苦,但共产党人们仍然报着为人民服务的心,默默地工作着,才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有了今天的新中国。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欣欣向荣!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国度里,是和这些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伟大的共产党人分不开的。此时的我想起了那首深入人心的老歌一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梅园新村纪念馆观后感100字3梅园新村纪念馆,算是故地重游了,记得十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学生党员活动就已参观过,这次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预备队员再次踏入这一方圣士,更是感触颇多。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件展出的文物,都会让人想起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纪念馆的一辆黑色小轿车。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董必武、廖承志、邓颖超等领导同志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住进梅园新村17、30、35号。为了工作方便,代表团领导请人在上海买下了这辆1941年美国制造的“别尔克”小轿车。这辆看似平凡的小轿车,正是历史无声的见证人,是那段峥喋岁月的亲历者。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它那铮亮的车身,明亮的车窗,似乎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诉那段光荣的岁月。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多次坐着这辆汽车去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和平谈判、拜访民主人士、护送地下党员,还在这辆车中秘密会见过许多重要人物。1946年初夏,中共特别党员国民党徐州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来到南京,当时正值淮海战役前夕,由于梅园周围环境已被特务重重监视,为了不暴露张克侠同志的身份,这辆小轿车便充当了周恩来同志与其会面的场所。傍晚这辆车刚驶出梅园就被国民党特务盯梢了,司机老段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甩掉尾巴,在一条幽静的小巷里,接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张克侠。在疾驰的汽车里,汇报了徐州的.军事战况,周恩来听后当即指示:选择有利时机,争取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部起义。后来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张克侠率部起义,打开了徐州东北大门,对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像这样的例子真的是不胜枚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辆“别尔克”小轿车静静地陈列在纪念馆大厅,虽然式样陈旧,历经风雨,却依然闪耀的光泽。每次来这,我都要驻足片刻,它仿佛使我看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代革命领导人的那繁忙的身影,想起他们当年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艰苦岁月。如今的我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而是一名光荣的援外医疗队预备队员。在明年的六月,将远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定有许多困难艰辛,但是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一定会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牢记使命,绝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梅园,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辉煌的一页,承载着中共代表团的光辉业绩。梅园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梅园新村纪念馆观后感.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