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798154
资源大小:13.9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docx
1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认识一些常见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能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调查、讨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深入了解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劳动者,学会与不同职业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观。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也是社会的一员,应该尊重和关心身边的劳动者,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体会他们为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所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观。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和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将尊重和感激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尊重他人的劳动。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培养学生平等、公正的价值观。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与劳动者工作相关的情境,如模拟超市购物、医院看病、学校上课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感受他们的重要性。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劳动案例,如劳动模范的事迹、身边劳动者的故事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敬佩之情。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职业的认识和感受,共同探讨劳动者的贡献以及如何尊重劳动者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思维能力。5 .实地调查法: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观察身边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场景,采访他们的工作感受和体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对劳动者的感性认识和理解。6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职业的劳动者,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城市清晨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环卫工人清扫街道、早餐店老板忙碌准备早餐、公交车司机出车、交警指挥交通等场景。2 .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你觉得他们的工作重要吗?为什么?3 .引出课题: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他们都在为我们的生活默默地付出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贡献。(二)讲授新课(25分钟)1 .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工作的场景,如农民在田间劳作、工人在工厂生产、教师在教室授课、医生在医院救治病人、消防员在火灾现场救援、快递员在派送包裹等,并简单介绍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2 .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职业进行深入探究。小组内成员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该职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服务和帮助,以及他们的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小组探究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故事等形式进行展示。例如,选择医生职业的小组可以讲述医生救治病人的感人故事,说明医生对人们健康的重要保障;选择农民职业的小组可以介绍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强调农民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等。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劳动者的贡献。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没有快递员,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消防员的工作面临哪些危险?他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份工作?”等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重要性。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他们都在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应该尊重和感激每一位劳动者。3 .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5分钟)教师讲述一些不尊重劳动者和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如随地乱扔垃圾、不珍惜粮食、对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行为的错误之处以及会给劳动者带来的伤害。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劳动者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更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珍惜他们的辛勤付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如爱护环境、节约粮食、文明礼貌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尊重劳动者,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学生可以说在学校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在餐厅尊重服务员的劳动,文明用餐、不挑食浪费等。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想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三)拓展延伸(10分钟)1.职业体验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短期体验。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食堂帮助厨师洗菜、切菜,体验厨师的工作;到图书馆帮助管理员整理书籍,体验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到社区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体验环保工人的工作等。在职业体验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如工作的辛苦程度、遇到的困难、对该职业的新认识等。通过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增强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2.制作感谢卡(5分钟)让学生制作感谢卡,送给身边一位自己想要感谢的劳动者。感谢卡上可以写上自己对劳动者的感谢话语、祝福以及自己的名字等。劳动者可以是学校的老师、保安、保洁员,也可以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等。学生制作完成后,鼓励他们亲自将感谢卡送给劳动者,并与劳动者进行简单的交流和互动,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制作感谢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尊重和关心身边的劳动者。(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及其工作内容、他们为我们生活做出的贡献、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做到尊重劳动者等。2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对劳动者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再次强调劳动者的重要性和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4 .教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劳动者,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者。同时,希望学生将尊重劳动者的意识传递给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板书设计生活离不开他们1 .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农民工人教师医生消防员快递员等2 .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提供生活所需保障社会运转推动社会发展3 .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在行动珍惜从点滴做起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及其工作内容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职业体验活动中,由于时间和场地等限制,学生的体验可能不够深入;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深化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