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项目总体实施方案.docx
家和领导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县长江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项目(20212030年)总体实施方案正式成果资料。第1章基本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县处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位置,是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旅游目的地。位于市东北部的三峡库区腹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4'32”至109o14'5's北纬30。35'6”至31o26'30"o东连奉节县,西界万州区,南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北与开州区、巫溪县接壤。县城西距主城区公路里程310千米,东距湖北宜昌市区水路里程291千米。全县幅员3636平方千米。县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向山地过渡地带,南北长99.5千米,东西宽70.2千米。地势南北高、中部低,由南、北向中间倾斜,北部边境云峰山为大巴山余脉,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主峰野猪槽包海拔1809米,为县内最高峰。最低点在龙洞乡与奉节县康平镇交界处的拖板,2006年前枯水季节海拔108米;2006年6月三峡工程11期蓄水后,最低海拔156米。主要山脉有云峰山、七曜山、方斗山、无量山、杉木尖山。平坝一般为洪积坝、冲积坝和剥蚀堆积坝,以及一些山间小盆地,有路阳坝、桑坪坝、鱼塘坝、九斤坝、军家坝、农坝等,面积35平方千米,分布在路阳、江口、农坝、桑坪、龙角镇等。丘陵面积106.3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双江街道、人和街道沿长江一线及耀灵镇至万州区白土镇,泥溪镇等地。低山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两岸。中山分布在县境南北两端。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将县境分为六大块,呈现"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特征。县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冬暖夏热,多伏旱多秋雨,立体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8.4,年均降水量1165.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497.3小时。1.2 社会经济概况。1.2.1 行政区划与人口。县辖31个镇、7个乡、4个街道,98个居委会,380个村委会。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3.1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87.36万人,城镇人口45.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口密度366人/平方公里。1.2.2 国民经济。2020年,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6%o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72亿元,比上年增长5.3%0第二产业增加值180.37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87.66亿元,增长0.2%;建筑业增加值92.72亿元,增长4.7%o第三产业增加值216.49亿元,增长2.1%o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2:39:46.8。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6.49亿元,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51.81亿元、5.21亿元、42.30亿元、2.44亿元和4.73亿元。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5.81元,比上年增长8.1%o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74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5元,增长8.4%o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4,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278.84元,比上年增长9.8%o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35.09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31.69元,增长8.3%。积67.9759万亩,非林地34.5465万亩;森林资源一张图地类总面积为102.5002万亩,其中林地75.9059万亩,非林地26.5943万亩,一张图行政界线外0.0224万亩。国土三调林地中有7.3882万亩在森林资源一张图中为非林地,0.0196万亩在一张图行政界线外。非林地中有15.3376万亩在森林资源一张图中为林地,。.。028万亩在一张图行政界线外,详见下表,各乡镇详见附件3o表2-1国土三周侬谢林资原一张图侬段t喙计表单位:万亩统计单位三调地类森林资源一张图地类一张图行政界线外合计林地非林地项目区合计102.5225102.500275.905926.59430.0224林地67.975967.956460.56827.38820.0196非林地34.546534.543715.337619.20610.00282.2绿化空间分析。按照长江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对项目区国土三调地类和森林资源"一张图地类叠加分析,各营造林类型理论空间详见下表:表2-2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½住诃来阚表单位:万亩类别营造林类型建设任务空间来源地类理论空间面积备注森林数量合计40.0351.39退耕还林0.6三调旱大于25度1.142.1三调森林资原"T三"同为旱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速,国家对耕地红线保护政策下进一步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政策,可供林业造林绿化用地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加之林、农生产争夺种植用地空间现象普遍,林农用地矛盾比较突出,可供成片植树造林绿化用地空间不足,新增森林数量提升空间小、压力大。根据县国土“三调”数据,项目区扣除永久基本农田后的幅员面积为87.887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64.1678万亩,非林地面积23.7192万亩(茶园0.0175万亩,公园与绿地0.2466万亩,果园4.9059万亩,其它园地0.01万亩,其他草地0.1979万亩,旱地9.2336万亩,水田1.0642万亩,其他8.0434万亩),在非林地中通过造林补贴、退耕还林、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三峡后续等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已为林地11.7695万亩,现可用于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25度以上坡耕地仅有0.89万亩,且均呈零散分布,详见附件4。1.1 .2森林总体质量不高。项目区现有针叶林总面积为33.72万亩,占有林地的65.1%,主要为人工柏木纯林和马尾松纯林,森林纯林占比大,林相单一,林层结构简单,森林景观效果不突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防灾减灾功能不强,森林总体质量急需进一步提升。1.2 .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任务重。项目区内现有马尾松林和人工柏木林受松材线虫病和柏木叶蜂病危害较为严重,防控任务重,尤其是松材线虫病防治,近第3章总体思路3.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保护耕地与造林绿化、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统筹结合起来,整体谋划一江四河两岸生态廊道建设,着力增加江河两岸植被覆盖,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经济效益,提升益林、护山、固土、涵水、拦污、维护生境等生态屏障综合功能,有力推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重要的生态支撑。3.2 编制依据。3.2.1 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2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1.Y/T16072003);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5 .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6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18);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1.Y16902017);8.三三三三三IiO嚼辄螭(GB264242010);9.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1.Y/T317920203.2.2政策文件。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4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匿鲂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0137号);5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作通知2021434号);6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生发2018I1.1.号);7 .松糊虫戢国瞭木g理办涉(林铉2018117号);8 .长江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技术导则(渝林生202111号);9 .防护林造林工程?蝴SW箭示(林规发201658号);10 .市林业局关于印发长江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营造林市级、国家级补助测算标准的函(渝林函2021123号);11.市农村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及特&经济林改造国家榔U规定酬林培S主要技*及管?聊定(渝林造(201824号X323其他成果资料。1 .县国土"三调"成果资料;2 .县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资料;3 .县2020年林地变更数据库。3.3 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落实保护优先、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一一保护生态,保障民生。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高度关注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引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切实保护江河岸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注重实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良种良法、加强城乡统筹、区域协同,推动绿化与美化、生态与产业、林相与品相相结合,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实施,强化政策保障,创新完善机制,加强科技支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工作。3.4 建设目标。第4章实施范围与空间布局4.1 实施范围。县"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规划实施范围主要是县域的“一江四河"即长江干流、澎溪河、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两岸第一层山脊线(或平缓地区江河两岸外100O米左右)范围内,面积102.5225万亩,涉及28个乡镇(街道)和3个国有林场。4.2 空间布局。根据长江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0137号)"三类""四带”指导原则和充分发挥好规划管控引领作用,按照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三位一体的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农业生产空间、城镇建设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协调统一的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要求。结合县"一江四河"两岸第一层山脊范围内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以及区域地形地貌、土壤、绿化现状等实际情况,总体空间布局概括为:一区一廊两带多点"一区":高品质城市生态区。依托滨江、滨河资源,结合公园城市核心区建设十大行动,以环湖绿道、数智森林小镇、滨江公园、人和工业园区,盘龙南滨路、黄石高铁站及成周为重点,内主要城市链接点、特色村庄示范点、景区、亲水岸线、交通要道等重要生态景观区域节点,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四旁”植树、景观示范林建设、建成区绿化美化等类型营造标准产业园、花卉景观园、彩色森林景观园等具有库区特色、示范带动效应的示范点(片、带),建成乃至全市"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靓点。云阳县长江重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图M僧单仲.,庆#业园林I科华电公E制图时间I2021制月(4)造林密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