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劳动教育的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论文.docx
-
资源ID:1796533
资源大小:24.0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融入劳动教育的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论文.docx
融入劳动教育的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摘要:劳动教育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可通过主题班会课,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家校勤联手,培养具体劳动技能;开展项目式学习,全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多方面展评劳动成果,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乐趣;拓展实践场所,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全面发展的素养。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班级管理一、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是学生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小学阶段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然而长期以来,小学教育忽视了“劳”,把劳动教育排除在培养目标之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为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及意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分为低年级段和中高年级段。低年级段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强调学生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学会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等等。中高年级段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参加校园卫生保洁,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等等。小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有赖于各学科老师的具体教学,也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积极融入劳动教育。班主任在班级集体活动、社区公益劳动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将劳动教育付诸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还有利于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正确的劳动观和全面发展的素质,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三、融入劳动教育的班级管理实践1.主题班会课,树立劳动意识劳动教育的开展单靠教师的口头说教肯定是远远不行的,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巧妙地利用教育契机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课,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在班会课中,教师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让劳动意识扎根在小学生心中。如在小学低段,在学生入校之初,根据学生中午在学校就餐时间,可以在班级内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字样,通过拍摄学生饮食照片,针对有没有浪费的现象,开展“珍惜粮食珍爱劳动成果”主题班会。借机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小学中段可以练习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开设身边的职业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职业种类,通过家长在工作中劳动的视频或照片,引导学生意识到人人皆是劳动者,通过教师逐步引导,在学生心中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引导学生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当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人的劳动之时,劳动的意识逐步在他们心中扎根、发芽。他们会逐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的人,珍爱别人的劳动果实,并将这份爱逐渐扩散开来。2 .家校勤联手,培养劳动技能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桥梁,小学阶段的技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更新家长观念,通过家校联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在小学低段,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建议家长将收拾书包、整理书桌、清扫卫生等事情逐步的交给学生来做。为此,我专门在家校群中设立班级相册,收集孩子们在家在校劳动的照片。在相册中清晰地记录了孩子们劳动的场景:有的孩子帮助妈妈洗碗;有的帮助奶奶倒垃圾;还有的自己收拾书包、整理书桌。每当这些照片一上传,总是引起班级其他家长一阵点赞。家长及老师的点赞,给/予孩子们更大的鼓励。在我的班级中,劳动相册有了上千张照片,点击翻看,看到孩子们的点滴变化,幸福就会涌上心头。在劳动过程中,也会出现家长手把手教孩子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劳动技能得以提升,学生的家庭关系也变得更加温暖和谐。家校联手,更促进了孩子劳动素养的养成。3 .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素养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基本主张中,“做”既是基础也是核心。为了使这些劳动要素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劳动素养,在班级管理中也在有针对性地尝试项目式学习,借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尝试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2020年暑假时,我利用暑期实践活动,在班级开展了“酒店公勺公筷使用情况社会调查。班级里的学生们到合肥的各个饭店,通过实地考察、发放社会调查表、做调查分析等形式进行项目式学习。在整个项目的学习实践中,同学们自己问路、向酒店的工作人员询问公筷使用情况。在真实的场景中,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准备材料和工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2021年三年级下学期,为了深入认识家庭垃圾的危害,及时清理家庭垃圾,维护干净清洁的居家环境,我在班级开展了飞扬班家庭垃圾调查报告”项目式学习。(如图2所示)同学们通过观察家庭垃圾来源、测量垃圾体积、思考垃圾的处理及利用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最终这一劳动成果运用在了各个家庭的垃圾处理中。飞扬坦酒店公勺公钱使用情况社会调查方案我巴甫世金发手.登4公勺.务It他1件于7月22日天站"各。¢伏N8单也.札黑上木上掌勺簧“RtT,*Tg及KF,明T场行行、了解KZ氏,M勺寿宝供含凡.外朗电以:研研R髭.一蛔Rt何和2。*H.iIF.I->4TA.二,U1.m方式SmST“Q斛*不修.£.明研内电内WH44。他使用情J,p,岬人员方雄及修绍地点飞扬出家庭垃圾调查报告调去人:>H:调.¥:Ttt<ff<1!0.1E,件Gjt,事.VhQt4,.,式。1.。戊,Q(.1.tU)Af-*归&依南.4.M*,b第m.,"6.i,fwmC1.C<三.VSKHM卖妞依56«紫,1层比最”!国集必.修皎直中,震蝌-<<dii,由通鱼)*Ht«*,=圮,.伙<AiR:二神E如一双<If.力杵日*H6内之后犯也.0Ed5:二十<<三/5,情样*>,*内延肃阁a五,相关要求(-)4依俘,*I用势阴阳位里k£忧W晒震阵.an*,至身蚪同学富产t,事权修司、)*«.4R4*t<H1.1.tO?也0."归®&他,.ta1.t1.»A1.gAIJ.7I1帆K“nd47.tnt<H£.iK归&N曾A441.B1.tu4<C1.1.;-H>'tCD.WH1.ftt1.p六./GK股AN需、版/JAie-t在我的班级中,通过一系列项目式学习,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是体会到了劳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集体荣誉感与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对劳动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这样的劳动教育带给学生精神世界及知识世界的富足,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4 .成果巧展评,体验劳动乐趣劳动观念有了,劳动教育是否就算完成了呢?答案当然不是,因为,“知行合一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即使是大人也会犯懒,何况孩子。因此,劳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劳动习惯的养成。但习惯如何养成呢?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两个词:一是激励,二是坚持。我在班级将每月的第一周设为劳动周,同学们在这一周完成我们的“家庭劳动小能手,幸福生活小管家时间表,孩子们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我利用该周一的班会课时间,结合学生在校、在家的劳动表现进行同伴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得星最多者便能成为这周的劳动之星,然后将该学生的照片和评价表张贴在班级板报中予以鼓励,这一举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在下一个月的劳动周中表现得更出色,争做光荣的劳动之星。一位同学在获得当月的劳动之星后,这样说道:“以前做饭时我总是帮助爸/爸、妈妈洗菜、切菜,这次我还是第一次做了一份像样的菜。以前锅中的油热过了,溅到了我的手上,吓得我躲得远远的。在鼓起足够的勇气后,我再次站在了灶前,做出了一盘盘美味的菜肴。在和父母一起品尝后,我十分快乐,忘记了炒菜的辛苦。原来劳动是这么的快乐。”一位家长也在家长群中发表感悟:“通过每个月家庭劳动周的实践活动,孩子变得更加努力、更加懂事。感谢老师开展的劳动成果展评活动,让我的孩子不再抗拒劳动,甚至爱上了劳动。引入家校及同伴的多种评价渠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在激励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上暂时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一做法令班级的学生们对劳动保持着极大的热情。5 .实践拓场所,从小课堂走向大自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倡导以大自然、大社会、大世界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认为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大熔炉,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大课堂。2021年春季,我们开展了“马郢研学游”,引导学生通过实地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去了解农作物的特点,体会劳动的乐趣与不易。同时,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内的学习合作,丰富劳动体验,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在古法豆浆的环节,学生们通过讲解,认识古老的石磨是由什么组成的,了解其为什么能够磨出豆浆。理论联系实际,在了解了基本入门知识后,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研磨,感受石磨磨豆浆的奇妙过程。在行知农场,孩子们拿起锄头,走进田间地头。听农民伯伯讲解时令与农耕,根据时令选择种植、收获体验,感受物候变化、农业神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阶段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走进家庭,融入社会。作为班级管理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下一代的劳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杨海霞:教学做合一一一在生活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J中小学管理.2020.042何云鹏、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年学报.2019.07(01)袁成:小活动大德育一一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J.中小学班主任,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