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docx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XX是XX市主城区,幅员面积2018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经济试验区、3个街道、8个镇、72个村(社区),总人口156.83万,农村人口24.35万。近年来,XX倍加珍惜乡村振兴先进区荣誉,坚持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试点区、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一大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今年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重点举措如下:一'坚定落实优先发展原则,组织统筹得到新加强一是组织领导强化到位。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召开乡村振兴会议4次,每季度组织学习上级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充实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委农办工作力量,调强8大专项工作组。跨村联建功能性联合党委6个,镇级片区联合党总支2个,实现党建引领片区发展新格局。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资源要素保障到位。优先保障乡村振兴财政投入,全年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9%、增幅1.5%。20XX年以来,共投入资金93.24亿元,引入平台融资XX.4亿元,今年新融资8.3亿元。本年度安排26.3%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三是人员力量配备到位。实施人才振兴五年行动,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修班2期,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设立“乡村振兴优才”评选项目,首批评选3名乡村振兴优才。辖区“一办一站一中心”编制配备和人员配置达100%。四是脱贫成果巩固到位。编制衔接政策汇编,开展2轮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认定98户262名监测对象,精准制定帮扶措施,选派24名优秀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12名任工作队员,荣获省级重点帮扶村6个。二'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一是扛稳重要农产品供给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完成摞荒耕地整治3632.93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3万亩,粮食播面58.49万亩,粮食总产量24.68万吨,粮食面积、总产、亩产实现“三增长”。新投产规模及以上生猪养殖场5家,新增存栏生猪4万余头,全面完成XX万头目标任务。二是聚力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园区。聚焦“优质粮油、绿色蔬菜、花卉林果、优质蚕桑、生态养殖”五大产业,聚力建设“花舞XX、果满山XX、桑梓家园、渔虾稻田、粮油制种、道地药材、XX菜硅谷”7个现代农业园区,全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培育家庭农场174家,蔬菜种业和特色经果林园区纳入省级培育,“优质粮油”“果满山XX”园区获评市级园区。三是强化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聚焦护航种业“芯片”,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院土(专家)工作站,联合西南大学、西科大等科研院校,培育蔬菜新品种50余个,引进、保存种质资源700余份。组建科技特派团,全年新培训农户150余人次,培养技术骨干30余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广泛推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87.32%。四是深入实施“三品”工程。践行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理念,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36个,绿色食品续展率和年检率分别达100%,“仙特大米”“浩东菜籽油”“三国冬枣”“木龙观红萝卜”等绿色农产品声名远播,“XX品出XX”活动签订农产品供销金额3.2亿元。三、全力推动乡村提档升级,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一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结合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开展村庄“五清”工程。全区生活垃圾有效处置村达100%,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村达95.4%,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4.4%,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6%。二是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快农村路网优化升级,完成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82.3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3.3公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92%。推动“宽带乡村”建设,重点镇5G网络和村级光纤宽带、4G网络覆盖率达100%。探索“电管家+网协员”电力体系,被XX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三是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提升。改造提升村级文化活动室172个,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镇村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魏城镇成功创建全省片区中心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镇。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立4个“乡村教师工作室”,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大力建设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健康XX重点项目,忠兴、盐泉医疗卫生次中心已投入使用。建成“智慧司法”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100%覆盖。四是乡村融合治理有效提升。打造“一核三治”乡村治理品牌,112个村完成村规民约修订,25个村建成道德评议堂,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2个、省级5个。扎实建设平安法治乡村,全区98个村(社区)获省市区级“六无”平安村(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4.1.1.%0四'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乡村振兴释放新活力一是扎实推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畅通城乡土地要素双向流动,补齐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魏城镇建成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二是盘活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创新“平台公司贷款投资、镇政府组织发动、村集体具体实施”方式,坚持资源”全区一盘棋”,建立统一安排、统一收储、统一核算的入市交易制度和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现已整理复垦闲置宅基地1134亩,颁发了全市首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证书。三是探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实施“一村一区级领导联系、一村一部门单位帮扶、一村一制度方案推进”工作机制,探索推行七种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消薄任务,收入10万以上的村31个、占比27%。升级“清风阳光监督平台”,打造全省首个农经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被评为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先进区。四是创新实施土地“大托管”模式。结合全省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问题试点,创新成立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以大面积托管、大资金投入、大服务增收,实现“跨区域、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模式,有效解决土地摞荒、碎片化和“非粮化”问题。试点镇托管土地4.37万亩,托管区域粮食产量较托管前增长15%,经验做法在XX改革专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