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推动国企党建融合发展+主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提纲.docx
-
资源ID:1796277
资源大小:11.1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党课: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推动国企党建融合发展+主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提纲.docx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推动国企党建融合发展的关键。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党建融合发展的要求。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引进高素质的党建和业务人才,充实到企业的干部队伍中,为党建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志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国企党建融合发展,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动国企党建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今天的交流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主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提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各地各部门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广泛兴起学习热潮。现结合分管工作,围绕决定中“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内容谈三点体会。一'锚定主导产业不动摇,保持发展定力决定中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归入战略性产业范畴,明确加强制度供给、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健康有序发展。*县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有三类都涵盖在决定提及的战略性产业中,说明我们的发展思路高度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顺应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趋势,极有可能受到新出台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加持,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抢占发展先机。我们要增强信心、保持定力,沿着既定路线稳步前行。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一以贯之实行“双招双引”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链式招商,引进龙头企业育强产业主干,引进配套企业繁茂枝叶、延长链条,逐步提升产业链完整度,推动主导产业规模体量、集聚效应、发展效益多重跃升。二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并不冲突,二者存在辩证统一关系。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质态,而不是业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不是盲目求新、以新汰旧。传统产业经过科技赋能、转型升级,一样可以“老树发新芽”,释放新质生产力。要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实施一批技改项目,支持企业在工艺技术、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优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低端产能”,消除“过剩产能”,确保传统产业适应国家标准提升。三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决定中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为保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一线发达城市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今后极有可能会在中部地区建立战略备份。*位于*腹地,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良好,在承接产业备份上优势明显。要以此为契机,打好主动仗,谋划对接一批未来产业在*布局战略备份,补足我县未来产业空缺,借“天下大势”助*发展。二'紧抓科技创新不松劲,释放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今之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深度演进,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百家争鸣,谁能在前沿技术上率先突破,就能在新的发展阶段占领高点、确立优势。从县域经济层面来看,企业的科技含量、创新水平直接影响着经营成本、管理效率、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科技创新又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将推动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是落实全会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一要加速推进数字化建设。决定中对“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作出“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平台”“发展工业互联网”等部署。近年来,开发区围绕数字化转型投入了大量精力,争取了*万元省级专项资金用于数字化平台建设,联合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科大讯飞等公司在*家企业建立了企业侧数字化平台,并开发设计了政府侧数字化管理平台、智慧园区地图,成功创建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效用,将平台功能融入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各个流程,打造多元化数字应用场景,让企业真正受益;将招商引资、政策兑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政府工作统一纳入数字化平台服务范围,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持续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二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决定中明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开发区针对各类企业实行梯次培育,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指导不同企业立足自身特色创建示范、申报认证,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家;今后要持续发力,做到保持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将研发经费占比、专利拥有量等作为履约指标,落实约束激励措施,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度扩大科技创新政策奖补范围,细化申报条件,精简兑现流程,确保有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的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三要力促新型产学研融合。决定中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于企业而言,这是一项重大利好。政府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利用高校高端人才、先进实验设备满足企业研发设计需求,利用企业市场化特性检验高校科研成果,在生产一线为高业的综合监管,坚决整治一批低效失效环保设施。三要倡导循环利用。前期开发区引进*新能源公司建设集中供热项目,通过*垃圾发电站向用热企业低价供热,不仅降低了企业用热成本,更实现了废弃物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材料产业园、*废旧电池拆解都是循环经济的范例。近年来,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今后要继续在循环化改造、绿色化改造上下功夫,推动企业在节能减排、节水节电、生产资源循环使用等方面取得更多新成效,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浓厚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