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八篇】汇编供参考.docx
-
资源ID:1794060
资源大小:17.6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八篇】汇编供参考.docx
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八篇】汇编供参考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一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部署我市抓党建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重点任务。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党管农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新征程上,必须把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要求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培育优质人才、塑造文明乡风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一、准确把握坚持党建引领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有效治理,关键在党,必须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各环节、全过程。(一)从理论逻辑来看,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现“党是领导一切的”的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巩固领导地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乡村各类主体团结到党的周围,才能引导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凝聚强大合力。(二)从历史逻辑来看,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现“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打破乡村社会旧秩序,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领导“三大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农村地区广泛实行村民自治和村务民主管理,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新时代,党领导建立健全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党才更有力量,才能不断凝聚起推动农业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三)从实践逻辑来看,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现实需要。当前,一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乡村产业待兴,乡村治理任务难以推进;一些地区社会基础薄弱,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群众主人翁意识不足、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不强;一些地区治理手段单一,乡村治理数字化总体滞后,存在数据壁垒、数据孤岛等现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二、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售600吨左右,销售额达960万元。二是市场化加速,唱好“地方戏”。为破解产业规模增加带来的专业人员、市场经验缺乏等问题,引进星耀博西公司入股500万元,重点发展采摘、露营、房车营地和打造更新系列枣产品等,对圆铃大枣生态园进行市场化运作,统一对景区绿化环境、卫生环境以及游客服务中心进行美化提升,并对商户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激发了产业活力,预计三年内此项目带来集体收益将增至150万元。三是农文旅融合,奏起“交响曲”。聚焦圆铃大枣生态园的长效发展和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持续拓展园区功能,挖掘多元价值,丰富文旅内涵,全方位多领域增收增效。整合新村文化资源,建设“沐凡书舍”,将群众阅读、学生研学基地与绿色生态园区有机融合,打造“采摘+露营、旅游+科普、研学+体验、直播+销售”等多条路线,面向各领域各年龄群体常态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刺激园区消费,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枣乡新村成为集科普教育、品牌销售、文化休闲、研学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扩大“枣乡家园”品牌影响力。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提升按比例扣除村干部绩效报酬,形成鲜明的村干部奖惩导向。同志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全县上下一定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州县的决策部署,以实干的作风、猛干的劲头、巧干的智慧,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奋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和片区理念,坚持一体推进组织联建、产业联兴、人才联育、服务联抓,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探索实施“四联发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特色路径,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组织联建,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一是健全联建架构。按照“大带小、强带弱、中心辐射周边”思路,搭建县域内片区发展工作专班,成立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流江河流域观光农业特色片区、*江源头巴文化传承片区等7个综合党委,由区域中心场镇党委书记兼任书记,推动工作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全面提升。二是提升联建阵地。综合考虑人口规模、产业优势、人文历史等因素,以点带面设置7个片区党建中心阵地,规范配置党员教育培训、党群服务中心、党代表工作室等5个功能区,着力将各类服务项目编织成网,有效解决党建场所功能不全、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三是做实联建机制。坚持片区统一协商、各乡镇(街道)组织实施,建立由片区党委委员、项目负责人组成的片区联席议事会,实施重大事项定期会商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适时邀请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列席,累计协商解决片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资金合同、补偿等问题500余个。产业联兴,拓宽村级发展“致富路”。一是延伸产业链条。在各片区党组织领办“共富工坊”基础上,推动每个片区至少成立1家联合社,统筹片区内农资供应、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产业中端,探索“直播+电商”、“文化+旅游”、“采摘寄养”等6种复合经营形式,着力打通上下游产业,推动各村发展攥指成拳。二是破解瓶颈制约。在*县产业联盟倡导下,充分调动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探索成立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组建政策解读团、农机专家团、经管顾问团等,通过“支部点单、部门派单、团队接单”方式,整合力量下沉一线,破解产业发展信息不对称、技术不领先、市场不透明等系列问题。三是拓宽销售*道。依托森林禽、生态猪、有机菜、中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联合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与知名网红合作,通过直播带货,打造“策划+拍摄+直播+运营”专业化队伍,采取“电商+农户+农产品”运营模式,进一步打开销售市场,逐步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人才联育,打造群雁集聚“新洼地”。一是推行外引内培模式。开展各类技能人才专项调研,编制紧缺技能人才专业目录,充分利用10万余名*县籍在外技能人才资源,大力实施“双招双引”工程,精心打造“职业宕*、智在都”技能人才招聘品牌,回引技能工人2500余名。二是深化校地共育机制。充分发挥*县在轻纺服饰产业方面的优势,打造中国西部(*县)匠谷,与中南大学、成都纺专、*职业学院、*县职专等院校共建技能人才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造就高水平复合型技能人才。截至目前,通过“订单”“定岗”方式,为轻纺服饰输送“工匠”人才2100余名。三是健全支持保障体系。制发关于支持产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十条措施等文件,健全县委县政府牵头抓总、社会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协同配合机制,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拨一点、企业配一点、乡贤筹一点”方式,整合人才工作专项经费1100万元,统筹用于开展技能人才培训、行业技能大赛、搭建培养平台等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培养技能人才。服务联抓,奏响乡村善治“和谐曲”。一是健全管理“微体系”。按照“党建引领、村民自治、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原则,构建“乡镇(街道)党(X)委一村(社区)党支部一楼院长一包联责任人”四级“微治理”体系,新建基层党支部49个,组织引导565名楼院长、2124名党员干部全覆盖包联69个“三无”小区3万余户居民,实现“三无”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二是优化社区“微服务”。印发关于进一步筑牢基层治理体系广泛开展“深化微服务提升幸福感”活动工作方案,分级分类建立“共享空间”69个,打造活动室、小课堂等共享角落145个,高标准建设户外劳动者大本营、簧人里流动党员之家24个,提供免费充电、饮水、休息等15项暖心服务。三是提倡居民“微自治”。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治理格局为目标,积极推动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上墙,配备法律工作者69名,依托红色邻里中心,先后建立“一老一小”服务点、达人工作室、大妈调解室等社会组织438个,打通基层善治“最后一公里”。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及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向着党建有力、村民幸福、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居和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不断迈进,通过对传统农村发展格局的重塑再造和自我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一、抓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党建引领”加速度*县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形成“党建引领”加速度。赋能干部队伍。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培养,每村常态储备2至3名年轻后备力量。夯实为基层减负措施,强化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提升履职效能。取消村干部坐班制度,推动村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建强战斗堡垒。紧贴工作实际和党员需求,增强主题党日的计划性、灵活性、针对性,着力提升“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质效。2024年以来,组织党员讲微党课2780次、观看教育片2340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800次,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狠抓基层治理。选优配强邻长队伍,稳妥调整更换6名不能正常履职或不胜任、不尽职的邻长,充分发挥邻长在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四个方面的作用,今年以来摸排各类问题2338个,提供微服务1085件,有效畅通村级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木。二、抓科技赋能转型,形成“产业带动”加速度*县立足农业生产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掘资源票赋,加快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高效。突出科技引领。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平台,柔性引进农业专家,组建农技推广队伍,为农民推广好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促进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围绕农村实用人才技能提升,举办2期实用技能培训班。突出示范带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较好资源禀赋和发展思路的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在全县树立学习标杆,帮助各村取长补短。在鱼市镇老黄冲村,由10个村共同注资,建设陆基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管理采取企业包干分红,通过建立水产贸易中心,成立三条专线物流团队,向周边省市县输送绿色生态水产品,以销助养,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促进产业融合。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等旅游资源,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打造晃州镇向家地村、波洲镇江口村、贡溪镇四路村、扶罗镇伞寨村等美丽村寨,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2023年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10万元以上。三、抓乡风文明建设,形成“村落自治”加速度扎实推进德治建设,狠抓乡风文明建设。坚持榜样引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挖掘身边好人事迹。近年来,培育县级以上道德模范91人,组织乡镇、村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好邻居”“好少年”等评选,通过张榜展示好人事迹、举办好人故事分享会,树立一批可信可学可做的先进典型。深化移风易俗。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将移风易俗作为村规民约的重点。利用清明节、中元节及民俗文化活动等重要契机,通过举办文艺表演、开展专题宣传宣讲等形式,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探索积分制管理办法,推出“积分超市”“爱心超市”“时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