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docx
-
资源ID:1793896
资源大小:46.67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docx
A、10%B、15%C、18%D、20%20、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估是(C)实现知己知彼的基础。A、执勤备战B、作战指挥C、灭火作战D、灾害处置21、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是灭火救援(B)的依据。A、执勤备战B、作战指挥C、基础工作D、力量调集22、(A)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设施。A、重大危险源B、高层建筑C、人员密集场所D、化工企业23、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调查内容的是(D)oA、基本情况B、周边环境C、社会资料D、消防水源24、腐蚀品按其酸碱性大小可分为(C)类。A、一B、二C、三D、四25、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战斗行动中的(A)指导思想。A、指导思想B、战术原则C、战术方法D、行动原则26、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行动中的原则(B)oA、先救人、后灭火B、先控制、后消灭C、内攻为主,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D、外攻为主,先灭火后救人27、执勤条令是规范和指导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作战勤务的(C)规范具有强制性。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B、确定灭火作战方案C、征求专家意见D、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34、公安消防支(大、中)队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求时,应当及时向(B)报告,按照命令出动。情况紧急时,可以边出动边报告。A、当地政府B、上级C、有关机关D、总队35、重大危险源调查要根据(八)和灭火救援等基础资料,按类别进行普查。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C、火灾隐患突出单位D、大型企业36、碱性腐蚀品按其性质分为(B)oA、一B、二C、三D、四37、应建立由(A)牵头,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具体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A、政府B、公安机关C、消防D、单位38、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C)两大类。A、易燃和不燃B、液体和固体C、无机和有机D、低毒和高毒39、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八)o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光电反应D、分解反应40、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聚合反应D、分解反应41、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D)。A、照射B、加热C、烘烤D、辐射42、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八)oA、对流B、传导C、辐射D、照射43、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八)oA、愈快B、愈慢C、不变化D、停止44、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八)决定的。A、速度B、密度C、强度D、浓度45、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A、易损B、易燃C、易分解D、易反应46、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D、热传播47、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B)o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完全燃烧D、预混燃烧48、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C)。A、蒸发燃烧B、预混燃烧C、分解燃烧D、均相燃烧49、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八)oA、有焰燃烧B、无焰烧烧C、自燃D、闪燃50、以下物质燃烧时火焰不显光的是(八)oA、乙酸B、乙醇C、乙烘D、丙酮51、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为(B)oA、铝B、磷C、铜D、钾52、火焰的颜色与(八)有关。A、温度B、空气C、环境D、湿度53、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A、15%B、17%C、50%D、70%54、封闭空间燃烧区域的水蒸气浓度达到(D)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A、20%B、25%C、30%D、35%55 .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八)命令。A、撤离B、紧急避险C、掩护D、停止进攻56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D、掌握各类消防队伍执勤战斗实力和辖区灭火救援资源的情况及联系方式61.某地区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A)战备状态。A、一级B、二级C、三级D、经常性62 .某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B)战备状态。A.一级B.二级C.三级D.经常性63 .为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公安消防部队实行(D)制度。A、值班备勤B、指挥长C、领导带班D、等级战备64 .执勤战斗预案是对执勤战斗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消防(C)oA、规范文书B、行动方案C、作战文书D、战斗部署65 .公安消防支队(C)对所属部队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A、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半年66 .公安消防支队(B)应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A、每月B、每季C、每半年D、每年67 .按照灭火作战预案组织部队进行实兵实装的战术训练是(A)oA、实地演练B、模拟训练C、想定作业D、沙盘作业68 .按照灭火作战预案深入到预案单位开展的实地演练是(C)。A、训练基地演练B、假设情况演练C、重点单位演练D、现场演练75、笨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A);遇明火、高热能容易引起燃烧爆炸。A、1.2%8%B、1.2%10%C、1.5%8%D、1.5%10%76、苯属(C)毒类。A、剧毒B、高毒C、中等D、低毒77、苯泄漏事故特点为(C)o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78、沙林事件特点为(D)o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79、沙林属于哪类毒剂(八)oA、神经性毒剂B、窒息性毒剂C、糜烂性毒剂D、全身中毒性毒剂A、500B、1000C、2000D、300088、燃点低于(B)。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A、100B、300C、500D、100089、(八)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A、爆炸B、闪燃C、自燃D、着火90、按爆炸物质在(B)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A、爆炸条件B、爆炸产物C、爆炸后果D、爆炸过程91、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八)决定的。A、速度B、密度C、强度D、浓度92、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A、易损B、易燃C、易分解D、易反应93、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A、混合时间B、混合浓度C、混合状况D、混合方式94、(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A、预混燃烧B、蒸发燃烧C、分解燃烧D、扩散燃烧95、(八)、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化燃烧。A、沥青B、金属钾C、电石D、黄磷96、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即(八)oA、表面燃烧B、放射燃烧C、蒸发燃烧D、扩散燃烧97、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B)原子。A、碳B、碳、氢C、氢D、氮、碳98、以下(D)不是可燃气体。A、液化石油气B、甲烷C、乙烘D、氯气99、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A、15%B、17%C、50%D、70%100、含碳量在(D)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显光,并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A、10%B、30%C、40%D、60%IOK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D)oA、焰心B、内焰C、外苗D、火焰102、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燃烧时由分解或蒸发出的气体形成火焰,一般为(八)oA、扩散火焰B、预混火焰C、分解火焰D、蒸发火焰103、不是阴燃的条件是(D)oA、空气不流通B、加热温度较低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D、与氧化剂接触104、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B)来确定。A、含氧量B、碳粒子C、含氢量D、烟浓度105、钠的火焰颜色为(C)oA、紫色B、砖红色C、黄色D、红色106、热值愈高的物质燃烧时,辐射出的热量也愈(C)oA、低B、少C、多D、高107、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D)气体。A、可燃、惰性B、不燃C、惰性D、不燃、惰性108、室内火灾,随着惰性物质的增加,就可相对(B)空气中的氧浓度。A、增加B、减少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109、下列不属于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是(D)oA、氯化氢B、光气C、氟化氢D、二氧化碳110、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B)oA、着火点B、闪点C、燃点D、自燃点I1.h布匹的燃点为(A)。A、200B、550C、700D、900112、木材的燃点为(C)(难)A、50-100B、100-150C、250-300D、300-350113、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其(B)o小于(C)米。A、5B、10C、15D、20125 .液化石油气由液态转化成气态,其体积扩大(D)倍。A、80-100B、100-150C、150-200D、250-300126 .在具有充足空气的条件下,液化石油气的燃烧速度可达(C)m/soA、500-1000B,1000-2000C、2000-3000D、3000-4000127.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是(八)oA、1.5%10%B、2.5%-10%C、3.5%-10%D、4.5%-10%128.液化石油气在常压下为气态,相对密度比空气重(D)倍。A、1-1.2B、1.2-2C、1-1.5D、1.5-2129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是城市煤气的(B)倍。A、5B、6C、7D、8130 .空气中含有(C)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5分钟就会麻醉昏迷。A、8%B、9%C、10%D、12%131.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以达到(B)。A、1600oCB、1800oCC、2000oCD、2200132 .液化石油气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以达到(B)以上。A、1800oCB、2000oCC、2200oCD、2400133 .液化石油气燃点低,点火能量为(A)毫焦耳。(B)o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142、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使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指(A)。A、毒害品B、易燃品C、爆炸品D、危险品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