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教师量化评估方案.docx
XX中学教师量化评估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调动老师们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评价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全面兼顾、突出实绩,体现干好干寿不一样,提倡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三、评价指标及权重(一)劳动考勤(15分):学校考勤结果由学校督查室提供数据。年级会议、楼层值班、周末和节假日加班,以年级统计为准,扣分标准同学校。(二)职业道德(10分):对老师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师德修养五个方面采用民主评议方式进行考核,由级部老师和年级管委会扩大会参与评价。(三)教学常规(15分):按照临沐第二中学教学检评细则,由学校教科室提供数据。(四)考试成绩(60分):由教务处依据本评价方案提供数据。1、入口:(1)基数准备:本学年以现有班级学生(选科走班以后名单)为准,以高一上学期期中义4()%+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X60%的和作为人口分析。(2)个人成绩入口:对照各班分班名单A系列班(1、2班,下同),校一线取该班各科第1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校二线取该班各科第3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B系列班(3、4班,下同),校一线取各班各科第1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校二线取各班各科第3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C系列班(524班,下同),校一线取各班各科第1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校二线取各班各科第3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3)班级入口:本学年以现有班级学生(即高一下学期选科走班后的名单)为准;A系列班级,校一线取该班总分第1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校二线取该班总分第3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B系列班级,校一线取各班级总分第1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校二线取各班级总分第3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C系列班级,校一线取各班级总分第1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校二线取各班级总分第30名同学所对应的县名次.2、出口:(1)出口基数准备:语、数、外三科按原始分和原始名次确定,选考学科按标准分(标准分即赋分后的分数,下同)确定。(2)个人成绩出口:语、数、外三科按原始分和原始名次,选考学科按标准分和标准分名次,找到每位教师所带班级一线、二线所对应的县名次,按个人进退人数的比率【比率二(一线出口数义2+二线出口数)/(一线入口数X2+二线入口数)】折算后计算教学成绩。(3)班级出口:语、数、外三科按原始分,选考学科按标准分,然后合成总分,对全县进行排名,各班级总分第10名和总分第30名对应的县名次范围内的进线数确定各班级校一、二线出口数,用各班级校一、二线出口数与人口数相比,按班级进退人数的比率【比率=(一线出口数×2+二线出口数)/(一线入口数X2+二线入口数)】折算后计算班级教学成绩。(4)备课组成绩,本学科所有教师的个人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备课组成绩。(5)班级成绩和备课组成绩的计算结果,用于班主任和备课组长的有关教学成绩方面的计算和奖励。(6)日语不参与学校(年级)评估,若以后日语教师为我校教师,则归英语备课组,日语为小语种,折合分数根据县教体局提供的公式进行折合,小语种的最高分比对英语成绩最高分进行折合。(7)无文化成绩学科的教师成绩计算:音、美、体、信、通技、政治物理合格考等,按照出勤和民主评议以及常规得分排序,权重各占40%、20%和40%。3、教学成绩计算办法:(1)教师教学成绩按个人成绩35%、班级成绩50%、备课组15%的比例进行计算。(2)教师个人学年总成绩:按市县统一组织的正规考试,上学期考试占40%(期中40%、期末60%)和下学期占60%(期中40%、期末60%).4、说明:(1)在计算出口基数时,如县教研室无法提供某次的全县数据,则取消该次考试的权重。(2)在计算人口基数时,若某学生在2次考试中某次考试无成绩,则以另外1次考试名次的计算。在计算出口基数时,若某学生某科无成绩,则以零分记。考试作弊被处理的学生按照学校处理后的成绩进行计算。(3)在计算成绩时,实行并列折合法。(4)在进行个人最后排名时,若出现并列,依次根据班级得分、班级一线得分、个人学科成绩得分、个人一线得分进行区分。(5)同一系列带多个班级的老师,成绩取平均值。不同系列带多个班级的老师,成绩分系列分别取值。四'评价结果使用1、依照惯例,教学成绩评估结果适用于各项教学方面的奖励,比如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德能勤绩综合量化结果适用于综合荣誉的评选和升留级等,比如各级优秀教师奖。2、在分配教学成绩奖和教学成果奖时,按照下列办法进行:先将整个年级分A系列班、B系列班、C系列班三个系列,依据下列办法按照折合后的教师人数将受奖名额分到各个系列:A系列班、B系列班、C系列班的教师数折合基数为2:2:1,在此基础上按照两个系列的一、二线进线学生数增减幅度对该比例进行相应的升降调整。未尽事宜由校长办公会另行研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