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稿.docx
-
资源ID:1792614
资源大小:10.7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稿.docx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演讲的主题是“共绘中华锦绣图,铸牢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的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一是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党的二十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顺应这种形势,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二是从点滴做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涵盖了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方方面面,既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讲清讲明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共同体;也应在实践中步步推进,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坚定坚决地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拥护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三是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石榴籽”比喻民族团结,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意识。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相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度更广,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知识信息更多。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同胞在更广阔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四是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认同,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比如,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民族节庆、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让各民族同胞在参与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发挥各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投身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交流发言:让基层宣讲“扣人心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升农牧区党员和群众思想理论武装水平,*党委紧扣农牧区实际,创新宣讲方式,让宣讲更“鲜活”。一'注重宣讲内容“有侧重”,让基层宣讲“言之有物”。“言之有物”是基层宣讲有人听、愿意听的基石。*党委在基层宣讲中,始终坚持把准方向、把牢导向,确保党的“好声音”能够完整准确全面地传到农牧民群众“心坎里”。突出重大主题,讲细党的理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基层宣讲的重中之重。聚焦民生福祉,讲好惠民政策。结合*实际、家乡故事、典型事例、惠民政策讲清“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为农牧民群众讲细“一卡通”,算清“一本账”,清清楚楚把党中央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农牧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二'注重宣讲语言“有力量”,让基层宣讲“言之有理”。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真案例”分析“深政策”,是基层宣讲的必备功底。*党委组织*、*两级”宣讲小分队”,围绕群众关注点,找准基层兴奋点,从“小事”着手,抓住宣讲切入点,让基层宣传深入人心。做能宣讲的“故事家”。小故事蕴含大主题,避免基层宣讲空对空,把农牧民群众没听过的、听过却不准确的、迫切想听的内容,通过故事的形式讲透彻、讲精彩,把大理论糅进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融进身边闪闪发光的典型故事里。做会宣讲的“引导者”。明白“是什么”,关键在于“如何做”。*“宣讲小分队”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以入户宣讲、庭院讲堂、外出参观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三'注重宣讲形式“有创新”,让基层宣讲“言之有情”。基层理论宣讲看似无形却有形,“念稿式”灌输只能是“看热闹”“过形式”。*“宣讲小分队”通过收集身边素材,化抽象为形象,不断创新宣讲方式,用大白话讲透文件内容。入户走访“谈谈心”。*“宣讲小分队”成员入户90余次,与辖区农牧民群众深入交流,倾听群众对家乡变化的感受,探讨家乡发展前景,关心老党员生活状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争取第一时间解决。庭院讲堂”唠唠嗑二选取党员和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集中的院落作为学习宣讲阵地,讲一讲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等贴近群众的事,答一答民政、医保、养老、就业、劳动保障等群众关心的事。外出参观“忆初心”。*党支部相继前往红色革命圣地延安研学、甘肃张掖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中国兵工基地和盟规划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更加直观感受家乡之变、祖国强盛,做到不忘初心使命、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