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x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 .0的为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同时为全面及时掌握公司市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及分布,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早期预控机制,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安全、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管理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重大危险源辨识按照安全生产法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在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将市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两种,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将危险品分为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四大类型。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规定的临界值,即为重大危险源。按照单元内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2.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单元内物质的总量,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值,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2 单元内的物质为多个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1)式中:一一每种物质实际存在量,t°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o根据以上判断标准,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判别情况列于表2。南大危险源辨识结果物质名称最大贮存量标准规定贮存区临界量辨识结果焦炉煤气20000m'100Om1超过临界量甲醉707.84T500T超过临界量本单位装置区的贮槽(甲醇)、焦炉气气柜装置(焦炉煤气、)最大贮存量超过临界量。属于重大危险源。3.内容3.1 事业部成立以经理任组长,工艺部部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口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并采用先进科技检杳监控手段和治理技术装备,提高监控、治理的本质安全水平。3.2 各部门、生产车间必须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管,对本部门管理范围的重大危险源负有安全监管责任,对重大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部门或个人均有权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3.3事业部根据各部门、生产车间实际情况,配备人员检测监控、开展动态检测监控,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3.3.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3.3.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3.3.3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3.3.4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3.3.5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3. 3.6重大危险源报表。3.4定期对各类重大危险源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整改,消除危险危害因素、确保安全生产。3.5在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事业部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也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核销,并将评估报告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3.6事业部每年填写重大危险源报表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1 7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1.2 8定期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和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1.3 9公司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每一年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或模拟演练,并进行评价、总结、完善预案。3.10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3.11 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按季度将检查情况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12 事业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必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立即整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3.13 公司要加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治理整改质量的跟踪监督力度,对因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不到位、治理整改不及时、治理整改质量不好的,不论发生事故与否,均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整改不力、监管不力贡任。3.14 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危及周边单位、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要加强与重大危险源毗邻单位和人员的沟通联系,及时告知他们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应急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