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建筑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目录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1二入学要求1三、修业年限1四、职业面向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一)培养目标1(二)培养规格2(三)培养模式3六、课程设置及要求5(一)公共三课程6(二)素质拓展课9(三)专业三课10(四)12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7八、障20(一)制度保障20(二)师资队伍20(三)教学设施21(四)教学资源23(五)教学方法24(六)学习评价24(七)质量管理25九、教学实施保障26十、方案说明26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大类:土木建筑大类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代码:640301二、入学要求本专业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三、修业年限学制三年四、职业面向序号面向的职业岗位岗位描述职业资格证书1施工员从事施工技术与管理、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建筑七大员2质检员从事施工质量策划、过程控制、检查、监督、验收等工作建筑七大员3材料员从事施工材料的计划、采购、检查、统计、核算等工作建筑七大员4安全员从事施工安全策划、检查、监督等工作建筑七大员5资料员从事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工作建筑七大员6测量员从事工程方面测量和管理的测量专业工作建筑七大员7监理员从事具体监理工作监理员8B1.M建模员从事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建立工作B1.M建模员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并重的新理念,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把岗位技能需求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做到岗位技能标准与教学标准互认统一。(一)培养规格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施工咨询企业、房地产开发或工程咨询等企业开展广泛调研,确定了施工员、安全员、造价员、质检员、测量员、材料员、监理员等岗位,对各岗位的相关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具体培养规格见下:类别具体内容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我国建设行业政策法规,具备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施工监理、项目策划等相关知识:4 .掌握投影、识图和制图、建筑构造、材料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5 .熟练掌握AUtoCAD、施工管理等软件的应用:6 .掌握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方面的知识;7 .具有我国建设行业政策法规相关知识:8 .具有BJM等施工软件操作技能知识:1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具有乩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力专业通用能力1 .能熟练识读建筑工程图纸(建筑、结构):2 .具有正确认识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3 .能熟练运用工程测量仪器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测量,进行水准测盘等相关工作:1.能编制常见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 .具有纲筋放样加工的能力、墙体砌筑抹灰的能力、脚手架模板支掾的能力、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6 .具有应用计兑机进行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及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1 .具有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2 .具有建筑淹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的能力及施工资料整理的能力:3 .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素质1 .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2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3 .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1.爱岗敬业、严诬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证书要求隹筑七大员、计算机等级证书、1+X建筑工程识图、I+xBIM建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模式1.突出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改变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深入挖掘公共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知识联系的错误做法,应将“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分析课程与专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知识的深度。另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应加强教研活动联系,发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作用,是基础课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完善实戏教学课程体系和模式根据建筑行业向位技能要求,确立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统一的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个人能力的科学教学模式。从专业实践课程的角度分析,使考试大纲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此外,要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使之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最大的推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3 .实训教学遵循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技能实训教学角度来分析,应体现教育与生产的结合,使学生通过参加实训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讲比练多”的现象。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凸显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有必要科学合理的优化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懂施工、通识图、会操作、能管理”的综合能力为主线,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点”到“线”再到“面”,学生能力逐步提升、扩大,最终达到建筑行业相关岗位所需的技能能力要求。4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人才培养实施“以岗导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开发课程体系,构建“两个平台+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个性培养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专业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标准规范图集等内容,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按照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构建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明确任务一示范引导一制定计划一组织实施一检查评价”的教学组织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专业对接建筑行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以培养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基础,强调实践环节,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瓶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岗位适应性: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第一阶段通识能力及专业通用能力培养阶段,为第1.2学期,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重点加强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同时.,开展建筑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构造等专业领域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认知学习,为提高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能力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专业特殊能力培养阶段,为第3-4学期,完成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通过建筑施工技术、平法识图等专业领域的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实际实训相结合等方式,推进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综合能力强化阶段,为第5-6学期,完成与高职专业课有效衔接。采用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技术,掌握一技之长,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能力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实用性人才。在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劳动态度、敬业精神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同时使校内实验实训、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实现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到解决生产问题能力培养的顺利过渡。六、课程设置及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依据,对接高职专业课,积极跟踪企业闵位用人标准,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大部分。具体如下:序号公共基砒课素质拓展课专业基砒课专业核心课1职场礼仪美术建筑识图平法识图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管理沟通实务1+X证书(建筑识图)实训建筑构造3哲学与人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4职业道德与法律建筑CAD绘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5语文建筑工程测量招投标与合同管理6数学建筑识图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7英陪建筑法规1+X证书(BIM建模)实训8体育建筑工程资料管理9建设新技术10建筑构造综合H测量实训(一)公共基础课程(共1278学时)八、教学实施保障猥程名称主要敦学内容及要求(一)制度保障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我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及教学管理制度时.,与行业、企业共同商讨,并调整专业设置。同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立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需要的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施全程跟踪监控,实现“学习育人”的目标。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模式和考核管理制度,将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训技能考核相结合,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建立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推行技能证书与毕业证书挂钩制度。(二)师资队伍1.专业带头人,建设工程施工专业教学10年以上且项目管理实践5年以上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业带头人能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能承担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建设等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2.师资水平及结构,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12,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不低于10%,高级职称15%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所学专业是工程施工或类似专业的教师要达到50$及以上。具有建造师的“双师型”素质教师达到30%及以上。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1个月。企业兼职教师50岁以内,本科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要承担不少于30%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和实训的教学任务。任职资格是具有一级建造师或二级建造师且有经丰富的实践经历。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教学设施采用“内外结合、校企融通、资源共享、多元筹资、工学一体”的基地建设思路,按照“先进性,仿真性、实用性、共享性、职业性、经济性”的原则,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采用“校企合作共建、企业资源为我所用、依托专业办产业”等多种方式建设实训基地。将基地的实习实训工作融入企业,将企业的资源引入学校,完善管理机制,建设有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相对应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完善的实训质量管理体系,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1.校内实训条件通用技能实训区各实训室主要设备及功能一览表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设备实训室功能1绘图工作室绘图板50套、直尺和三角尺50套、A2绘图纸50张主要培养学生绘图的能力,主要开设建筑工程制图等实训项目。2CD实训室电脑96台、CAD、3DMX,PHOTOSHOP等主要培养学生绘图、设计方面的能力,主要开设CAD辅助设计制图、效果图制作等实训项目.3工程造价实训空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广联达钢筋算量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