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导游词概况介绍.docx
安徽导游词概况介绍安徽全省耕地422万公顷,林地329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长江、淮河分别流经安徽416米和430米,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徽导游词概况,便利大家阅读与鉴赏!安徽导游词概况1旅客们,大家好!下面有我来为大家介绍安徽的旅途优点!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初年,取旧时的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长江为界,形成了皖北和皖南两大地域: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庆、六安11市在皖北;黄山、池州、铜陵、宣城、芜湖、马鞍山6市在皖南。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文化占迹甚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黄山为安徽山水典范,区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II(HO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F1.然文化遗产名录,令世人瞩目;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风光清幽,香火鼎盛,现存78座占寺庙,以佛教殿堂与皖南民居相结合而独树一帜;著名的道教圣地齐云山,摩崖石刻、道教遗存和独具匠心的丹霞地貌令人眼目;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天柱山,雄奇利秀兼备,有45峰、86怪石、18瀑等胜兔;琅珊山以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为特色。除国家级景区外,还有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安徽导游词概况2欢送大家来到安徽,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我的家乡居住在偏北地区,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我家乡的名字还有来历呢,我的家乡也就是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牯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后乂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终从安庆、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奇妙"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我的家乡还有好多美丽的风景线,比方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居住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宏大的防备工程万里长城的一局部,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其壮丽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着称于世。八达岭长城还有一个传闻。传闻:"十口金锹露着神,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闻。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殊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乂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翻开户口簿,挨个一杳,说广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J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方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吵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更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口上下,夏季一口上万。死的缘:由,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备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挽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蹶,这两样可是珍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蹶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蹶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劲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珍宝,工程速度果真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谯,老君爷没收回去,始终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祥,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原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生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围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这个传闻始终流传到此时此刻,至于那几件宝藏至今还没有发觉。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一美丽安徽!安徽导游词概况3大家好!很快乐可以和大家一起旅游!安徽位于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竟东,沿江通海,作为中国经济开展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深厚绚烂的文化底蕴。安徽是中国道家文化、北宋理学等重要文化的发源之地。明清处于鼎盛时期的徽文化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珍宝。建安文学、桐城文派等灿假设星河,熠熠生辉。享誉世界的中国京剧起源于安徽徽剧。安徽的黄梅戏,不仅唱响中国,也深受世界人民宠爱。中国历史上的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庄子,东汉的神医华佗,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包括近代新文化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等,都出自安徽。秀丽的F1.然景观,浓缩了中国山水的精华。黄山以雄伟秀丽、险幻清幽而著称于世,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于一身。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于20_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莲花佛国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禅宗胜地天柱山,以雄奇灵秀著称。盛名道教之地齐云山,秀甲江南。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在安徽穿境400公里,称之为800里皖江,也是中国资源富集、经济兴盛的重要区域。穿境安徽中部的淮河,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徽文化交汇之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了国家战略规划的全莅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北地区、大别山片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均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安徽的矿产储量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淮南、淮北已建成亿吨级煤炭基地,铜陵有色铜加工产量居中国第一,海螺水泥产量居亚洲第一;安徽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粮食净调出省之一,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安徽是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之一,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荟萃,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实力和明显的科教优势;安徽的制造业比拟兴盛,具有显明的产业优势,优质材料、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奇瑞、江汽、科大讯飞等企业已成行业排头兵,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开展势头强劲。安徽正在成为国际战略投资者开展跨国合作的首选之地。20_年,6900万安徽人民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全省经济社会开展呈现稳中有进、构造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17312.1亿元,增长12.1%;财政收入3026亿元,增长14.9%=安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开展期。潮涌江淮、帆竞发,奇妙安徽、迎客天下。当前,全省上下正致力于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溢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加快建立经济旺盛、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华蜜的奇妙安徽。开放的安徽,广迎四海来宾;开展的安徽,蕴含无限商机;奇妙的安徽,充溢朝气活力。安徽导游词概况4安徽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全省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称江淮大地,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全省现辖17个市,105个县(市、区),2OXX年年末全省总人口6516万人。安徽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绚丽,占代中国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庄子,东汉神医华佗,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活字印刷术独创者毕升,北宋名臣包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近代京剧鼻祖程长庚,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文化名人胡适、陶行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等,都是安徽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是从江淮大地上走出的科学巨匠。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淮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安徽区位优越。沿江通海,承东启西、呼南应北,东与经济兴盛的长三角无健接轨,南与开放度较高的珠三角沟通便捷,是国外及沿海兴盛地区向内地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安徽位于中国立体交通网络的中心和枢纽位置,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福高速、105国道穿越南北,312国道、连霍高速、沪蓉高速、陇海铁路和在建的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全省铁路密度居华东之首,高等级公路密度居中部地区前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01公里、在建1400公里,6个航空港和水运港口能级也在提升,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快速交通网正在形成。安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67种,其中煤炭、铁、铜、硫、明矶石、石灰岩等10多种为优势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尤其是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250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之首。农业资源,全省正常年景年产粮食2500万吨以上,油料250万吨以上,棉花30万吨以上,均排在全国前10位,茶叶、烟草、中药材等特色高效农产品产量也居全国前列。旅游资源,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品尝最高的省份之一,全省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其中黄山荣膺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科教资源,全省拥有中国科技高校等8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探究院等200多个科研机构,省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首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和在校高校生人数居全国前列。安徽产业根底雄厚。在汽车、家电、建材、工程机械、煤电、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领域,己在全国形成必需的比拟优势。马钢是全国五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铜陵有色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铜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电解铜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海螺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水泥和塑料型材生产企业;依托江汽、奇瑞、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等骨干企业,全省汽车年产量超过40万辆,居全国第七,叉车、挖掘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家电综合产能进入全国前五,已成为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安徽是水利大省,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形困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难频繁发生,确定了开展水利事业在安徽有着特殊、重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立,初步建立起防洪、除涝、浇灌等工程体系,据统计,1949-20XX年底,全省水利建立总投资342亿元。已建成各类堤防2万多公里,主要堤防集中在沿江、沿淮地区。已建成水库4866座(其中大型水库12座、中型水库104座),总库容19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7亿立方米。20世纪50年头,大别山区几大水库的建立,缔造了当时国内外数项第一:佛子岭水库大坝是亚洲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梅山水库大坝是世界最高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响洪甸水库大坝是国内第一座重力拱坝,磨子潭大坝是国内第一座大头坝。全省已建水闸10929座,其中大型水闸41座、中型水闸280座。蚌埠闸和临淮岗工程为淮河干流上的两个拦河限制性枢纽工程。全省现有万亩以上灌区397个,有效浇灌面积达1473.5千公顷,大型灌区9个,其中湃史杭灌区设计浇灌面积7:1.o1.公顷,为全国3个特大灌区之一。已建成水电站784处,装机容量70.8万瓦。水利工程在抗御历次水旱灾难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仅"九五”、"十五”期间,我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干脆效益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