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护理常规.docx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挤压盆骨所致,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常见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按骨折位置与数量分为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撕尾骨骨折、骨盆环单处骨折和骨盆环双处骨折伴骨盆变形;按暴力的方向分为暴力来自偏方(1.C骨折)、暴力来自前方(APC骨折)、暴力来自垂直方向的剪力(VS骨折)和暴力来自混合方向(CM骨折)。有大出血或严重内脏损伤者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烦躁不安等低血压和休克早期表现。骨盆骨折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如腹膜后血肿、腹腔内脏损伤、膀胱或尿道损伤、直肠损伤和神经损伤。首先处理休克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然后处理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可用骨盆兜悬吊牵引、骨牵引。对骨盆环双处骨折伴骨盆变形者,多主张手术复位及内固定,再加上外固定支架。一、术前或非手术治疗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受伤24-28小时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若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给予抗休克护理。2、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痛加剧及急性腹膜炎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3、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进展。4、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注意有无血栓形成的早期征象,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准确记录。5、用药护理:正确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及时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并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6、导尿护理:遵医嘱留置导尿管,保持其通畅;观察并记录尿液性质、量及颜色。7、体位:防止再骨折或再移位。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及更换体位以防骨折移位,视病情至少卧位休息2-6周,同时注意预防压疮发生。8、牵引护理:骨盆悬吊牵引者,保持吊带平坦、干燥、完整。骨突部位用棉垫保护或酒精按摩,预防压疮。9、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必要时给予缓泻剂。10、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备血、备皮、导尿、清洁灌肠等。1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抚,稳定情绪,减轻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12、适应性训练:4、适应性训练: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体位和排便方式的改变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二、术后护理1、体位:取平卧位,避免假关节前屈、外展、外旋过度活动引起疼痛。2、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病人翻身、叩背,病人进食时注意呛咳和误吸。3、病情观察: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神志、尿量等,预防大出血。4、饮食指导:麻醉清醒无恶心、呕吐后,逐渐恢复高蛋白、富含粗纤维、果胶的食物,鼓励多饮水。5、伤口和引流护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评估管道脱落风险。防止引流管脱出.折叠,保持引流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保持引流畅通,防止伤口感染。6、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腹部有无血尿、无尿、急性腹膜炎症状,及时发现立即处理。观察下肢末梢血管温度、颜色、运动、肿胀程度等状态,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7、导尿管护理:尿道损伤不全或完全断裂,留置尿管2周以上,每日行会阴消赤,更换尿袋,避免逆行感染,必要时行膀胱冲洗。8、皮肤护理:术后睡气垫床,平卧和健侧卧交替更换,以预防压疮。尽量减少大幅度搬运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9、术后7-10周下床运动,并逐步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三、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2、协助病人更换体位,骨折愈合后可患侧卧位。3、)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注重饮食护理,加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食物摄入,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5、如有不适,门诊随访。四、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2、病情观察细致认真,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处理.3、牵引持续有效。4、患者掌握床上功能锻炼的方法。5、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