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绿化施工方案.docx
景观绿化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标段24条道路绿化施工,主要营造的斌观风貌有:城市门户大道景观风貌、林荫大道珏观风貌、滨水道路景观风貌、文化大道比观风貌、居住区道路景观风貌。表10.8-1道路主要苗木表序号苗木名称苗木类型栽植位置备注I桦树彩色落叶乔木绿化带2香樟常绿乔木人行道3朴树落叶乔木绿化带4红叶石楠彩色常绿灌木绿化带5金森女贞彩色常绿灌木绿化带6海桐球常绿灌木绿化带7金边麦冬常绿地被植物绿化带8果岭草草皮绿化带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的图2道路绿化能工工艺漉程3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施工前,需熟读图纸,熟记规范,准的好施工器具以及花草树木、肥料,苗木支撑物等原材料,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严格按照苗木规格购苗,行道树高差不大于2001,口枝下分枝高度基本致,高差小于20CM,力求列植后整齐划一0为保证绿化施工效果能达到设计意图,确保质量,对种植土要求做以下说明:上壤应为疏松湿洞、排水良好、酸碱度控制在PH6.5-7.5左右,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对强酸碱、盐土、重粘土、沙土等要进行土壤改良.(2)回填种植上绿化带内不得有建筑和生活垃圾,不得有草根,不得有大土块及石块,种植土粒径不得大T5cm,种植必须与地下U连接,无水泥板、石U等隔断U,以保持土壤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卜贯通。草地要求土深15Cm内的土无任何方向上大于IC1.n的杂物石块少于3九土壤改良过程中,施工单位隔对现场使用的种植土进行上壤检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种植上理化性质规定的指标进行种植上改造,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3)地形整理绿化用地整理工作必须严格按设计意图施工,同时清理砾石、杂草杂物等,关键是处理好地形和周困环境,理想的地形为龟背形、斜坡形、馒头形等,未设计之地形,坡度在2.5%-3.0t之间以利于排水所有靠路缘石或者路牙石50-100cm宽内的绿地地面应低于路缘石或路牙石5cm,并在地面处理时将地面水引至市场排水管网。(4)苗木起挖起苗时间和栽植时间要紧密配合,尽焚做到当天起运,当天栽植,否则必须采用“假植”的技术措施,为J'挖掘方便,起苗前1-3天可适当浇水使泥十松软.起苗时,常绿苗应当带有完整的根团上球,上球散落的苗木成活率会降低。土球的大小般可按树木胸径的6-8倍左右确定,对于特别雉成活的树种要考虑加大土球。上球高度一般可为宽度的2/3左右。为了减少树苗水分蒸隔,提尚移栽成活率,掘苗后,装车前应进行粗落修剪。(5)定点放线在苗木栽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定点放线,乔木的定点用皮尺、测绳等,按设计的位置钉木桩作为定植和栽植的依据,定点时如遇沙井、管道等障碍物应躲开,不应拘泥设计的尺寸,而应灵活地进行调整,并且在每株侏位的中心用用油漆等标记物做上醒目标记,作定位标记。成片绿地的定点放线可利用测量仪器,或拧使用网格法放线,先在地而上用皮尺、测绳等工具按照设计图上的相应比例等距离划好正方格,方格可用白灰画,也可钉桩挂线,然后利用这些方格线作纵横坐标,正确地在地上定点定位,钉上木桩或撤上白灰标明,保证放线地点准确,线路顺畅,面积、大小合格。(6)树穴开挖种植穴位的长、宽、高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苗木栽植之前应以所定的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穴,种植穴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15-20cm,穴口深度一般比土球高度稍深些1020cm,穴上卜,口径大小致,穴无“锅底穴”等现象。种植穴挖好后,可在穴中填些表土,再垫层经充分腐熟的施肥,基肥上还应当铺一层厚度5cm以上的壤上。挖穴时要注意地卜管线走向,遇地卜.异物时做到“一探、二试、三挖”,保证不挖坏地卜.管线和构筑物。(7)苗木种植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对有必要的苗木进行适度修剪,修剪后即可定植,定植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定植的施工方法是:定植前要将基肥与碎土充分混匀,成列的乔木应用一直线,并按种植苗木的自然高依次排列。将苗木的土球放入种植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干立起,扶正,使其保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满穴坑,并使上面能够盖住树木的根颈部位,初步栽好后还应检杳一下树干是否仍保持垂直,树冠有无偏斜,若有所偏斜,就要再加以扶正.一边扶正树木一边加上种植十.,种植土应击碎并分层用木棍捣实,使根系与上充分接触,最后,把余下的穴上绕根颈一周进行培土,做成环形的拦水困堰。其困堪的直径应略大于种植穴的直径。堰土要柏压紧实,不能松散。种植时注意疏密一致,所有的树木种楂按照由内向外,由大到小,先乔木,后灌木,再地被草坪的顺序进行种植。种植时注意调整好树冠的朝向,把最美的一面向着主要观赏面。还耍调整树形姿状,树形适宜横卧、倾斜的,就要将树干栽成横、斜状态。栽植时对树形姿态的处理,一切以造景的需要为准。草坪按设计标高施工平整场地,耍保证绿地地面土质必须符合土质要求,清理杂物,平整至所需坡度后均匀微施基肥,然后普遍进行一次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拌匀。耕翻过程中,若发现局部土质欠佳,则应换土。然后块状草皮连续铺种,草块间缝小了”CM.之后淋足定根水,待干后打实,使之与土壤充分接触“隔天连续拍打三次以上,使草地拍实平整。(8)修剪整形苗木种植时,因种植前修剪主要是为运输和减少水分损失等而进行的,种植后应充分考虑植物造景以及植物基本形态重新进行修型,去掉阴枝、病残枝等,并对剪口进行处理,使苗木种植后的初始冠型既能体现初期效果,又有利F将来形成优美冠形,达到目的和最终效果。抹不定芽保生枝:对行道树,如为截干乔木,成活后萌芽很不规则,这时应该在设计枝下高以下将全部不定芽抹掉,在枝下高以上选三至五个生长分健壮、长势良好、有利于形成均匀冠幅的新芽保留,将其余的抹掉。其余乔海木依造景要求需耍去新芽,以利用形成优美树型为主。(9)浇定根水绿化精木在施工后,无论是何种天气均应在苗木栽植完成后即灌次足量:定根水,在灌定根水前应先做好围U濯定根水时,水压不宜过大,避免直接冲刷土球造成根系外露,并注意保护和修身国垠,在灌定根水的同时也应人工用铁锹将树穴中土填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黏合,以防土球下出现空洞。浇水可分多次,要求上球及上壤吸足水分,并适量喷洒树干及树叶,一般隔1天浇第二次水,再隔2天浇第三次水。夏季新栽绿化苗木浇水应选在早晚,避开中午高温时,以防水利过而伤及根系:因温度高,植物蒸发快,故需每天多次浇水:浇水不仅要保证根系的水分,同时树枝树干也需要多喷洒。夏季雨水增多,出现积水应及时排水,同时高温会引起苗根腐烂,造成苗木死亡。(10)苗木支撑为了使种植好的苗木不因土康沉降或风力的影响而发生歪斜,我们需对刚完成种植尚未浇定根水的苗木进行支掠处理,不同类型的苗木可采用不同的支撵手法。行道树、乔木支捧采用三角支撑或四角支撑方式,小乔木支撑采用扁担枇方式,埋深0.6m以"上面1.1m。支探选用圆木,直径大于6cm。支撑应统一、牢固、整齐。绑扎树木处应加软垫物.(三)养护养护工作的目的是确保植物生长健壮、旺盛,观叶植物颜色鲜艳,无病虫害、无死树、无枯枝、无残花、无败叶、无野生藤萝缠生、无缺株、无杂草:枯危和倒伏的乔、灌木及时处理,并做好防寒工作。.松土:乔木每年不少于二次,般定于每年的春、秋季,具体情况按实调整,要保持乔木、潴木根部周围或树穴范围土壤的疏松透气,应无板结现象,松士深度以不影响根系生长为限。.浇水:确保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春季雨水多,视天气而定,灵活常握淋水量:夏、秋二季,每天淋不少于二次,冬季对不耐寒植物水分不宜太多,淋水时要求喷洒枝叶。 .施肥:定期进行追肥:乔木每月一次,灌木、地被在春、熨季每月二次,秋、冬季每月一次。新种植物要施放基肥。 .喷药:如发现有病虫害必须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的农药对症下药。预防病虫害方.面:在植物生长期内每十天例行喷药。喷药时,应尽量降低对游人的影响。冬、春翻土时,应适量加放石灰,以达到除菌目的。 .修剪:主要修剪时间是春、更二季。乔木主要是修剪枯枝、徒长枝,应保持行道树定干高度为2.5-3米,主干的分枝点以卜不应有萌芽和枝条:灌木按不同的造型进行修剪,要求1个月修剪1次:地被四季均要修剪,按要求控制高度和造型,不能出现空脚现纵。 .草坪的管理:草坪要求整齐雅观,草种生长良好,四季长绿,秋盖率达95%以上,杂草率低5%,无坑洼积水,无裸海地.边缘草要修剪整齐、草坪高度保持在4-5Cm并及时疏草,以确保草坪外观平整。春季内应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松土重新种植。熨季需经常除杂草,保持草坪内无杂草及病虫害,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草种纯度达95%以上。当草地缺株及时补种,使草地保持完整,无裸露地,补植后加强管养,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5K每月施肥1-2次,经常喷杀药物预防病虫害.4注意事项(1)道路绿化施工时,苗木的选择应与环境及历史文化景观相融合,调推好常绿、落叶、花卉的种植比例,营造“四季有叶、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但又不失植物的季相变换,植物的配置要做到,而低错落、琉密适宜、开合有致,创造出怡人的植物兔观。(2)苗木是园林绿化的物质基础,优质苗木是实现优良工程的必要条件.出网苗木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具备生长健壮、枝繁叶茂、冠形整齐、色泽正常、根系成熟、无病虫宙和机械损伤等基本条件,能充分体现个体的自然珏视美。苗木表中所示植物一律选择假精苗或容器苗(袋苗),不宜用地苗代替,更不能用裸根苗种植(特殊情况需注明部分除外),以保证尽快见效和迅速恢更正常生长。(3)绿化带与树池种植土的质量关系绿化淡工的成败,施工时,对于不符合种植土理化性质的,如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酸性土、强碱土、盐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等土壤均应根据设计规定,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4)苗木修剪量应视起苗时间、移植成活的难易程度、起掘苗木的质量(如土球大小、十球完整程度)、冠幅大小、枝条疏密程度及苗木假植时间长短而定,修剪截门必须平滑,剪口直径在2cm以上的,必须涂抹保护剂,苗木修剪必须遵循在保证苗木成活的前提下,兼顾景观效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