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1776424
资源大小:95.42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XXXX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代码620803二、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三、修业年限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学习形式全日制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我I职业面向一览衰所思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闵位群(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医药卫'1大类(62)健康管理促进类<6208)居民玻务业(80>R生行业(84)社会工作<85)保健股务人员(4J(MM)他旗盗珈服务人员(4-14-02)中医养生:中医保险:健康管理保健调理帅:健康管理师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奏承学院“护爱生命修身明理”的校训,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健康养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必要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推拿按摩、药膳制作、保健刮痛、养生熏灸、康复理疗、亚健康调理等专业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及实用养生保健基本技术,能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养生保健教白培训、中医保健、健康管理等工作的裔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 .索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受国情感、国家认同盛、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团队粘神,善于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镌,爱闵敬业。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遒、求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对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较强领悟性,能迅速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技术问题。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高技能人才必备的人文素养和人际公关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遵章守纪、按堂办事的习惯:尊重自己、瞳重他人、尊重科学: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身体心理本历:具有健康的体统,良好的R生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积极的态度。2 .知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数理分析统计知识:具有必符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中医养生导论、中医学基础、临床疾病概要、经络腌穴、营养学基础等;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中医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基础、中医针灸推贫养生技术、中快传统功法养生技术、运动保健学、中医情志与环境养生技术、中医药胭养生技术.3 .能力具饴编制简单的工作报告、技术文件等文字运用能力:具仃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临床疾病分析和诊断的能力,具有对服务对象做出健康评估的能力;具有经络脸穴阱认、中医推拿、中医特色疗法等技术操作能力:具有常见疾病的中医防治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一定专业英语阅读能力,能筋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并达到相应的水平:具有学习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定的创新精神。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设置思路1 .根据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离职学生的特点,由我院原针灸推拿专业带头人、骨干教酎入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专家、职教专家以及优秀企业代表代表共同组成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产教戏合,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2 .通过行业调研,明确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就业面向、工作岗位,并对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在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各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的能力需求,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形成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3 .课程设苴遵循“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岗位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自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群和技术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 .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内容设置与课时安排,完全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培养本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人文素质提升需要,三务学生终生发展。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分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提升三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课程的教学契定坚实的医学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本若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导向的原则,培养本专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专业提升课程本着培养高素痂劳动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原则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WS1 .第一课直表2课程设结构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公扶基础课程必修课程思切道镌性养与法律葩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诒体系概论、体育与健大学英语、信息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介、军弁训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毕业教育选修谭程限选课程艺术与审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历史、创新创业教育限选课程国家安全教育、节能诚川、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讹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课程或讲座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临床疾病概要、短络输穴、中药方剂概要、中医临床概要、营养学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中医养生保健基础、中医针灸推京养生技术、中医传统功法养生技术、运动保健学、中医情志与环境养生技术、中医食疗与药脂养生技术限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业健康与中医治未精、健康管期与咨泡、中医美容技术、预防医学任选专业素养拓展课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医养生保健基础见习、中医针灸推拿养生技术见习、毕业实习、实习前培训、毕业设计2 .第二课堂(1)讲座培训表3其他教学活动安排表学期项目名称二三四五六学分中医养生导论2场1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场1中医音乐疗法2场1实用流行保健技术I场2场2场2.5养生营箱2场I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时讲座I场1场I实践创新项目(包括参与科技研究活动、社会调研、技能实践活动或竞骞、大学牛.创新或创业活动、专时评座等1次1次1次1次2校史及淮安历史文化讲座I场0.5安全生产及质fit标准教育1场1场1文明礼仪教育1场1场1场1场I劳动教行1天1天I天1天2毕业生礴校教付1场1tI入学数育2场I实习前培训2场I小计18(2)校企合作课程表4企业课程一览表所属模块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筒介课时企业形象行业展型I4企业文化3连锁养生保健机构1企业文化介绍、解析3.0企业形望行业展望2夕企业文化3连镇养生保健机构2企业文化介绍、解析3.0企业形软行业展里3养生保健行业展望养生保健行业的发展3.0职业规划4感恩的心引发大家对周边亲人、同下的感激、感恩之心,更友爱与身边人相处3.0企业形象行业展展5团队基础建设拓展形式,训练团队协作能力3.0职业规划6职业生涯规划及如何在企业快速成长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介绍3.0专业知识7保圾品专业知识养生、保健食品基础知识介绍3.0职业规划IO职场新星的十二堂必修课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角色转换,12个注旗注意事项。3.0业务基础I1.养生馆H常工作及亲情服务标准流程标准服务动作、门店员工日常作业事项及流程3.0小计27注:完成校企合作课程16课时,转换为专业选他课中任选邯I学分(以此类推,32课时转换为2学分),(3)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考试参加技能实践活动或竞赛参加学校举行比赛获得个人或团体等奖计05学分:参加市级比赛获等奖或第一名计I个学分、二等奖、三等奖各计0.5学分:参加省级比赛获一等奖计1.5学分、二等奖1学分、三等奖05学分;参加全国比赛获一等奖计2学分、二等奖1.5学分、三等奖I学分。转换为专业限选课学分。参加大学生创新或创业活动参加一项计0.5学分(校级以上);参加学校举行比赛获得个人或团体一等奖计1学分:参加市级(或行指委)比赛获一等奖或第一名计I个学分、二等奖、:等奖各计0.5学分:参加省级比赛获一等奖计1.5学分、二等奖I学分、三等奖0.5学分;参加全国比赛获一等奖计2学分、二等奖1.5学分、三等奖1学分。转换为专业限选课学分。获得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的有关技术技能,认定为2学分,转换为专业限选课学分。(4)素须拓展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分为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必修项F1.包括文明礼仪教育、国家安全数目、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戒知识、社会贡任、诚信教育、学校集体运动活动、社会实践及党团活动等:选修项目包括社团活动、文体活动、阅读及志愿服务等。3 .第三课常网络精品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专业网络精品课程(爱课程、智慈树、智部职教、中国大学恭课等平台),取得学分,可转换为专业选修课中任选课学分。(三)专业核心课程要求1 .中医养生保健基础课程目标:以内经理论为基础,融合后世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实践而形成的,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以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方法为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通过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岗位必需的中医思维基础、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内容:以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及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绪论,介绍了中医学“气一元论、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阐释了中医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和体质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以及病因与病机,养生与防治原则、中医四诊、体质辨识等。教学要求:(1)结合课程特点,把“大医精诚”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校企合作共同编制课程标准,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2)加强临床案例的收集与整理;(3)注重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4)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特点,适度蝌加实践考核比例,强化过程性考核.(5)教加通过课堂讲授,体现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学生J'解中医学成长发展过程,掌握中医的哲学基础、敏象理论、中医四诊、体质辨识、辨证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2 .中医针灸推拿养生技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