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docx
-
资源ID:1773145
资源大小:9.6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docx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在结核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以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1.iverinjury,D1.1.I)最为多见,危害性最大,也是我国DI1.I的常见类型之一,轻者表现为一过性转氨醇上升,重者可致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因此不得不中止抗结核治疗,从而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统一的抗结核药所致DI1.I诊断标准和处理指南,为提高广阔临床医生对抗结核药所致D1.1.1.的相识及其处理水平,经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邀请结核病、肝病和药物学等多学科专家进行反复探讨与修改,形成了本建议。一、抗结核药所致DI1.I的定义抗结核药所致DI1.I是指在运用抗结核药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所致病理过程。可以表现为无症状丙氨酸转氨朝(A1.T)上升,也可呈急性肝炎表现,甚至发生暴发性肝细胞坏死,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慢性肝炎。血清生化检测显示:A1.Tgt;2倍正常值上限(U1.N)或结合胆红素gt;2倍U1.N;或天冬氨酸转质酶(AST)、碱性磷酸酶(A1.P)和总胆红素同时上升,且至少1项gt;2倍U1.N0二、抗结核药所致DIIJ的发生率各国报道的抗结核药所致DI1.I发生率不同,这种差别可能与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地理位置及探讨者对DI1.I的诊断标准、病毒性肝炎的流行、预防性保肝治疗和探讨对象不同等因素有关。总体上看,印度的抗结核药所致DI1.I发生率较高(8%10%);西方国家较低,美国It;1%,英国为4%,巴塞罗那为3.3%,土耳其为0.8%18.0%:我国曾进行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前蹄性探讨,视察4301例在现代结核病限制策略下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其中106例发生抗结核药所致DI1.1.累积发生率为2.55%,采纳标准人群的年龄和性别矫正后,发生率分别为2.58%和2.42%.异烟朋、利福平、毗嗪酰胺、利福布汀、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发生DI1.I的频率较高,氟哇诺酮类药物、乙胺丁龄:、氯法齐明、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发生DI1.1.的频率较低,氨基糖昔类、卷曲霉素、环丝氨酸和利奈喋胺等鲜见DI1.I的报道。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3.10.007通信作者:唐神结,同济高校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200433,Emai1.:tangsj1.1.06ina.诊疗方案.三、抗结核药所致DI1.I的相关危急因素明确危急因素可以预防和早期发觉D1.1.1.o世界不同地区抗结核药所致DI1.I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