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复习思考题_0.docx
房屋建筑学复习思索题房屋建筑学复习思索题第1篇第1章1.建筑设计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们详细的探讨内容有什么不同?(P1.)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探讨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探讨。建筑空间是供人运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运用功能亲密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建筑物还应满意很多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必需留意对建筑物实体的探讨。建筑物实体同时具有利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其利用价值是指对空间的界定作用;而其欣赏价值则是指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作用。本教材从常用的建筑类型与结构支承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细部构造等几方面介绍对建筑物的实体进行探讨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2 .了解建筑物的分类,驾驭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P3)建筑物依据其运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生产性建筑可以依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分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依据其运用功能,乂可再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公共建筑所涵盖的面较广,按其功能特征,大致可分为:生活服务性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广播建筑、体育建筑、观演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等。3 .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关的其他系统有哪些?(P6)电力、电信、照明、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消防等。第2章1.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对小型、技术简洁或困难的工程项目,其设计程序有什么不同?随着设计程序的持续,设计文件呈现了怎样的改变过程?(P7)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有些小型和技术箍洁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初步设计阶段,而有些困难的工程项目,则还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的阶段。设计文件呈现了由粗到细,由简到详的改变过程。4 .设计招投标一般在什么阶段进行?投标文件一般可能包括哪些内容?(P7)设计招投标一般都在方案阶段进行。投标文件一般可能包含由建筑总平面图、各建筑主要楼层平面图、建筑主要立面图和主要剖面图所组成的建筑方案,反映该方案设计特点的若干分析图和彩色建筑表现图或建筑模型,以及必要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的内容以建筑设计的构思为主,也包括结构、设备各专业,环保、卫生、消防等各方面的基本设想和设计依据,同时还应供应设计方案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初步的经济估克。*依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应当达到哪些要求?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建筑专业的图纸标明建筑的定位轴线和轴线尺寸、总尺寸、建筑标高、总高度以及与技术工种有关的一些定位尺寸,在设计说明中则应标明主要的建筑用料和构造做法;结构专业的图纸须要供应房屋结构的布置方案图和初步计算说明以及结构构件的断面基本尺寸.;各设备专业也应供应相应的设备图纸、设备估算数量及说明书。在最终出图前,各参加设计的专业间应当进行互审和会签,以保证协作的协调、一样。依据这些图纸和说明书,工程概算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概算。5 .施工图文件完成后,应报送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其审查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P9)在施工图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应当将其经由建设单位报送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状况等内容的申杏。审查内容主要涉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平安性,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是否平安牢靠;是否符合消防、卫生、环保、人防、抗宸、节能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是否损害公共利益等几个方面。6 .建筑设计原则上应满意哪些要求?(四)建筑设计除了应满意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等要求之外,原则上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满意建筑功能的需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纳合理的技术措施;4.供应在投资安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第2篇第1章建筑面积也称建筑绽开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建筑面积是一项反映或衡量建筑物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参数.1.驾驭建筑平面的组成;(P1.1.)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空间的运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运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运用部分是指满意主要运用功能和协助运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交通联系部分是指特地用来连通建筑物的各运用部分的那部分空间。例如很多建筑物的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等,都属于建筑物中的交通联系部分。7 .与建筑物运用空间的平面形态有关的因素有哪些?(P12)与建筑物运用空间的平面形态有关的因素包括:(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2)运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8 .对于一般中小学教室,考虑视听质量,对黑板、座位的布置有什么要求?(P15)考虑学生上课时的视听质量,依据学生在上课时座位离黑板的最大距离不大于8.5m、边座与黑板的夹角不小于30的视线要求。9 .为什么运用空间的平面形态采纳最多的是矩形平面形式?(P17)一般说来,在矩形的平面中分隔构件与承重构件之司较简洁取得协调或一布置家具不会因为平面的相邻界面之司成角度或者界面成曲线而须要特殊处理,平面之间的组合也比较便利,因而是采纳最多的平面形式。10 一般说来,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态的确定,应当依据哪些方面进行考虑?(P18)一般说来,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态的确定,可以依据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满意运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平安尺度;(2)符合紧急状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便利各运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意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须要。11 走道、门厅和过厅和楼梯电梯在交通联系部分中各自的特点是什么?(P19)走道是建筑物中最大量运用的交通联系部分。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人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困难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楼梯和电梯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12 走道宽度应如何确定?(P19)走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平安的要求。考虑两人并列行走或迎面交叉,较少人流运用的过道净宽度,包括消防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都不得小于1100mmo中小学的设计规范中规定,当走道为内廊,也就是两侧均有运用房间的状况下,其净宽度不得小于210Omm;而当走道为外廊,也就是单侧连接运用房间,并为开漱式明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1800mmo*设计人员在确定走道长度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相关的防火规范,要求设计人员依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和建筑物的运用性质来确定其走道的长度。*什么是疏散距离?疏散距离是指运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在设计走道时可以依据此项规定来确定走道的长度。8 .门厅的设计要求有哪些?(P20)导向性明确,交通路途较为明确。建筑出口处门的总宽度,不得小于通往该门厅的全部门的宽度之和。*一般状况下,楼、电梯应怎样布置?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使其到达各运用部分端点的距离较为匀称,这样运用较为便利快捷。9 .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适用范围是什么?(P27)1.串连式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将各运用部分之间相互穿通。通常可见于空间的运用依次和连续性较强,或运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须要单独分隔的状况。例如某些工厂的生产车间、某些展览馆的展室、车站、商场等等(图2-1-3-3)O2 .并联式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接并联的各个运用空间。在这种状况下,各运用空间相互独立,运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运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例如大部分旅馆、住宅、教学楼等。3 .混合式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混合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往往依据须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纳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第2章1.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及高度是如何表示的?(P30)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各部分在垂宜方向的位置及高度是由一个相对标高系统来表示的。一般是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OOO,单位是米(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2.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房间高度应考虑哪些因素?(P30)层高,就是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净高,即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确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运用高度2.人活动所须要的运用高度3.满意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3.建筑物按层数如何划分?(P34)在民用建筑中,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24m的,除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为低层住宅;层数在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1030层的为高层住宅。凡高度在100iti以上的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建筑物的层数及总高度对于其等级划分和设计人员的资质要求有哪些影响?30层以上的建筑列入特级工程的范围;1629层或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列入一级工程的范围;1629层的住宅列入二级工程的范围;715层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建筑列人三级工程的范围;7层以下无电梯住宅列入四级工程的范围;1、2层或单功能的建筑列入五级工程的范围。目前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建筑,而二级注册建筑师只可以设计三级及以下的建筑。4 .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大致有哪几种?(P34)(1)城市规划的要求。(2)建筑物的运用性质。(3)选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4)城市消防实力的影响。5 .如何进行剖面空间的组合?(P35)建筑物各部分在垂宜方向的组合应尽量做到结构布置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建筑体型美观。一般状况下可以将运用性质近似、高度又相同的部分放在同一层内;空旷的大空间尽量设在建筑顶层,避开放在底层形成下柔上刚的结构或是放在中间层造成结构刚度的突变。此外,利用楼梯等垂直交通枢纽或过厅、连廊等来连接不同层高或不同高度的建筑段落,既可以解决垂宜的交通联系,又可以丰富建筑体型,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手法。(1)分层式组合(2)分段式组合第3章1.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原则有哪些(P40)对建筑物进行体型和立面的设计,应满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2)符合建筑功能的须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3)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4)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5)驾驭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2.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有哪些?(P43)建筑体型的组合有很多方式,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D对称式布局。这种布局的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上,主要用于须要庄重、肃穆感觉的建筑,例如政府机关、法院、博物馆、纪念堂等。(2)不对称式布局。在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可形成不对称的布局。用不对称布局的手法形成的不同体量或形态的体块之间可以相互咬合或用连接体连接,还须要讲窕形态、体量的对比或重第以及连接处的处理,同时应当留意形成视觉中心。这种布局方式简洁适应不同的基地地形,还可以适应多方位的视角。(3)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