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参考范本).docx
全市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参考范本)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政办发O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讲话重耍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和发展需求精准匹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进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促进工业项目尽快落地,大力推动悬质量发展.(1)基本原则。1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学习参考试点地区取得的经验,立足我市实际,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大胆探索,构建特色鲜明、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新型招商模式,招引遴选高质员工业项目落地.2 .优化服务,提升效率。土地出让前,按照政府统一服务要求,完成拟出让“标准地,'所在区域的区域评估,科学确定控制性指标,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构建规范高效的新型服务模式。3 .节约集约,提高效益“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亩产论英雄”的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4 .依法依规,全程监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使“标准地”改革依据合法、程序合法、结果合法:采用“制度+”“技术+”等手段,实施全潦程监管、全过程管控,确保投资强度、容积率、能耗指标、环境标准等控制性指标落细落实。二、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一)“标准地”。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是指权属清晰、完成区域评估,具备项目开工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并征迂完成等基本条件,带若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等控制性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二)实施范围。工业园区作为省级工业园区,确定东产业园、北产业园两个片区范围内新增工业用地,分片逐步推行“标准地”出让。(三)工作目标。年6月底前,工业园区新批工业用地按照不低于30%比例执行“标准地”制度供地,逐步全面实现以“标准地”制度供地的企业投资项目实现“京地即开工工三、''标准地”出让程序企业投资工业项F1.“标准地”全流程管理分为出让前准备、按标出让、审批服务、按标施建、对标验收及用地评价等五个主要环节。C-)出让前准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和供地条件的区域.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工业园区管委会选定拟出让地块,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完成区域评估。统一组织完成区域评估,鼓励开展“多评合一”、联合评估。同一区域内不同的评估事项,可通过公开、公平方式委托一家综合性机构出具综合性报告,或由一家机构牵头开展联合评估工作。2 .科学确定控制指标.在区域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功能区划、产业准入要求,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标准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牛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土地产出等控制性指标体系,并实行动态谢整。工业园区管委会可参照控制性指标体系,根据产业准入、功能区划和相关区域评估要求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控制性指标体系,并按要求实行动态调整。3 .完善基础配套。严格执行净地出让规定,确保地块具备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须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产权清晰等基本条件。鼓励对标准厂房等具备条件的工业用地实行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供应.(二)按标出让。1 .拟定“标准地;出让方案。拟出让“标准地”由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自然资源部门拟定“标准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2 .发布“标准地”出让信息.拟出让“标准地”由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自然资源部门通过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标准地超市”模块,发布“标准地”出让信息,明确拟出让“标准地”的区域评估完成、建设条件落实、控制性指标等情况。3 .招拍挂。由自然资源部门通过中国土地网、市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发布''标准地”招拍挂出让公告,组织土地招拍挂。出让对象对本地和外埠、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4 .签订相关协议。企业竞得土地后,按规定程序及时间要求,与拟出让“标准地”工业园区管委会签订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贡任书瓦与自然资源部门卷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讥“标准地”投资履约责任书应我明“标准地”的控制性指标要求、指标更核办法、违约贵任等事项内容。(三)审批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组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在用地企业做出拈面承诺并完成公示后,审批部门可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推进“标准地”与代办制、承诺制等改革联动,推动忧感政策“不来即享”、开工前审批“最多胞一次”。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供应的“标准地”项目,审批部门根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直接作出决定,对特殊建设工程,实行消防设计审查制度。对于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节能环保等方面有特殊规定的项F1.,从其规定,“一事一议”。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建立“标准地”项目前期辅导服务机制,确保项目精准落地.(四)按标施建.项目开工后,用地企业应承担并落实工程主体奏任和质R'安全、进度管理,确保工程按照相关规定和既定计划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指导和监管,确保项目按照约定条件和建筑规范标准建设。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及时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延建申i也造成土地闱置的.按以闲置土地处理办法B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五)对标收收及用地评价。项目竣工后,企业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竣工验收,按规定委托联测联核,形成验收结果及相应的报告和材料,通过在线平台报请相关部门对标验收。由市住建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按照验收标准和“标准地”履约践诺情况,对项目规划、工程、消防、人防、档案、市政公用等进行协同联动、联合验收。通过联合52收的,出具联合验收意见书;未通过联合验收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货令其限期盛改,整改期最长不超过半年。通过联合验收并投产的工业“标准地”项目,应由工业园区管委会会同市工信局开展达产史核,市自然资源局应对照企业履约内容进行夏核。更核达标的,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出具合格文他项目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未达标的责令整改,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整改后仍未能达标的.联合验收不予通过。同时应按照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缴纳违约金及桎收差额.并取消各类相关政府性奖励政策的享受资格甲方和相关部门不得就同一违约事实重更主张违约金.对拒绝支付违约金的.作为信用不良信息上报省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四、监督管理C-)全过程监管。根据“谁主管、谁负货”的原则,工业园区管委会应建立覆盖“标准地”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熨核、股权变更等环节监测核查机制,实施全微盖、全过程的联动协同监管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相关部门重点监管企业是否严格按约定的标准、设计要求施工建设。在项目浚工投产后,按照“双愤机、公开”的要求,建立抽查和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排查并消除各种隐患。项目通过达产亚核、正常运营后,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市工信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按照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进行管理,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对未按承诺约定建设和未达到控制性指标要求的给予相应惩戒。(二)“技术+”监管。工业园区管委会建立“标准地”项口建设和信用档案,依托市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用监管。自然资源部门依托现有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质监督信息系统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填报模块,统笫做好全市“标准地”规划管理、信息发布、在线监测、统计调度等工作。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及时准确填报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相关信息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标准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园区管委会“,(三)靠实工作责任。各相关部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地”改革涉及本系统业务范围内的项目承诺事项管理实施办法,并督促抓好落实。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园区管委会要落实“标准地”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标准地”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标准地”改革的具体措施。市发屣改革委做好资金、能耗、市政配套等其他要素服务保障,确保“标准地”改革各项要求落实落细。(三)强化监督考核。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加强对“标准地”改革的日常监督指导,建立考核机制,定期通报“标准地”工作推进情况,对新批“标准地”供地情况进行考核,对推进成效显著的给予激励,对工作滞后的给予通报批评,神保改革顺利推进。(四)强化统筹协调。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对“标准地”企业承诺行为和履约情况进行征集、记录和评价,时信用主体实施有关奖励和惩戒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资任担当,切实抓好“标准地”工作推进和机制的落实,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询保“标准地”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实施。(五)注重宣传引导。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模式的政策措施、相关要求,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五要举措,凝聚各方共识,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监督相关工作的开展,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营造良好舆论狙用和社会环境。附件:1.市“标准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2 .工业园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控制性指标参照表3 .工业园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4 .工业园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监管贡任表附件1市“标准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组长:市政府副市长成员: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工信局同长市财政局局长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局长(兼)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市住建局同长市水务局局长中文旅局局长市林草局局长市统计局同长业园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同志共同藏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报经组长同意后,由成历单位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补,不另行文。附件2工业园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控制性指标参照表单位:万元/公顷代码行业名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枳容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土地产出13农副食品加工业21526212407540014食品制造业云1526i云40745(X)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526407525016烟草制品业222132124071500017纺织业N192820.940745(X)18纺织服装、服饰业>1928>1.124074800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526>1.14074100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掠、草制品业KW5Z0.9云40748(X)22造纸和纸制品业>152620.824075800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213>0.9二4074900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928云1.1240742(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