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操作规程.docx
小针刀治疗操作规程适应症;1 .因软组织损伤、炎症而引起的顽固性痛点。2 .滑膜炎3 .各种腱鞘炎、韧带炎引起的癌麻和功能障碍4 .行柱的某些病变5 .四肢关节的退行性损伤性病变6 .神经卡压综合征7 .缺血性骨坏死8 .某些有体表反应点的内脏疾患9 .骨干骨折的畸形愈合等禁忌症11 .发热全身感染2 .施术部位和四周有感染灶3 .严峻内脏疾病发作期4 .施术部位有难以避开的重要血管神经或内脏5 .出血倾向,凝血功能不全6 .定性定位诊断不明确7 .体质虚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慎用。操作方法:分两部程序,即针刀刺入和针刀运行。1 .针刀刺入:分四个步骤.定点:细致细致检查,精确找到病变的体表投影,痛性结节或条索,或感应很强的穴位,用龙胆紫标记.定向依据欲进针处的层次解剖确定进针刀的方向,原则是与深层血管,神经,肌纤维的走向平行。加压分别刺入2 .针刀运行:依据选用的不同效应,实行不同的运行方法。针刺效应的运行:按针灸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手术效应的运行:按手术的原则进行操作。局麻后进针刀刺到达病变层次。依据不同病变和部位采纳不同的手术方法:1)纵行剥离法2)横行剥离法3)切开剥离法4)硬结切碎法5)肌纤维切割法6)骨髓腔减压术7)铲削磨平法8)骨痂凿开法9)椎间孔扩大术10)椎间孔松解术ID脊神经后支松解术针刺手术综合效应的运行:有些病例可进行针刺F术的联合效应,要先按针刺效应的方法运行,再按手术效应的方法运行,依次不能颠倒。留意事项:1.必需明确诊断。3 .必需严格驾驭适应症、禁忌症。4 .必需具备娴熟的解剖学问。5 .必需严格无菌操作。6 .防止折针和弯针。7 .防止病人晕针。8 .防止术后重新粘连。9 .适当协作应用其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