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航空器通信接入要求.docx
ICS03.160CCSAOODB3205市地方标准DB3205TXXX-XXXX低空航空器通信接入要求CommunicationAccessRequirementsFor1.owA1.titudeAircraft(报批稿)2024-XX-XX实施2024-XX-XX发布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吉1范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谙和定义4通信设备5通信频率26交互协议37专用网络38安全附录A资料性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表参考文献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J1.作导则第I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S利的货任。本文件由江苏省苏州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提出、归口井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中逋服咨泡设计研究院行限公M、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苏州市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芳分公司、中电信无人科技(江疗)有限公司、芥州市质疑和标准化院、华为技术彳i明公司、中兴通讯股份彳i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顼锦飞、的若钧、盛康康、李世杰、王永祥、湛整、朱强、娄欢、馀怀祥、冯斯制、张冰.戴旭、傅程、陈国勤、王建春'李招、张洲、阴国华、罗丽姐.源英明、张景舒、T建欣、杨随、王嘉捷.王皆顺、肖江浩、陈美、王伦周文渊、毛扬、李占营、万一飞、秦钧.低空航空器通信接入要求1葩围本文件规定了低空航空器通信接入的通信设需、通信频率、通信办议、通信专网接入、安全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低空航空器接入苏州低空服芬监管平台或地面控制站的要求.2规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11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11期的引用文件,其嫉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撼改单适用于木文件。GB/T381522019无人与会航空系统术谙GB/T43570民用无人驾驶肮空器系统身份识别总体要求MH/T4052-2021通用航空飞行动态数据传输规范MH/T4053-2022民用无人与帔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数据接口规范YD/T35852019民用无人驾驶航空潜的通信应用场景与需求3术语和定义GB/T381522019.MI1.zT4053-2022,YD/T3585-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苏州低空潴务监告平台Suzhou1.owairspacea1.titudecomprehensivemanagementservicep1.atform负贲受理苏州市全城低空飞行及相关活动申请和空域使用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具饴低空飞行监视、地空通信、空域管理、航空情报和气取信息照芬能力,为低空飞行提供实时化、专业化、全过程保障服务,以下简称“监管平台”。低空航空器1.owa1.titudeaircraft在其高100O米以下空域飞行、用于各种民用或商用用途的飞行器,分为垂直起降航空器、立升机等有人驾驻的航空器(以下简称“有人驾驶航空器”)和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以下简称“无人驾驶航空器”)4通信设备基本要求4.1.1 低空肮空静应符合以下要求:配备通信模组,具备双向无城电通信能力;配备身份识别模组,具备身份识别能力:除微功率短距离无疑电发射设备外应依法取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4.1.2 使用卫星互联网设备,还应依法取得设备JS网许可,d7通信模组4.1.3 2.1通信模组成实收、可能和不间断传输伯息.422如果发生因不可抗力或客观通信条件导致的通信中断,应号存通信中断期间的数据,并在通信恢亚后补充报送数据。4 .2.3具备对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加密功能.4.3身份识别模组号份识别模组应符合CB/T43570规定的要求。5通信率5 '基本要求5.1.1 通信短率和射颊技术指标应遵守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5.1.2 低空航空器不应对其他合法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不应提出免受彳!害干扰的保妒要求。如产生有否干扰,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消除干扰后才能绯续使用。5.1.3 使用收费短段的,使用单位应向本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和无线电台执照,并按规定缴纳无税电炖率占用费.65遥控、遥测、信息功能频段5. 2.1直连通信顿率低空航空器通过直连通信方式进行遥控、遥测和信恩传怆的,应做到:无人驾驶航空器使用下列全部或部分频率:M38MHz-MMMHz、2100MHz-2476M1.1.z、5725MHZ-5829MH2:有人驾帙航空洪符合民航关于通信侦率使用的设定.5.2.2移动通信率5221无人鬻段砒空器通信系统无级电台使用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进行遥控、遥测、信息传输的,应依法使用允许在我国境内提供服务的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或专用于民用无人机的用户识别卡(S1M卡.5.22.2无人与轴斯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台射频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终端技术指标要求。注:已用:Y的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车见附泯A,52.3工星通信频率5.2.31低空航空器通信系统使用卫星通信系统频率进行遥控、遥测、信息传输的,应依法使用在我国允许提供服务的卫星固定业务动中通系统.卫星移动业务通信系统.5.2.3.2顼率使用范困、设备射频技术指标应符合建立史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R4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动中通地球站管理办法§£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地球站管理办法等规定.6交互协议A-监管平台交互协议6.1.1 无人列驶航空器与监管平台的交互协议应满足以下要求:采用HTTPS胁议;报文内容采用JSO格式:报文结构:报文头,报文体:请求报文头中的消息体签名应进行加密:JKi管平台向同一厂商生产的各型号民用无人机提供唯的SppId,appKey)对:需管平台对于同一请求的多次发送,应能终判别并恰当处理,6.1.2 有人驾驶肮空器与监管平台的交互协议应符合MIIA4052-2021中第6章的规定得6;地面控制站协议低空航空器与地面控制站的交互.协议由设齐生产商自行定义.7专用网络7 '低空航空器可依托运营商通信专用网络接入监管平台.7:接入使用运营商通信专用网络的低空航空器,应配置专用的用户识别卡(SIM卡),识别卡与在监管平台登记的唯一产品识别码绑定。8安全R'硬件安全8 .1.1低空航空器应具有咱-可识别的全局物理ID。8.1.2物理ID应存储在硬件安全隔离区域.若存储在其他非安全区域,应通过必要的加密手段(如使用安全芯片内的设备密钥或私有的身份认证算法),防止涉及终崩物理ID应用的各项功能被仿皆或被算改。«二固件安全8.2.1主控芯片上存储的固件应具有读保护功能,防止固件被非法读取和被逆向、篡改,8.2.2远程升级过程中应对固件来源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并对接收的固件迸行完蜒性校抬,fi?t办议安全8.3.1使用的通佶协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不使刖己被证实安全风险较面的安全协议.8.3.2对于定制开发的私有通信协议,立支持加密密钥的随机派生、动态更新和本庖安全存储,8.3.3具有热点功能的终端应配置登录认证功能。附录A(资料性)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表己部署的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表见表A.1,表A.1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表运酋商«!段网络制式移动&广电700M1.1.z(tk>nd28,1128)上行I703-733MHZ下行I758788WzIG/5G900MHz(BoN8)上行,型99。IMHZTUi931919MZIG1.80QVIIz(Ba!x1.3)上行:171O-1735MHzT1T三1.805-1830M1.k4G1.90Wz(Ba!xi39)1885-1.91M1.z4G20(MMIZ(BaDd34)2010-202M1.z3G/4G260(MHZ(Band4IHD2515-2675WZ4G/5GIWI0-5(M×IMIb:(n79)480(>796OwZSG电信&版通85dWh(Band5.BOO)上行:824-835NHZ下行:869-8802IG/5G!XXIMHz(Band8>上行t904-915»IZ下行,949-9mz4G/5GIWM)WIZ(BnRd3)上行t1735-1785MHZF行.1.30T8KH0teIG21.(IQWz(Bnrxi1.n)1.ff:1920-1965MHz下行:2110-2155MHz4G/5G3400-3600MHz(n77vn78)3IO(>况&MHz5G参考文献1建立卫星通俏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佰息产业都令第21号)2关于印发£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动中通他球站管理办法?的通知工信部无(2023)28号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擢地球站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恩产业部令笫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