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殡仪馆墓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一章总论I第一节项目概述I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III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III第五节技术经济指标IV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IV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IV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VI第三章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IX第一节需求分析IX第二节服务规模与标准X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XIII第一节项目选址XIII第二节项目区自然条件XIH第三节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XVII第四节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XX第五章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XXII第节设计依据和目标XXII第二节规划方案分析XXiv第三节建设方案XXIX第六章消防X1.iv第七章环保和劳动安全卫生X1.V第节环境保护X1.V第二节劳动安全卫生X1.VIi1.1.东XX市第.残仪馆萼百龄Eb第三节建议X1.V111第八章节能分析X1.IX第一节概述X1.IX第二节节能设计依据X1.IX第三节能耗分析1.第四节节能措施1.I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1.IV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1.IV第二节进度计划安排1.VI第十章招投标方案1.VIII第一节招标管理1.VIII第二节项目招标基本情况1.XI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XII第一节投资估算1.XII第二节资金筹措1.XVI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XVII第一节经济效益1.XVII第二节社会效益1.XIX第十三章结论1.XX附表:I-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表2-成本费用估算表3-销售收入和利润估算表4-现金流量表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山东XX市第二殡仪馆墓地(百龄园)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地点山东行XX市XX区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97245.6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墓地、建筑物、道路广场、景观小品及构筑物、景观绿化等工程。1、墓地本项目慕地占地面积41607平方米,根据坐落位置分为三个墓区,全部建设生态墓穴。第一墓区共4257个墓位,占地14609平方米,运营期内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建设:第二墓区共583个墓位,占地面积2()32平方米;第三墓区共7342个墓位,占地面积24966平方米。2、建筑物本项目建筑物总建筑面枳526平方米,其中管理服务用房280平方米,材料加工房96平方米,公共厕所62平方米,售货厅58平方米,门卫30平方米。3、道路广场(I)道路工程建设面积39269平方米,新建主干道3条,长2970米、宽4米;次干道宽2.5米的1()条、总长度912米,宽2米的7条、总长度1371米,宽I米的43条、总长度1967米:支路宽2米的116条、总长度579米,宽1米的502条、总长度19242米。(2)广场及其它场地面积20729平方米,其中广场花岗岩板铺装面积19692平方米,建筑物周边混凝土地而而积437平方米,停车场面积600平方米。4、景观小品和构筑物本项目景观小品和构筑物工程包括景观围墙3460米、驳岸石墙1110米、自然驳岸1240米、防腐木平台4214平方米、景观廊架19组、景观树穴【9个、景观桥1座、仿古门牌坊1座。展景观绿化本项目景观绿化面积88257平方米,绿地内栽植各类乔木、灌木,满铺草坪。6、其他配套工程本项目其他配套工程包括土方及土方造型、园区给排水和照明、红外线监控系统等。四、建设性质及建设期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期:1年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5330万元,其中工程我用4637.34万元,其他费用391.78万元,基本侦备费150.8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0万元。资金来源:市场化运作。六、项目建设单位山东XX市第二殡仪馆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山东省城建设计院资质等级:甲级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11820080040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二、民政部公墓管理暂行办法三、山东省殡葬管理规定(1992年)四、山东省公墓管理办法五、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FGJ124-1999);六、”项目选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券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八、其他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等资料;九、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二、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三、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四、规划设计方案五、消防六、环保和劳动安全P生七、节能分析八、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九、招投标方案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一、效益分析第五节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品注1整体慕区总规划面积平方米197245.61.1墓地面积平方米41607占总面积的21.09%1.2建筑物面枳平方米526占总面积的0.27%1.3道路面积平方米39269占总面积的19.91$1.4广场及其他路面面积平方米20729占总面积的10.51%1.5毋观绿化面积平方米88257占总面积的44.74%1.6景观小品及其他面积平方米6857.6占总面积的3.48%2项目总投资万元53302.1工程费用万元4628.96占总投资的86.85%2.2工程其他费用万元400.17占总投资的7.51%2.3基本预备将万元150.87占总投资的2.83%2.4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50.00占总投资的2.81%3投资回收期年4.7_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XXXX山东省地图(图2.1)XX区地图(图2.2)一、地域背景XX区因地处黄河入海口而得名。XX市XX区位于山东省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的前沿城市,是中国第二大汕田-胜利油田的主战场。XX海岸线长254.37公里,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如图2.1与图2.2。XX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东港高速、滨孤路、辛河路等干线公路横穿全境,与济青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渤海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利。基本气候特征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有时受台风袭击。境内气候差异不明显。二、文化背景XX区以独有的文化特色,来建设文化生态新城市。包括: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名人文化、湿地文化、移民文化等。XX区临河濒海,三面环水,东、北两面为大海环绕,南临黄河,因此自然资源丰富,例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产资源、淡水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由于XX区地处黄泛平原渤海之滨,所以当地水资源十分匮乏。山东省的传统节会多为各地庙会、山会发展而来,其规模、影响都比一般庙会、山会要大、要广。例如:孔子国际文化节、胡集书会、东岳庙会等。XX区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已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商业活动。同时也有部分农户大面积承包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成为农业生产大户,传统的生产习俗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XX境内一般是三日丧。殡丧期间,在院中扎画灵棚,灵前设供桌,上摆时鲜水果菜肴,燃香点烛,孝子孝女孝妇皆白衣白裤白鞋,男孝子帽子上缝向布,女孝子发束白布孝重成风。从坟幕挖好垒成至殡葬期间,夜间由外甥轮流守幕,并扎棚居住。祭祖旧时,每年清明节、农历六月初六、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十月初一、年除夕、先人忌日及婚后的第二天,都要上坟烧纸、祭拜、添新土、压坟纸。年除夕有的大家族请影、小家族请轴子,俗称“请老爷(资)老嬷(ma)”,即请逝去的先人齐来过年,初一傍晚送回,届时烧纸焚香,燃放鞭炮。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在农村请影、清轴子者渐少,按时上坟的习俗尚存。同时枳极推进葬式葬法改革,实行骨灰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节地葬法和骨灰撒散、海葬等丧葬新风。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加强公墓建设与管理,提供多元化的骨灰处理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起到引导殡葬消费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公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搞好公墓建设正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项目建设是支持和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国内园林公墓的兴起,推行殡葬改革,作为城市环境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墓园环境也将逐步成为城市园林景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生后花园”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公墓的需求将日益增长。2、项目建设是服从城市整体规划,特别是城市经营规模扩张战略发展的需要。XX市XX区基地区位优势日益突显,地域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城区居民人口逐年增加,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XX市殡仪馆现有的服务规模,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已不能满足全市殡葬需求。该项目通过规划设计,利用艺术手法和工程技术营造绿色空间,为进行瞻仰、凭吊的人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从而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不仅为推进全市丧葬改革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XX城市规模做大做强提供配套条件。3、项目建设是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营性公墓项目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一个部门,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狼仪馆在我国乂是殡葬改革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起到移风易俗,升华人们的思想的作用,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都要按着这个要求,使其达到应有的功能。4、推进和加快经营性公墓正规化建设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殡葬事业是独家经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局面必然会被平等竞争、共同拥有的市场所打破,要想占领和巩固这个市场就必须向人们提供满意的殡葬服务,而搞好经营性公墓的建设是做好服务的前提。加快经营性公墓的更新改造和正规化建设,是殡葬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是经营性公墓自我生存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所以,应争取时间加快经营性公墓的建设,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第三章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第一节需求分析经营性公墓服务对象在数量上的绝对增长性与相对稳定性是统一的。经营性公墓的服务对象是死亡人口,其绝对增长性体现在,根据我国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状况分析,21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老年人口和死亡人口将达到相对的高峰期。相对稳定性体现在,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人口的死亡数及其变化是有规可循的渐变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一特征为制定经营性公墓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内部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根据。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居民环保意识、文明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国家殡葬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营性公墓成为了唯一合法的专业治丧场所。根据XX公安户籍统计显示,2010年全区户数为76021户,人口为214668人,其中地方人口中2855人,油田人口1118中人。全区人口出生率7.08%,死亡率5.54%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4%。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现状火化量每年约1189具,平均每天3具。随着境内交通区位大幅改善,工业、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规划至中期(2020年)自然死亡人口年均增长率按5%o测算,即年火化量为1073具:远期(2021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