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SS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620201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修业年限学制:三年学历:专科四、职业面向与就业岗位所属专业切(代加所属专业类(代川对应行业代却主要职类别(代即主夫岗位集JN(*技术«M)3MHE书技1tAt任书秋医药卫生大类(62)护理类<6202)卫生(&4)内科护士(Z-OMW-OI)儿科护士(2-054)8-02).包检护士(2*QM)803)外科护士(2-054)8-04)社区罗士(2OM)8O5)妇产科护士(2050808)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成保健护士执业资格证f1.!康管理仲证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例和人文素养、较强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掌握在国、内外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具备现代护理理念和自我发展潜力,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侦实用型护理专门人才:既能在国内涉外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又能出国深造或就业.(二)培养规格1.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守法律、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贡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0(3)具有质限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仃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破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鲂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2.知识(1)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S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中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知识。(2)掌握学基础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护理学实践课基本技能(3)掌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结构与功能、药理学等课程内容中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了解医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4)举提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课程中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以及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以及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5)掌握英语-精读、英语-听力、6英语-口语等课程中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6)熟悉G社区护理学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R生事件应对知识。(7) r解中医护理3、精神护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中医、康复及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培养仪容仪表。3.能力(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4)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5)具有完整的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6)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7)具仃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六、课程设本专业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公共基地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共14门,合计62学分。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第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精读、口语、听力)、体育与劳动、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公共基础课程简介如F: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学期开设,共5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6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法律教育的主集道和堪本环节,是我国庙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施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思索中探求真理,在体陷和行动中感悟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目的在于培养悬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品镌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木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学期开设,共72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践8学时。课程H标: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二门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目的在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J'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0内容简介: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贵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一至四学期开设,共36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课程H标:本课程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Fi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索质要求起支掾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近要地位。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认其处考白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生涯规划指导人生发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内容简介: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实习再到就业的全过程,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知识的传授,乂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既强两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掌提相关的求职技巧,努力实现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的显著提高,做好向"职业人''转换的各种准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4 .形势与政策第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8学时,共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课程目标:本深程是商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选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白、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白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耍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耍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具有坚定的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5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第一至四学期开设,共36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大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成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内容简介: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理论和技法,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和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臼觉遵循创新创业规律,枳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6 .英语一精读第一至四学期开设,共288学时,其中理论272学时,实践16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进步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涉外护理工作,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内容荷介:根盖所要掌握的实用英语语言和应用能力,突出"实用为主''的原则。全面贯彻以应用为本,听、说、读、写、译多位一体的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加强基础语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用能力。7 .英语一口语第一至四学期开设,共144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36学时。课程目标:通过专业教学和形式多样的语言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话题用比较简单的英语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的目的。同时帮助学生r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的进行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内容简介:学习掌握仃关日常生活话题的英语表达和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掂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话题进行连贯的发言;掌握日常会话句型,以情景会话中的句型操练为基本内容,打卜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培养较好的英语语感。8 .英语一听力第至四学期开设,共144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36学时。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课外开展大量英语材料的自主听力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英语语言的系统性知识,培养他们准确感知英语语音和语调的能力,增强他们对英语口头交际的听力理解魄力。内容简介: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堆、发音消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间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酹。9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学期开设,共18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2学时。课程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困惑及问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然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开发个体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内容简介: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情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