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元素知识复习总结及习题答案讲解.docx
本周知识点元索周期表的结构2.3.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碱金属元素本周解题方法1.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 元索结构与性质随周期的变化4. 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2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类型IT元素周期表IC元素的性质和结构IT喊金屈元素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元素局需衰中涉及了*些如识*免?我的一起来9忆一下七!Jf2isr.a本率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卜.所示(卷质结构与性质H共价键)-KQZSS1.课前知识梳理梳理导引I.减金屈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个电子,都是活泼的金属;且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金属性逐渐。2 .碱金属单脑的物理性质:都有的金屉光泽,质.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都: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密度逐渐I特殊的P(K)VP(Na)。3 .卤素原子的最外乂都有个电子,易I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卤素具有较强的性。卤素按F2、CI2,Br2、12的顺序,与氢气反响的剧烈程度,生成的氮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F没有氧化物)。卤素间的置换反响:Q2、Br2、1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并由此预测F2的氧化性比CI2。答案:1.1增多增大增强2 .银白色软小低很强降低蝌大3 .7获得氧化逐渐减弱逐渐减弱逐渐减弱(gCI2>Br2>I2强问题探究1 .从周期衣的第1、17列元素分析来看,同一列(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之间有没仃递变规律?怎样递变?为什么有这种递变?提示:要学会透过外在现象抓内在联系,关键要清楚讨论原子结构需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看,一般包含:核外电子排布(重点是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等内容。关于原子半径的大小,那么是要找到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从以卜几方面分析:电子U数多少(乂多径大人核电荷数大小(核电荷数越大使半径越小)、电子数多少(核外电子数越多使半径越大)。并要从中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再来确定递变结果,即规律内容。第1、”列元素探究:同主族中,最外乂电子数相等,但也有递变方面.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展数越来越多,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原因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虽然核电荷数增大会使半径减小,但电子数的增多,特别是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半径增大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同主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电子层数越来越多,原子半径越来越大。2 .同主族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递变规律?这决定着元素的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和递变规律?提示:何强关键是抓住位构性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和元素的性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该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元素的性质,故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它的原子结构和有关性质。“同主族元素”这一位置关系,决定了这些元素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相同的,因此决定它们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都分别相同,它们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式般相似,结构相似,性膜也相似,但同主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外层对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因此,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知识点碱金属元素细品教材1 .结构和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I个电子,很容易失去。因此在化学反响中,碱金属都表现出强的红原性。故Na、K与02、H20反响时都很剧烈。反响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41.i+j=21.i2O2Na+O2=Na2O221.i+2H2O=21.iOH+H22NaI2H2O=ZNaOH4H22K+2H2O2KOH+H22 .结构和性项上的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离原子核越来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由于碱金属从1.i到Cs,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那么失电子能力从1.i到Cs逐渐增强,复原性逐渐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钾与氧气或水的反响比钠剧烈.碱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递变性41.i4O2国民21.iQ(缓慢反应);41.i+Oj电21.i。较剧烈燃烧)4Na%2重温=2Na?O(迅速反应);2Na+?温盘=Na2O2(螭烈燃烧)4K+O2望1.2K2O(迅速反应);K1.Q滥维K2(更剧烈燃烧)Rb或Cs+空气1区立即燃烧,生成更友杂的氧化物.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iNaKRbCs不如钠剧烈1.1.2O剧烈燃烧Na2O2剧烈燃烧生成比过氧化物更豆杂的氧化物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豆杂的氧化物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豆杂的氧化物与C2反应2R+C1.2=三J1.2RCI与H2O反应通式剧烈、生成电更剧烈、生成心轻微的爆炸生成H2遇水立即燃烧爆炸遇水立即燃烧煤炸2R+2H,O=2ROH÷H2t结论金属性增强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iNaKRCS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递核电荷数率渐增加落电子层数,渐增多忤原字半径$渐增天性质:原子核对最外同电子的引力减弱原子失电)的能力增强单质的,属性增强对应的最高价的化物的以化物碱性增强3 .物理性质色态:锂、钠、钾、锄是银白色的固体,艳是略带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碱金属硬度都很小,比拟软,可用小刀切割。熔、沸点:碱金属熔点都较低,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的熔、沸点依次降低。K、Na常温下为固态,而K、Na的合金常温下为液态,它是原子反响堆的导热剂.密度:从1.i到Cs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1.i.Na、K的密度比水小,Rb、CS的密度比水大。1.i的密度小于煤油,只能保存在固态石蜡中。Na、K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常保存在煤油中。导电性和导热性:碱金属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4 .比拟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I)根据金城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自左至右金屈性减弱,即失电子能力减弱,如:Zn>Cu,(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如:Na>Mg>1.Na<K.(3)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响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反响越易发牛的元素金属性越强。如钾与水比钠与水反响剧烈,那么K>Na(金属性)。(4)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判断。碱性越强,元索的金屈性越强。如:NaOH>Mg(OH)2>A1.(OH)3(W1),那么Na>Mg>AI(金属性典例精析【例I】以下对碱金属性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除饱外),密度都比拟小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牛.成的都是过辄化物C.碱金属单质与水剧烈反响生成碱和氢气D.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除艳外,碱金属单痂均为银白色金属,腹软,有延展性,密度较小,A正确:破金属单项在空气中燃烧时,活泼性不同,其产物亦不同,1.i生成IJ2O.Na生成Na2O2,K、RbsCS那么生成较更杂的氧化物,B错误:喊金属单质性质活泼,都能与水剧烈反晌生成碱和氢气,C正确: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D错。【答案】AC【例2】8.1g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与水充分反响后,蒸发反响后的溶液,得到12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的名称。【解析】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WR),假设8.1g全为金属,那么有关系式:RROHAr(R)Ar(R)+178.g12g提=专券解得.XRf3.若全为负化的,则有关系式:R2O-2ROH2A1(R)162.i(R)41781.12g2A1(R)162At(R)17|心"一i2g'解行4(R)Ta7.故R的相对原孑质量实际应在10.7到35.3之何,比范留只有纳.【答案】的变式探究(江苏东台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下学期期中考试,1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1.i是母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 Mg(OH)2碱性比Ca(0H)2强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I个。族,I个V1.族,共18级行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那么X在第三周期第HA族【解析】最活泼金属是Cs,所以A项错误:依据同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知Ca(OH)2碱性比Mg(OH)2强,故B项错误:C项正确:D项中假设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那么X在第四周期第I1.A族的Ca元素.【答案】C变式探究,有人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讷与水反响的实验并验证:钠的物理性J贞:钠与水反响的产物。细玻璃管大头针钠块二_滴有酚微-的水溶液操作步骤: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响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气体。同时观察大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请你答豆:(1)大头针上的钠块不宜过大,也不宜太小,为什么?(2)有同学建议直接在导管口来点燃验证产生的气体,这种建议合理吗?(3)写出钠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答案】(I)钠与水反响很剧烈且放热,钠块过大会若火产生危险。钠块过小,产生的气体量太小,不宜检验产生的气体。(2)不合理,易爆炸2Na+2H2O=2NaOH+H2KHQHZY课后强化作业1 .以卜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响中容易失去B都是强红原剂C,都能在02里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都能与水反响生成城【解析】41.i+2=21.i2(【答案】C【点拨】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和服质,在结构和性质上,既有相似性乂有差异性。2 .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碱金属具有强狂原性,它们的离子具有强软化性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若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解析】第原性强,即(原子)易失去电子,那么离子难得电子,即轨化性弱.【答案】B【点拨】注意物质的氧化性、发原性强弱的殷规律。3 .钾比水轻;钾的熔点低:钾与水反响时要放出热量:钾与水反响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酰试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的有()A.®B.(3)c.(M)D.【解析】钾、钠与水反响的现象相似,但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响更为剧烈。【答案】D4.(山东东营第一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3)以下表达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所数比Y原子的电子乂数多B.到达稳定结构时,X比Y得电子数多C. X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D. Y单质可以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其气态氯化物的稳定性、域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响等来判断,故C项正确。而原了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或得电子数的多少不能判断,故AC项错误.然而D项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答案】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