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EMC)全透视.docx
合同能源管理(EMC)全透视一、合同能源管理(EMC)概览(一)定义与核心概念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EnergyServiceCompany,ESCo)通过与用能单位(EnergyUser)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并为用能单位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节能目标的种商业模式。节能服务公司从用能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同时用能单位也能从节能与设备更新中获得利益。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根据国际通行的表述以及国家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20)的定义,合同能源管理是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简称EPCO然而由于最初引进该概念时使用了wEnergyManagementContracting,一词,又因为一些北欧国家将该术语称为"ContractEnergyManagement”,将其翻译为“合同能源管理”。鉴于此,同时为了与建筑工程行业中更加通行的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Construction,EPO概念相区分,本文选择使用EMC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概念的表述。(二)EMC的特点EMC项目与传统商业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节能)设备的更新让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商分享节能收益,且用能单位通常不需要对节能设备的更新付出额外的成本。这也就是EvC项目“用能单位零投资、零风险”的特点。EMC项目经济收益分享示意图90O7O:,I-节能改热安装前11M1.务期询收“分,节能IR务绪象后ftjSM用能位书健鳗济一节公司11”.很多情况下,EVC项目中的用能单位客户不承担前期费用,而是由节能服务公司(ESCo)负担包括节能设备、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成本,之后通过实现客户节能目标,来分取节能收益来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因此,这些EMC项目大多会以EMC+O的方式运营,即ESCo为用能单位客户提供能源分析、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施工、管理、后期监测服务。对于节能改造项目的种类,根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主要有外围护结构改造、采暖通风空调改造、生活热水系统改造、供配电及照明系统改造、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代表的工商业储能改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除了节能的经济收益外,EMC项目落地后的环境收益和社会效益也不可小觑。(三)近年部分相关政策地域范围规范名称全国6“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国管节能(2021)195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杳办法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3(发改环资规(2021)655号)节能减持补助资金管理哲行办法6关于金歌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银发(2023)97号)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3(国办函(2024)20号)重庆G重庆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渝府发(2022)39号)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B(银发(2022)180号)武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3(渝府办发(2023)13号)G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渝经信发(2023)4号)6丞庆市材料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3(渝经信规范(2024)】0号)二EMC的交易模式(一)参与主体与角色定位1.用能单位用能单位是EMC项目的甲方,负贲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节能改造需求,并配合EMC项目的实施与验收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能单位的性质类别其对于EMC项目有重大影响。若该单位为国家财政拨款,实行预算制度,那么在资金的支配方面灵活度就较低,但其支付风险较小,并且有更强烈动机完成节能指标,节能的经济动机相对较弱。若该单位为社会资本,参与EMC项目的经济动机则是重点。2 .节能服务公司(ESCO)ESC。是EMC项目的乙方,在交易中通常处于弱势地位,会负担节能设备改造的资金成本:同时,ESCO还负责EvC项目节能改造实施的方案与实施,是EMC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主要风险承担方。对于用能单位客户来说,ESCo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为用能单位客户提供各种资源集成的能源设备改造及运行服务,实现特定的节能目标。因此,ESCo是为用能单位客户提供了EMC项目的“一站式资源整合平台”,以自身的名义和专业优势为用能单位客户对接金融、工程、运营、设备制造企业。3 .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由于EMC项目的复杂性,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保险)、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保理公司(商业保理)、工程公司(施工)、设备供应商(买卖/租赁)、设计公司(设计)、能源审计公司(能源审计)等第三方公司都可能成为EvC项目的合同主体。由于EVC项目通常具有初期投资大、项目周期长的特点,融资问题通常都是EMC项目的核心位置,因而金融机构的地位在涉EMC项目的第三方机构中尤为突出。4 .政府政府在EMC项目,特别是公共机构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可以分为政策性推动和项目实施协调。政策性推动较为宏观,包括项目推广型政策、操作指引型政策以及资金补贴型政策:实施协调较为微观,主要包括项目全过程中的资源协调、同步监管以及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二)传统业务模式与创新1.三类标准业务模式这三种业务模式脱胎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20),是EMC项目的标准业务模式。(1)节能收益分享型(SharedSavings)在这种模式卜.,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和风险由ESCo承担。项目施工完毕后的合同期内,由ESCo与用能单位客户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合同期结束后,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用能单位客户。这种模式时用能单位客户诚信要求较高,是目前最普遍的业务模式。交易示意图如F:分享节能收益(2)节能量保证型(GuaranteedSavings)在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20)中,节能量保证型与节能收益分享型类似,ESCo承担几乎全部投入和风险,且向用能单位客户承诺一定的节能量。若节能量未达到承诺值,ESeo需负担差额:若超出承诺值,节能效益由双方分享,直至ESCo收回全部投资或合同期限届满。之后,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用能单位客户。该业务模式与节能收益分享型相似:分享节隹收益(3)能源费用托管型(ChaUffage)在这种模式下,ESC。负贡改造并管理用能单位客户的耗能设备。合同期限内,用能单位客户按照双方约定的能源使用班用和能源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费用支付托管费用并使用能源。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移交给用能单位客户。山东某钢铁集团EMC项目便采用的该种模式。这种模式更适用于诚信度较低、缺乏节能意识的企业。EMC项目建运“W设营,.工交A1.托管费用/_设备商一ESCoI一用能单位节能保力,'2.更适合中小型ESCO的交易模式以上三种标准业务模式的核心问题在于虽然为EMC项目的服务模式定下了标准样本,但是并未解决多数ESC。面临的核心问题:融资难。因为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ESCo在与用能单位客户谈判时通常会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成功获得EMC项目往往会承担融资的责任:而ESCO相比用能单位客户而言规模往往较小,融资的渠道、方式更为受限。很多时候,由用能单位客户进行融资效果更好,因此基于上述第2种节能量保证型模式发展出了由用能单位负担融资/出资责任的EMC项目模式。示意图如下:但是并非所有的用能单位客户都愿意承担设备的资金成本,而中小型的ESCo往往无力独自面对EMC项目的高投资与长账期,因此第三方融资机构在多数EMC项目中会发挥巨大作用。常见的方式有融资租赁、银行贷款等等。一种基础的有融资租赁机构参与的EMC项目示意图如下: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模式,解决融资问题的方式可能是融资租赁,也可能是借贷、担保、保理等:且就融资租赁而言,实践中根据具体项目实际情况不同,已经出现了ESC。将节能设备转让给融资租赁公司,用能单位向融资租赁公司而不是ESCO分享节能收益的做法。如果考虑到其它参与到EMC项目中的第三方机构,一个可参考的三关健业务协议(一)合作框架协议此处所说的合作框架协议是正式协议的一部分,属本约合同,并非磋商性文件或预约合同。框架协议在EMC项目中十分重要。因EMC项目的长期和多主体的特征,实际的合作内容会随着项目进度的推进逐步趋向个性化,作为正式协议的补充,具有相当弹性的框架协议更能实现合同当事方的利益。此时的框架协议可以起到类似关系契约的作用,针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规则的不完备和可能的当事方道德风险,通过关系型规则、未来合作的预期以及维护商誉的动机,激励当事方达成共撤。(二)EMC项目能源管理协议能源管理协议是EMC项目交易的核心。该协议的模式会因为选择的交易模式不同有所区别,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能源管理协议的常规内容:用能单位客户和ESCo约定由ESCo为用能单位提供能源管理服务,用能单位客户和ESCo通过所提供的节能服务获取相应效益。用能单位客户的义务一般是支付款项以及提供必要的配合,ESCo的义务则是FI行或聘请第三方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建设、运维。(三)设备销售租赁协议与技术服务协议设备销传租赁协议与技术服务协议是面向设备商的协议。根据具体EMC项目的出资方、交易模式以及节能设备复杂程度不同,需要用能单位合伙或者ESCo与设备商签订设备销售租赁协议与技术服务协议。(四)融资协议根据融资主体与融资方式的不同,融资协议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理、借贷、担保、融资租赁等等。鉴于金融司法与监管的治理协同,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的穿透式监管方式,对EMC项目融资需审慎识别风险、合理安排权益、提前预期结果。四EMC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透视上面的内容是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分析EMC项目,视角比较宏观,在可操作性方面较为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透视EMC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为了方便讨论,下面仅以基础的节能收益分享型交易模式为例:项目阶段涉及主体风险类型阶段事项筹备阶段ESCo市场M1.险可行性分实施阶段用能单位政府部门技术风险政策风险成本风险谈判风险析方案设计与反馈确定方案合同洽谈ESCo用能单位融资机构设备商工程公司融资方式和渠道风降经济风险施工风险项目融资工程施工安装调试工程验收ESCo节能效益实现风险设备运维用能单位能源价格风险能耗监测能源审计风险人员培训辽£BPJrc经营风险制度对接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收益分享ESCo违约风险设备移交完成阶段用能单位技术升级风险费用清偿技术升级(一)筹备阶段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强调用能单位客户是否有采购节能服务的动机,以及其它相关者(比如政府机关、融资单位、设备商、工程公司等)是否有参与EvC项目的动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能单位的意愿,其包括节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动机和完成节能指标的动机,具体取决于用能单位的自身属性与需求.并且,EVC项目的用能类型(民用/商用)和主要用能时段也很大影响到用能单位客户的意愿。举例来说,主要在尖峰和高峰时期用工业用电的用能单位客户就更有经济效益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