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docx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市场营销(730602).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学房层次:中职。三、入学基本要求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四、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实行学分制的,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准,可实行弹性学制)。五、职业面向面向市场营销专业人员、营销员、商品营业员、捕商、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销售业务代表、虫番销售员、销售行政专员、市场推广专员、客户服务专员等岗位(群)。如表1所示。表1市场营销专业与行业职业岗位对应表所M专业大类(代码)财经商贸大类(73)所属专业类(代码)Hn管理类(7306)对应行业(代码)批发业(F5I)、等忻业(F32)、商务服务业(1.72).M选业(C)主要职业类别(代码)市场1ifi专业人员(2-06-07-02),科播员<4-01-02-01),商品首业员(4-01-02-03>.WR<4-01-02-05人互联网力俏师(4皿2)主要岗位mf)或技术领域举例箫侪业务代混、a播箫饼员、皓的行政专员.市场推广专员、在户服务专员等职业类证书举例数字外销技术应用肌业技俭等找W竹、新媒体升销职业技能等级还乐网百运背推广职业技健等出证任、时叫中心客户服务与好理职业技能等级证.机跨境电iRB2B数械运昔职业技健等级证行.联网斡销仲职业资格让书六、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犊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科技术技能,面向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营销员、商品营业员、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段上段下商品销售、市场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客户服务与管理.数字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素质、知识、能力,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学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产业文化,遵守职业道律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贡任感和担当精神;(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具名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5)掌握商品学、商务礼仪、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整理统计等技术技能,具有市场信息收集能力;< 7)率握线上线下客户寻找、客户拜访.商品介绍、合同答订等技术技能,具有销售业务洽谈能力:< 8)掌握具有产品选品.宜播销售、短视频制作推广、社交营销.App首销、小程序营辅技术技能,具有数字营销能力;(9)掌握客户资料管理、客户关怀、客户投诉处理、智能客服语言标注等技术技能,具有客户关系维护能力;(10)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产业数字化发展寄求的基本数字技能:<11)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13)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14)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可以从培养体系庾量、公共基础能力培养质量、专业能力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认可度四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屈量进行评价,具体评价细则如表2所示。表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指标二皴指标权t主要观测点权t等效标准ABC培养符合全日制高职专科招生条符合全日制高职专科招生条件,招生符合全日制高职专科招生条体系质量有Tr目标2招生条件0.5件,招生分数高于专科录取分数线100分数高干专科录取分数段50分及以上.件,招生分数为专科录取分数线。分及以上。培养规格0.5能够主动按照新专标及专业简介制定的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规划;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准确,调研充分,切实可行.根据新专标及专业简介的人才培养目标,初步拟订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培养自标基本明嘛。培养目标与新专标及专业简介不太相符。人才培养方案0.5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执行情有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能够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未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或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沿用不适合新时代人才需求。况较好。专业结构与布局0.5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趋于合理,专业优势比较明显,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框架基本形成.专业设置比较合理。没有专业群,仅为单独一个专业。培养过程3教学方法0.3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训、项目实训、惆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但是实训、实践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实训教学环节O培养理念0.2技能导向、就业导向、终身学习导向、理论实践融合款育导向、创新创业能力技能导向、就业导向、终身学习导向、理论实践融合教窗导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导向。未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导向和终身学习导向。培养导向。有科学的课程熊设规划,与专业建设规划相有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与专业运设有科学的课程速设规划,与专业建设规划相一致,但并未取得相应成果课程建设0.5一致,过程管理严格,建设成果丰硕,有至少一门国家级精品课。规划相一致.过程管理严格,没有国家级精品课但有省级或市级精品课。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0.5注意内容更新,注更能力培养,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实习和实训的时间有保证、措施得万;基本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实训课程开始率超过50%,效果较好。实践教学内容不足总学时的50%o与项目实训、饰位实习和创新活动,效果好。考核方式0.3考核方式多样,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有多样化考核方式,但是执行度不高。仅通过结果考核。教学过程管理制度0.2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备,执行产格,效果显著。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运行情兄良好。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教材速谈0.5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自编出版教材具有一定数量,且教材被选入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自编出版教材具有一定数量。没有学校自编出版散材。十四五规划教材及优质教机毕业率0.5毕业率超过99%»毕业率超过95%,但不足99%°毕业率不足95%。教学经费0.5专业有专项科研经费预算,且相对充足。专业有专项科研经费预算,且不太充是“没有专项科研经费预算或者专项科研经费加算执行不到住。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V1.二比专任教师与专任教师培养环境571b;中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学生比例10:学生比为18-22;毕业设计指导教与学生比大于22:毕业设计师与学生比指导教呼师生比例1例为14-18辅导员与学生与学生比例为大于与学生比例W100,满足人才培养病要.比例为130-150,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18辅导员与学生比例大于150。师资队伍结1年龄、学年龄、学历、年老教师构历.职称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较多,或学历、职称较低。仲资队伍教学水平1教学水平心科研能力强,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O教学水平较高,有一定的教学成果奖项,能保证数学质量。教学水平相对薄疆,未获得过教学成果奖项。教师风范1重视师律师风英设,教师能够严格思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学生评价高。遵守教学纪律,基本上没有迟到、早退、调比较重视师德师风速设,教师履行岗位责任,学生反映良好。部分老肝少次出现迟到、单退、调课、代课现象,名课.辅导与作业批改稍有不足;不大注意考核学生出勤。早退、调果、代课现象产重,备课、辅导与作业批改相对敷衍。部完成客户服务年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调住务.并提交实调报告。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训任务,并提交实训报告。完成客户服务综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训任务,并提交实调报告.新媒体营销琮合实训2超it99%的学生在实习实训周能够全部完成新媒体营销除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训任务,并提交实训报,超过80%的学生在实习实训周能够全知完成新媒体营销格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训任务.并提交实训报告。不足80%的学生在实习实训周能够全演完成新媒体首销琮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训任务,并提交实训报告。市场营销综合实训2超过100¼的学生在实习实训周能静全部完成市场营销琮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调任务,并提交实调报告。超过80%的学生在实习实训周能够全今完成市场营靖综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训任务,并提交实训报告。不足80%的学生在实习实调周能够全都完成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的所有实训任务,并提交实训报告.保合5技能大赛2参与各有一定数量职业证能力水平级各类克赛获奖数量多、级别高.的竞赛获奖。书.等级考试通过率较低;没有竞赛获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职业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高。职业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在60¼-80%职业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低于60%o校园文化活动1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人文和工程素质,多数学生积疗参与.气氛活跃,效果好。学生愿意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有一定的参加人数,活动效果较好。极少有校园文化活动,且学生参与度不高。素养水平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所有学生均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了解和认同,缺乏爱国情怀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