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故伤害机械伤害应急处置.docx
典型事故伤害机械伤害应急处置1事故特征1.1 危险性分析维修班在维修过程中,所涉及机械有切割机、台式钻床、砂轮机、卷筒机、套丝机、反应釜的搅拌杆、电机等。机械加工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宜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卷入、剪、绞、碾、割、刺等伤害。由于运动部件安全防护罩损毁失效:员工违章擦洗转动的设备;女员工的长头发没盘在工作帽内;检修时员工违章或误起动设备等原因都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砂轮机的砂轮直径已小于宜径的1/3时还维续使用,存在砂轮破裂,碎块K出伤人的危险。设备未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检修和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排除故障,导致带病运行,存在发生突发事故伤人的危险:使用机械设备无操作规程或员工未经培训就上岗,都可能发生机械伤害。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发生机械伤害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合成、干燥、采油、钻井及其他使用设备设施的场所。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机械伤害出现的预兆:(1)设备设施转动部位防护罩失效,或检修后未能及时安装:(2)检修、清洗设备时,无切断电源及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3)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带病、酒后作业:(4)作业安全距离不足;(5)机械设备带病运行:(6)员工无穿戴好劳护用品。2应急处理2.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2.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2.3 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中现场的人力、物力和设备,将受伤者抬出并立即抢救。(1)轻伤事故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维修班长、调度室并逐级报告。2)对伤者同时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3)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则作进一步检查。(2)发生重伤事故I)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及时向维修班长、调度室汇报,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2)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固定等临时措施,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3)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4)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5)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行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6)发现行推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音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行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7)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8)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9)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住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10)封闭现场,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进入:11)现场处置的同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2.4 逐级上报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要立即向直接领导和调度室报告事故情况,并按领导或调度室的指示和要求落实下一步工作3.培训及演练3.1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相关知识和机械伤害应急救援常识的学习;3.2 每次维修作业,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或上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