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第2章:计算机系统.docx

    • 资源ID:1743494       资源大小:76.3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第2章:计算机系统.docx

    信息技术.笫二章计算机系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阶段、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因特网基础与网络安全。(二)技能目标1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6个发展阶段。2 .掌握计算机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方法。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慨念,如: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调制与解调、带宽与传输速率。4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6种拓扑结构。5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6 .掌握网络协议,如:网际协议(1P)、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o7 .掌握IP地址的表示、分类,以及1.些特殊的IP地址。8 .熟悉网络安全的定义、特点,以及网络病毒的防治。(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发展概述:操作系统的摄念、发展2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文件文件夹的定义、命名和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和回收站的设置。3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的定义、数得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网络的分类。4 .网络协议:网际协议(IP)、传输控制矫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5 .IP地址:IP地址的表示、分类,以及一些特殊的IP地址等。6 .网络信息安全就述:网络安全的定义、特点,病毒与木马,网络安全防治。三、重点难点1.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定义、数据逋信、网络协议。7 .难点:网络的拓扑结构、IP地址的表示。四、教法学法1.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学习法。笫一节操作系统的发展概述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介于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1.组系统软件,它直接运行在裸机上,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第一次扩充。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来管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2操作系统的发展随着计算机不断的普及和发展,操作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如今已成为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软件。操作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六个阶段。2.1 笫一阶段:人工操作方式(20世纪40年代)(1)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采用单一控制终谓、单一操作员模式。机器的整个执行过程完全由人来掌控。(2)特点:用户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用户独占整个计算机,CPI;等待手工操作,CPU和资源的利用率低。2.2 笫二阶段: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20世纪50年代)(1)批处理操作系统:指在没有图形界面.用户交互性较弱的计算环境下工作的操作系统。(2)由IBM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开发,早期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机上,具有简单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完成大量重复性任务.2.3 笫三阶段: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1)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内存中只能存放一道作业。(2)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将多个程序同时加载到计算机内存中.并且交替运行。(3)特点:实现多个程序之间的切摸。2.4笫四阶段:分时操作系统(D分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以将计算机的时间分配给多个用户使用,每个用户能钥独立地使用计算资源,但是每个用户的实际使用时间都是交替进行的。(2)适用环境:多用户、多任务同时运行。(3)典型的例子:Unix.1.inUX操作系统。(4)特点:允许多用户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每个程序都独立运行互不干涉。2.5笫五阶段:实时操作系统(20世纪70年代)(1)实时操作系统: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做出及叶响应的操作系统。(2)特点:及时响应,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计算任务。(3)应用镇域: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4)典型的例子:Windows2000.WindowsXP.2.6笫六阶段:现代操作系统(20世纪80年代至今)(1)网络操作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操作系统,具有网络管理、通讯、资源共享等功能。目标是突破地理限制,远程使用计算机资源,实现通信与资源共享。(2)典型的例子:Windows7»笫二节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1文件、文件夹的定义、命名和基本操作1.1 文件(1)定义: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计算机中的任何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如硬盘、光盘、U盍等)上。(2)组成:文件由文件名和图标两部分组成。(3)文件或文件夹的命名规则。(4)常用文件的扩展名及其类型1.2 文件夹(1)定义:文件夹是存放文件的场所。在文件夹中包含的文件夹通常称为“子文件夹(2)文件夹名的命名规则和文件相同,只是文件夹没有扩展名。1.3 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操作演示:文件、文件夹的创足、重命名、打开、复制、粘贴、剪切和搜索等操作。2资源管理掾春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资源管理工具,用户可以使用它查看计算机中的所有资源,特别是它提供的树型文件系统结构,能够让使用者更清楚、更直观地认识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2.1 资源管理号的打开方式。两种常用的打开方式。第一种是双击计算机图标打开资源管理器.第二种是用快捷键Windows+e快捷键。2.2 资源管理器的组成。资源管理器主要包括4个部分:地址栏、搜索栏、导航窗格和详细信息栏。(1)地址栏:将不同层级路径由不同按钮分割,用户通过单击按钮即可实现目录跳转。(2)搜索栏设置在窗口顶部,方便用户使用。(3)导航宙格:提供了“收藏夹”、“库”、“计算机”和“网络”等链接按钮,用户可以使用这些链接快速跳转到目的节点。(4)在详细信息栏中,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文件信息,用户也可以直接在“详细信息栏”中修改文件属性并添加标记。3回收站3.1 定义回收站是用来存放硬世上板捌除的文件和文件夹的地方。3.2 回收站的基本操作(1)永久删除文件:若要永久地删除文件,使用Shift和de1.ete钝来进行彻底删除。(2)还原文件:如果想恢复或者还原被误删的文件,可以双击打开“回收站”图标,打开“回收站'窗口,右击需要还原的文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还原”命令即可.(3)清空回收站:为了程放磁盘空间,可以将“回收站”中的文件彻底删除。(4)设置回收站属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每一个驱动器回收站的大小。笫三节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即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数据通信定义: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数相通信是指在两个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传输数据。2.1 信道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或渠道,作用是把携带有信息的信号从它的输入端传递到输出谓。信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常见的有线信道包括双鼓鼓、同轴电缆、光缆等。无线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超短波、人造卫星中维等。2.2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计算机产生的电信号用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和1。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2.3 调制与解调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将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2.4 带宽与传输速率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用Hz、KHz、MHZ或GHZ作为单位。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单位为:bps(比特/秒八KbPs、Mbps、Gbps与TbPSo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是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将构成网络的节点和连接节点的线珞抽象成点和线,用几何关系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和网状拓扑等。(D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端用户都连接在同一传输介质(总或)上,利用该公共传输介质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优劣:结构简单、线落短、速率慢。(2)星型柘扑结构:在网络中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结点之问的通信都要经过中心结点。优劣:组网容易、中心节点负荷重。(31环型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将所有端用户连成环形。优劣:组网容易、但数据传输是单向的.(4树型拓扑结构:从星形拓扑或总鼓拓扑结构演变而来的,形状像一檬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分支,树形拓扑结构在中小型局域网中应用较多。优劣:易扩展、延伸,但时顶端节点依敕性太大。(5)网状拓扑结构:节点之同任意连接。优劣:可靠性高,但成本高,需要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而根据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和规模分类是我们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这种分类标准,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种: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1)局域网:1.般位于一个建筑物或1.个单位内,它的特点是:连接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快,可靠性高。(2)城域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传输距离通常为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覆盖范围通常是一座城市。(3)广域网(WAN):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甚至全球,可以把众多的1.AN连接起来,具有规模大、传输延迟大的特点,般广为人知的W,就是Internete笫四节网络协议1网际协议(IP)网际例议IP是一个网络层协议,它包含寻址信息和控制信息,可使数据包在网络中路由。IP协议是tcp/ip协议菠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提供一种不可靠、无莅接的数据报传输服务,与TCP协议结合组成整个因特网博议的核心协议。IP协议定义了一个在In1.erneI上传输的基本数据单元,称为IP数据报(IPDatagram),其格式如图所示。IP数据报包含报头和数得两个卷分,数据是高层传输的数据,而报头是为了正确传输数据而增加的控制信息。图IP数据报的格式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在TCP/IP协议族中.有两个传输层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1.DP)o其中,TCP是面向连接的、提供可靠服务的协议:UDP则是无连接的,它提供高效但低可靠性的服务。1.iDP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发送端的UDP对应用程序传下来的报文,只在其首部仅仅加入了复用和数据校脸字段后就交付IP层。也就是说,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IJDP就一次照样发送一个报文。向用XJK文应用NIuDP苒就八1.川尸敢窃报的效惬却为I地“以IIPG部IiPd<iM的收条.分IIPMS发送电的UDP传输过程UDP提供应用进程之间传送数据的基本机制,它使用网络层协议所提供的功能,向应用层提供服务,为网络层以上和应用层以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UDP数据报有数据字段和首部字段两个字段。首部字段只有8个字节,由4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长度都是两个字节,如图所示。OIS1631MiMD号(QJii)16<U的国"号'16付IDPKrt16位UDP枚黄脚(Dnt),f改一7底f图UDP数据报格式当传输层从IP层收到UDP数据报后,根据首部中的目的埔口将其交付给相应的应用程序。如果接收方UDP发现没有与收到的报文中的目的裁D号匹配的端口,则丢弃该报文,并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发送端:如果匹配端口号已满,也丢弃该报文,但不回送差错报文,只能等待超时重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第2章:计算机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