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场所各类标识标牌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资源ID:1737688
资源大小:61.46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动车充电场所各类标识标牌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电动车充电场所各类标识标牌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招标编号:.投标方报告说明声明:本文内容信只来源于公开集道,对文中内容的掂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察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第一章质量保证措施51.1. 主要管理措施51.1.1. 组织措施51.1.2. 进度保障措施51.2. 质量管理71.2.1. 技术管理措施81.2.2. 安全保证措施81.2.3. 个人防护措施91.2.4. 安全用电措施1()1.2.5. 消防管理措施111.2.6. 环保管理措施121.3. 安全保障141.3.1. 紧急事件类别141.3.2. 应急预案制订141.33应急响应171.4. 质量管理体系261.4.1. 目标管理321.4.2. 顾客需求361.4.3. 采购控制391.4.4.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431.4.5. 数据分析46第一章质量保证措施1.1. 主要管理措施1.1.1. 组织措施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保证体系,明确职责与分工。制定分级控制保证计划:根据总控计划编制月控制计划,根据月控制计划编制周计划,实行日保周、周保月、月保总控计划的管理方式。各级生产计划的落实方式:根据进度计划、工程量和流水段划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投入生产设备,保证按照进度计划的要求完成任务。缩短工期的技术措施:加强操作人员对质量意识的培养,提高施工质量和一次成活率。达到质量标准的一次成活率提高了,也就加快了施工速度,从而可以保证施工进度。组织与协调的方式:加强例会制度,解决矛盾、协调关系,保证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1.1.2. 进度保障措施工程进度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进度管控和保证是整个工程的重点,总体进度和各节点的里程碑都要得到很好的控制,进度的控制就是要使关键线路工作确保实现。施工进度调度:调度工作主要对进度控制起协调作用。协调配合关系,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克服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兼顾各方利益,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施工进度的检查: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执行是融汇在一起的。计划检查是计划执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施工进度调整和分析的依据,是进度计划控制的关键步骤。1.2.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程序:为了保证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我公司将从项目上技术、人员、材料、工艺、机具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要求,从而确实保证工程质量。过程质量管理程序:质量管理属于过程中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公司无时无刻不在重视质量问题,并制定了一套合理且有效的过程质量管理程序。监督分包商达到质量要求为更好对各分包实施管理和提供配合服务,总包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针对各专业工程特点拟定了管理与服务承诺,特别是针对工程质量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分包的积极性,在质量目标上与总承包保持一致,并在总承包的领导上,完成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对业主的承诺。质量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参与本工程的所有人员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意识到身上的质量责任,项目部将开展质量教育活动。质量检杳制度:建立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质量讲评制度。样板先行制度,由项目经理部的责任工程师,根据专项方案、措施交底及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组织作业队伍进行样板分项(工序样板、分项工程样板、样板墙、样板间、样板段等)施工,样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专项工程的管理者代表负责合格供方的审批。总经理负责审批采购计划。4.程序4. 1采购物资分类综合办公室根据采购产品对我公司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两类:关键类:材料。一般类:指办公用品。4.2供方的评价和选择评价和选择准则产品的供应商应是经工商部11注册的合法供应商。产品的供应商应具备满足符合标准要求产品所必需的资源。合格供方的准则:组织机构基本完善、有一定的体系化管理模式、信守合同、价格合理、能按时提供产品、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规定要求、服务满意、环保和职业安全情况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等。4.3评价和选择的方法及程序综合办公室采购人员根据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经营需要,通过收集供方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及样品资料和相关检测报告等与质照采购物资技术要求,在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供方进行采购。批量采购产品时,应与供方签订书面采购协议或采购合同,明确采购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技术标准、验收准则、违约责任、供货日期等0综合办公室根据需要将相应的技术要求作为合同附件提供给供方。采购前采购员应核实提供的技术要求是否为有效版本。当在合格供方处采购不到所需产品时,可在市场上寻找新的供方,此时要依据供方评价程序对其进行评价,合格后方可实施采购。4.5采购产品的验证4. 5.1采购产品的验证程序采购产品进公司后,采购人员要将采购产品清单及有关合格证明文件交验证人员进行验证。4.5. 2采购的产品的验证方式:检验员根据采购产品要求,对其名称、型号、规格、供应商、以及数量、外观、合格证明文件进行常规项目验证,或进行必要的检验、试验,并保留相应的记录(在装箱单/送货单上签字确认)和相关检验、试验记录。验证人员在收货验证的过程中,遇到验证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拒绝在装箱单或送货单上签字,并通知综合办公获取公司适用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评价环境与安全绩效和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适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适用性评价和更新控制。3 .职责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制订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并负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文本的获取、汇总、保存和管理。管理者代表审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公司总经理批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传达和培训。4 .控制要求和方法4.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收集范围与本公司相关的国家及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省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标准。市级政府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标准。行法律法规的更新与适用性评价。综合办公室组织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每年进行一次集中查询和更新。4.6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记录保管综合办公室保存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综合办公室保存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本。4.7法律法规的传达、学习综合办公室负责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的学习列入公司年度培训计戈并组织培训学习,传达给全体员工。可以对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有针对性的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各部门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1.4. 5.数据分析1 .目的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分析。3 .职责综合办公室为数据分析的归口单位,负责统筹指导相关部门统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并做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4 .程序数据是指能够客观的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数据分析的对象是:供方产品的合格情况、供货的按时情况、产品的交付能力、不合格情况、顾客及相关方反馈信息、售后服务情况、顾客的满意程度、设备完好情况、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等。5 .3数据分析的方法及常用的工具分类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用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如对收集到的不合格或质量损失数据按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找出不合格或质量损失发生最多的类别,从而指出改进的机会和方向。分类分析法的常用工具是排列图和统计表。责任分析法。它是分类分析法的一种,是按质量责任进行分类,从而找到发生不合格最多、质量损失最大的部门或责任者,为改进找到机会。责任分析法常用的工具也是排列图。对比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质量特性、经济技术指标、不合格或质量损失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判定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以及是否需要改进。对比分析法有本期与上期的对比法、同期对比法、历史的最好水平对比法、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法。对比分析法常用的工具是柱状图和控制图。趋势分析法。对质量特性、经济技术指标、不合格或质量损失的发展趋势进行表述分析,如果发现接近超标可提前采取改进措施。趋势分析法常用的工具是控制图。工序能力分析法。贯标认证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能力,判断企业的控制能力是否充分,需要对关键过程能力是否充分进行分析工序能力分析法常用的工具是直方图。4.4数据的来源外部来源,包括:顾客及相关方对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地方政府机构对产品、环境和职业健康检杳的结果。同行业的有关数据。媒体的相关报道及顾客或相关方的投诉等。内部来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检查与考评记录、内审与管理评审报告等。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情况。产品和服务的不符合情况。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电子媒体、声像等方式。4.5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对数据分析的时机,对顾客满意程度测量数据分析按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的规定执行。对产品的符合性、不合格、顾客及相关方反馈信息、售后服务、设备完好等数据每月分析一次。对关键工序过程能力每季度分析一次。对供方情况、合同兑现情况、质量目标完成、质量损失情况等每半年分析一次。对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后应提供以下信息:a)顾客的满意程度。b)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c)过程、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的产品质量及合作的状况。e)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改进的具体成效。O提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机会。公司相关部门根据数据分析提供的信息,对相关过程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稳定和提高其过程能力。数据分析的有关记录分别由各部门保存。1.4.6.纠正和预防措施1.目的基于风险的思维,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实现产品、过程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控制。3 .职责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对过程和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存在或潜在问题时,根据需要发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表,并跟踪实施效果。各部门负责制定和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4 .程序5 .1持续改进的策划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应不断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管理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通过管理评审和内审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日常工作进行改进的策划。重大的改进项目或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改进包括资源需求,在策划时应考虑: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管理者代表通过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求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资源配置,优化工作流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