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docx
党课讲稿: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同志们:在我们党的历史长河中,忠诚干净担当始终是共产党员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最宝贵的精神特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以忠诚为魂,以干净为本,以担当为责,不断锤炼自己,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党员。在接下来的党课中,我们将深入剖析忠诚干净担当的深刻内涵,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去践行,去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瑰。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工作中,我们要忠诚于党的事业,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决策、落实党的任务。我们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利益诱惑,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坚守对党忠诚的底线,不为私利所动,不为困难所惧。干净,是共产党员的做人底线。我们要保持清正廉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要正确对待权力,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绝不能用来谋取私利。我们要做到公私分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干净不仅仅是在经济上不贪不占,更是在思想上、行为上保持纯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担当,是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敢于担当,就是要在工作中有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我们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矛盾就回避,而应该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担当精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推动工作的开展。担当也意味着要有创新精神,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情况来看,比如在具体分管领域,我们的党员同志就要发挥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面对复杂的业务流程和技术难题,要保持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坚定信心去攻克;要保持自身的干净,杜绝一切可能的不正之风,确保工作的公正性和廉洁性;要有担当精神,敢于承担重要任务,积极推动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再比如在当遇到突发情况或紧急任务时,党员们更要体现出忠诚干净担当。忠诚于党和人民的重托,迅速行动起来;保持自身的干净,不被外界干扰和诱惑;勇敢地担当起责任,带领大家共同应对危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我们要加强自我约束,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党内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相互监督和帮助中不断进步。同志们,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党课,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忠诚干净担当的内涵和要求,并将其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按照这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要求,会前,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重要论述,聚焦会议主题,对照四个方面,深入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现将有关情况对照检查如下:一、存在问题(一)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方面。一是对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不够系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具体内容上,主观上认为只要把这些关键性的内容学深悟透,就可以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因此,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用心体悟其中的具体内容上,对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研究,二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精神力量不够紧实。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往往注重用其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理论力量,但在理解、把握和践行“两个结合”上,还存在合力不够、效能不高等问题。三是理论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理论学习距离“带着信仰学,带着感情学”的政治要求有一定差距,有时把学习当做一项政治任务和硬性要求,缺乏发自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渴望,自身理论学习的理性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融合交汇得不够紧密。对于一些“高深论”的晦涩理论知识,存在畏学心理,缺少勤学苦学的精神,相关理论学习书籍大多充当了“装饰品”,参加单位组织的相关学习活动时抢着坐后排,使一些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产生了短板和断层。(二)在党性修养提高方面。一是政治站位低。政治视野窄,政治洞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不强,不能对本区域本部门出现的重大矛盾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加以正确判断,不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以致一些工作后续处置陷入被动。二是对政治信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自己的政治修养还不够足,对政治信仰的重要作用、重大意义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内容,只是被动接受党支部的教育,缺乏自我教育、自我查摆、自我提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没有真正融入灵魂和血脉之中,精神高地坚守得还不牢。对坚定政治信仰存在模糊认识,未能时刻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和政治高度,积极向优秀共产党人对标对表,抓好自身的政治信仰建设,导致自己政治信仰的“总开关”“定盘星”作用发挥不够好,对于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时感到定力和动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梧力、政治执行力还不够强。尽管努力做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但有时并没有深刻悟透党中央通过所关心事项所传递出来的重大政治信号及深远政治考量,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时难免流于被动应付而不能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三)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一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存在模糊认识。有时会认为自己分管的部门与人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理解和把握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有着模糊的认识,认为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在学习和践行时,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没有将其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如,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没有从自己分管的领域出发,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对于蕴含其中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未能精准把握战略目标要求与工作具体实践的结合点,创新思路、探索办法、总结经验时,方向不准、站位不高、视野不宽、措施不实,使人民群众没有全面充分地体会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成效。二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缺少创新的招法。自己思想上存在误区,有时认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增强弱项,补充短板,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去解决,很少主动思考和研究,在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上如何实现创新突破。三是抓落实不坚决、不彻底。“一切工作都要靠抓落实”的理念树立不够牢固,推进一些工作时,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够强,缺乏“国之大者”的胸襟,有时从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助于自己本职工作的角度出发,落实存在搞变通、做选择、打折扣的问题。对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行动不果断,抓落实不够坚决,缺少行之有效的招法,有时只有任务书,没有施工图,缺少一锤一锤钉钉子,一项一项抓落实的务实精神,导致一些工作没有真正落地生根。(四)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一是缺乏向先进先辈对标对表的政治自觉。没有时刻以先进模范、先进党员为标准,检视自己,对于先进先辈主动放弃部分公民权利和自由,自觉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标对表不够全面,学习体会不够深入,未能将先进先辈的伟大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与这些先进先辈相比,自己对于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荣誉还不够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情怀还不够足,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发挥得也不够好。二是对斗争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存在把握得不够精准,站位不高,视野不宽,斗争精神不足等问题。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但自己对为什么要强调斗争精神,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没有站在“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的政治高度,看待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从思想上行动上没有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融入团结奋斗全过程,面对新的战略环境和风险挑战,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自己有时统筹谋划不够实不够细,对分管干部教育引导也不够及时有效,思想和行动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转化效率不够高。三是对反对形式主义的新要求认识不够深刻。未能时时事事都坚持联系的、辩证的、全面的观念,对于“形式主义”和“必要的形式”区分不够科学合理,对于一些该开的会、该发的文,该搞的督查,担心被定性为形式主义,有时“一刀切”,带来了新的形式主义。对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掌握不够具体,在谋发展、做决策的时候,对基层工作的客观规律认识不够透彻,使一些点子、政策、方案不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一些工作或激进或滞后,基层同志对此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