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心得体会感悟.docx
-
资源ID:1721776
资源大小:12.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心得体会感悟.docx
市应急管理局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心得感悟自2023年5月被组织选派X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迅速转换角色,全心全意投入到驻村帮扶的各项工作中来,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驻村干部的担当和作为。一、优化组织配置,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我深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其战斗力和凝聚力,我全力协助村党支部书记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制度,主动为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等,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村级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积极向派出单位市应急管理局争取2万元资金,进一步巩固提升X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为民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壮大村党支部力量,我协助补选支委副书记1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二、聚焦基层民生,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驻村工作就是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做群众贴心人。我第一时间制定了走访计划,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全村300余户在家群众1000余次,摸清全村脱贫群众、监测对象、低保对象、示范家庭和特殊家庭的底数情况。在了解群众面临的困难后,主动帮助9名大一新生完成茅台助学金申报工作,其中6名学生共获得3万元助学金。核实各类预警线索36条,协助申请办理6户临时救助共计5000余元,完成28名脱贫户就业人员一次性交通补贴和10余人稳岗就业补贴共21000元。协助村班子处理各类矛盾纠纷30余次。完成20余亩土地旱改水工作,实现第一年种收工作。新修建产业路5公里,动工修建河堤2公里,历时3个多月完成5个村民小组1000余人的农网改造工作,保障了村民生活生产用电,有效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三、筑牢安全防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系统干部,我深知抓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到村以后,第一时间对全村的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和溺水等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不断加强对外安全宣传,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影响。驻村以来,我组织召开村民组长会和院坝会16次,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范、防电信诈骗、防溺水、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和用火用电等安全知识,发放自然灾害防范宣传单200余份,张贴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单300余张,开展巡河巡山巡林270余次,走家串户宣传防电信诈骗200余次,深入田间地块制止秋冬生产用火15起,劝阻群众带火入山20余人次,在赶集日开展电动三轮车、两轮车交通协查50余次,对本村4个风险滑坡点进行不定期巡杳,将新发现的1处山石崩塌情况报告给X县自然资源局,并及时告知周边群众,严防灾害发生。县自然资源局派驻干部驻村工作感悟2023年5月,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毅然来到X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陌生的“作战环境”和艰巨的“作战任务”,我深知,身在基层,心更要在基层,我将始终铭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丈量土地有“准度”,科学规划“产业路”驻村伊始,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群众,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村头村尾、田间地头都能看到我与群众唠家常的身影。同时,也摸清了村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劳动力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我召集其他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进行开会研讨,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意见,结合村内资源和配套设施茶叶加工厂,探索制定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同时集中发展中药材和肉牛养殖业等多元产业发展策略,形成适合村情发展的“1+N”产业模式。针对村实际耕作面积有限的情况,积极推广茶园套种辣椒模式。辣椒种植以其成本低、收益高、周期短、见效快和收购价格稳定等优势,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措施,确保了种植户的稳定收入,特别是脱贫户,通过种植辣椒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和群众增收,激发村产业发展的内生活力。说话做事有“温度”,用心铺好“惠民路”“群众之事无小事,柴米油盐等问题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工我在驻村工作中时刻牢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吩,我必行之”,努力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带头人,使驻村服务更有温度、工作更有实效。自驻村后,我会同驻村干部、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定期开展防贫预警监测大走访、“3+1”保障大排查等工作。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罗某户家庭比较特殊,家庭5口人,妻子患病在床,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小学,家里只有一个弱劳动力,针对该情况我会同驻村干部、村干部仔细研究政策,多措并举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国家兜底保障政策、解决公益性岗位、申请因户施策项目、加大村集体分红力度等措施,罗某户2023年度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随着驻村时间越来越长,群众对我也更加信任。“小刘书记,我们家的猪圈用地手续什么时候能办理下来?刘同志,麻烦你帮我看一下我的养老金发放金额为什么不同?”“刘书记,我家的蔬菜熟了,你要的话我帮你摘一些来J这一件件“小事”代表群众对我工作的信任,把我当作了村里人,而我更是深知只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才能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乡村实践有“力度”,持续推动“振兴路”我深刻明白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加强组织建设是村级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党支部活动加强党组织建设。组织在家党员到木黄镇开展“度续红色血脉勇毅奋进前行”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是激发乡村创新活力的源泉。为奖励2023年考上大学的6名村学子,我主动对接上级领导,并积极联系爱心企业,筹集资金13700元。以此为契机成立村助学基金会,对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奖励1500元,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的奖励1000元,超过二本线的奖励500元。这些举措不仅激励了村的学子们勤奋学习,还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引导他们将来能够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通过开展村级好家风好家训“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劳动模范”“孝老爱亲”等评选活动,宣传模范家庭,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村民荣誉感和使命感,推动村规民约走进家庭,培育文明乡风。以村规民约为引导,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推行“党建+”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实现矛盾在村级解决,村级矛盾纠纷调处率100%,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把个人事业融入到国家乡村振兴事业中去,在一线基层砥砺品质、锻炼作风、增长才干、为民服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一棵向阳生长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