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规范 JTS-T 326-2024.docx
-
资源ID:1717605
资源大小:94.8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规范 JTS-T 326-2024.docx
正式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规范JTS/T3262024主编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施行日期:2024年12月1日人*造*2024北京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规范的公告2024年第40号现发布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规范(以下简称G规范),£规汕为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代码为JTS/T326-2024,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6)同时废止。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贡管理和解释,实施过程中具体使用问题的咨询,由主编单位中交笫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答更.规范文本可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水运工程行业标准”专栏(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出2024年8月23日制定说明本规范是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度水运工程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交办水函(2020)1124号)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仃关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窕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实践经验,结合水运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经广泛征求意见、反豆修改完善第制而成。E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6)自实施以来,对我国水运工程码头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起到了枳极的指导作用。随着码头加固改造工程的重要性和发杂性不断增加,为进一步规范、指导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保障加固改造的码头结构安全可靠、耐久适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共分9章1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包括检测、评估与状态判别,高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重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斜坡式码头和浮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耐久性设汁等技术内容。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与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杭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编写人员的分工如下:1总则:徐俊顾宽海2术语:顾宽海徐俊3基本规定:金晓博领宽海吴锋熨俊桥4检测、评估与状态判别:吴锋徐静文顾宽海5高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顾宽海陈海峰江义受俊桥6重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王玉红汤丽燕顾祥奎刘思国7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刘应红陈青红8斜坡式码头和浮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叶上扬顾宽海9耐久性设计:顾祥至陈明阳那丹红附录A:叶上扬本规范F2024年3月27日通过部审,于2024年8月23日发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本规能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和解拜。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技术管理处,邮政编码:100736)和本规范管理组(地址:上海市聚嘉浜路831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W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00032,电话:021-64381730),以便修订时参考。11.(1)2术语(2)3菖本规定(3)4 阚、WS与别(5)5 头结构加固W(7)5.1 一般规定(7)5.2 加固改造主要方式(7)5.3 结构计算(14)5.4 构造(15)5.5 施工要求(16)6 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17)6.1 -般规定(17)6.2 加固改造主要方式(17)6.3 结构计算(19)6.4 构造(21)6.5 施工要求(21)7板曲头结构加固Sdft(22)7.1 一般规定(22)7.2 加固改造主要方式(22)7.3 结构计算(24)7.4 构造(25)7.5 施工要求(26)8斜坡码头和浮码头结构加固改造(27)9耐久性设计(29)附录A本规范用胃说明(30)引用标准名录(31)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介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饕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32)条文说明(35)1总贝U1.0.1为规范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做到码头结构安全可兆、耐久适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码头结构加固改造的设计。1.0.3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码头结构加固改造StrengtheningandRenovationofWharfStructure为提高或维持码头既有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的可界性,使其满足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采取的结构增强或调整措施。2.0.2结构状态判别IdentificationofStructuraIBehavior在结构检测评估的基础匕结合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要求,采用计算、分析、试验等手段对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剩余使用年限等进行的综合识别判定。2.0.3剩余使用年限Residua1.Service1.ife既有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维护条件下,无需大修维续保持其预定功能的时间。3基本规定a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应根据结构状况、自然条件、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周边环境等进行设w,并遵循安全可舔、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3.0.2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前应对既仃结构进行枪测与评估,并应根据码头结构检测评估结论和使用要求确定加固改造的范围及内容。3.0.3码头结构的检测与评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S304)和6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的有关规定。3.0.4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应根据检测与评估结论、使用要求、结构状况、地基基础条件、周边环境等,对既TT码头结构状态进行判别,305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港II总体规划、航道规划等;水深、水流、泥沙、波浪、地质等条件和所在海床或河势稔定情况;(3)工程涉及的通航安全、航道与港区相对关系、码头生产管理和使用要求等;(4)施工可行性:(5)技术经济合理性等。3.0.6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1)工程设计文件和竣工资料等:(2)近期检测和评估报告:(3)水文、地质和最新地形资料;(4)构筑物使用状态、周边构筑物现状情况等调直资料:(5)历史原型观测资料和维护报告:(6)现场施工条件、施工能力及要求等资料:7)其他与加固改造设计相关的资料。3.0.7码头结构加固改造的结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使用年限、使用要求、既有码头结构的安全等级和损坏后果的严玳程度,按现行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等确定。3.0.8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后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根据结构检测与评估结论、使用要求和加固改造措施等综合论证确定。3.0.9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港1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的规定,采用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行关规定。(5)定位被承载能力.0.72下列情况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1)混凝土构件抗裂或限裂;(2)结构和构件的变形。8.0K码头岸坡稳定验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QK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147)的有关规定,并应考虑港池浚深的影响。8.0.9斜坡式码头和浮码头结构加固改造的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167)等的有关规定。IS6.18码头结构改造立面图新增私小系船柱:2-拆除磔系朋柱;3淳;,邛检致护航;上卸荷板图6.19码头结构改造断面图1如即系能柱:2卡5头加院;3-和荀泳白;4-1.SOm6倒帧箱;宁也:出心7也a后码头1»沿底JfiS程:H2除到砧原码头前沿底扁用g头前沿线:Ib凛浮梯胶护赅原码头为带卸荷板的重力式沉箱结构,码头面高程为7.5m,前沿底高程为T3.3m。下部为IQkg100kg抛石基床,基底为强风化岩,抛石基床上安放预制沉箱,单个沉箱长115m、底宽8.5m、高度14.5m,沉箱仓格下部填充中粗砂、上部回填IOkg60kg块石,上部为预制卸荷板及现浇胸堵。沉箱后设为IOkg100kg抛石棱体,诚小后方土压力。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方案确定主要考虑:(1)本工程所在的区域位置、总平面布置、船型,码头前沿线有适量前移的空间。(2)根据改造后的使用荷载对结构进行友核验算,码头检定性和地基承栽力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3)根据改造后的水深要求,码头港池需少量浚深。根据上述主要因素,分别结合墙后卸载处理方式和调整护舷方式的技术特点,限定本工程采用墙后卸载处理和调整护舷相结合方式。加固改造内容是在改造范围内的每个沉箱后设两根41500e的浮注桩。机顶上现浇混;疑土块体并与胸墙相战结,混凝土块体与原结构按简支考虑,使得码头整体结构重心后移,并对后方上压力进行和荷。对码头靠泊设施进行改造,增加四组漂浮型爆胶护舷,使改造后船舶停泊位置向外移4.2m。码头前沿水深疏浚至14.3m。使用条件为不使用漂浮式橡胶护舷时,船舶吃水需减我至13m以卜.。悬挂漂浮式橡胶护舷时船舶吃水需减我至不大于Mm。6. 2.9.2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搅拌桩法等技术对墙后回填材料进行加固处理后,加固体的重度、抗剪强度和渗透系数等参数会产牛.较大变化:一方面,墙后回填区抗剪强度指标有所改善,起到减小重力式码头结构墙后土压力的作用:另方面,加固体渗透系数的降低将改变应力式码头原有的透水性能,此时墙后地下水位的取值应视加固体的处理范围、深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并结合海侧设计水位和陆域地卜水位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考虑渗透水压力作用.7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7.2加因改造主要方式7.2.4 新建前板桩方式的技术特点是新建板桩码头前沿线外移距离可灵活控制,不受岸坡稳定影响,码头提升等级较大,但影响码头生产,工程量大,需注意码头结构断面选择、沉桩可行性分析、减少施工对原结构影响、墙后回填料的顺序、速率控制要求等。新建前板桩方式案例:青岛港某码头16#泊位(第2'8段)(图7.D忸7.1种头结构改造断面图卜核股护股;2-现潮墙;344杆;卜现在钢MA1.SU懦碇短次堵:S设计泥而找;(H,4册:片石;丁混凝1.板桩青岛港某码头16*泊位(第28段)于1991年改造大修完成,改造后码头前沿线向海侧前移约5.5m,码头前沿泥面浚深至-6.0m.原码头结构形式为板桩墩台结构,墩台顶高程为2.5m,前沿泥面高程为Y0m,承台前板桩采用混凝土板桩,断面高度250mm,基桩采用直径400mm的木桩,承台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墩台结构.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方案确定主要考虑:(1)既有码头结构等级较低,码头面高程也较低,经常上水,11经过大修。(2)码头前沿水域开阔,有足够的空间向海侧增加新的板桩结构,并在陆域增设新的锚碇结构.(3)根据加固改造的设计船型及工艺荷载对结构进行旦核验算,码头结构承载力和踢脚稳定等均不满足船舶系缆力和撞击力等作用要求。(4)既有结构只起到降低新的板桩结构上压力的作用。(5)改造后的结构使用年限按50年设计。根据上述主要因素,结合新建前板班方式的技术特点,确定本工程采用新建前板桩方式。加固改造内容是在原驳岸海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