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共8篇).docx
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共8篇)篇一、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2篇二、干部下乡驻村调研报告5篇三、驻村干部驻村调研报告8篇四、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工作调研报告15篇五、全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讲话20篇六、乡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调研报告26篇七、驻村干部驻村工作调研报告30篇八、干部下乡驻村调研报告37第一、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依据工作方案,我们对两地8个贫困衬干部驻村帮扶状况进行了抽查,通过进村入户、座谈走访、查阅文件、问卷调查等方式基本驾驭了江汉平原干部驻村帮扶的现状。我们认为驻村帮扶工作对推动当前农村发展起到了主动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管道,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须要各级引起高度重视,仔细探讨对策。现将两地状况报告如下:一、抽查基本概况依据关于开展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抽样调查方案的支配,其次抽查组走访了江陵县的沙岗镇刘湖村、沙岗镇东津村、熊河镇熊河村、熊河镇吴桥村、潜江市的熊口镇白果村、熊口镇石杨村、张金镇老河口村、张金镇泰山烷村等建档立卡8个贫困村,全面了解干部驻村帮扶状况。两个县市驻村帮扶总体状况:一是有支配支配。潜江下发了在全市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江陵县印发X年度三万活动方案。二是有帮扶措施。潜江、江陵两地将新农村工作、干部驻村和“三万”活动工作队整合打包,形成合力。三是有工作制度。江陵县建立“领导联系乡镇、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制度,潜江市出台了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方法讥抽查统计得知:江陵县和潜江市现有贫困村81个,贫困户31170户,各类驻村帮扶工作队301个,工作队帮扶贫困村81个,工作队对贫困村疑羞率为100虬抽查的8个贫困村总户数为3638户、总人口15697人,其中贫困户772户、贫困人口2284A,贫困发生率为。8个贫困村现有市(州)、县(市)两级帮扶单位10个,工作队员26人,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覆盖率为以从走访座谈了解的状况看,自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帮扶单位共向8个贫困村落实帮扶项目22个、帮扶资金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资金77万元、产业发展帮扶资金2万元、人力发展资金万元,贩灾救济送暖和资金万元;整合其它项目13个,整合行业资金万元;组织劳务输出16人次。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江陵县以两办文件出台了江陵县X年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到了精准扶贫,但没有出台干部驻村帮扶的指导看法和详细方案。调查中得知,江陵县扶贫办设在民政局下,详细工作是下设扶贫科,实际工作人员就1人;潜江市相对好些,但总体感觉,插花贫困地区除了扶持资金和项目相对较少外,领导对当前干部驻村帮扶还存在相识上的误区,重视程度不够,详细到落实工作中,一是没有驻村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纪要,二是虽然出台了干部驻村工作方案,但对于如何组织实施和有效推动干部驻村工作,没有探讨和出台制定驻村工作的考核方法,也缺少检查督办环节。(二)驻村帮扶流于形式。一是工作队进村不驻村的现象普遍存在。干部驻村帮扶仅仅是掩派的任务,大多数干部和工作队员还停留在突击式运动阶段,当作临时性阶段任务,时间一到立马拆兵散人。领导有要求就下去,上面强调一下就抓一下,上面没风,下面就没影了。调查8个村几乎干部进村都在2个月以内,只有I个村落实较好些。二是中心和省里反复强调,驻村工作队要确保两个全覆盖,当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两县市覆盖率都不高。潜江的到户覆盖率乐江陵县到户覆盖率机(三)干部驻村帮扶后劲不足。一是驻村的工作经费保障没有明文规定,各个帮扶单位或部门没有特地的预算开支,工作经费保障无门,大多数是从有限的办公经费挤占或干部捐赠款项中列支用于驻村帮扶;二是干部干事与不干事一个样,干好与干不好也一个样,对于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作队和队员,没有激励机制。对于混口子没干事的工作队或队员,也没有约束机制,干部驻村工作的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明显感到人浮于事,帮扶后劲不足。(四)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干部驻村都扶工作应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关联各行各业。如何对驻村干部的选拔与管理,如何规范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如何建立激励机制,起到激励先进,充分调动各级驻村工作队及其队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于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如何建立约束机制,鞭策后进,这些都须要建章立制,从源头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保障上作好支配。当前驻村帮扶的机制缺陷表现明显,不利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地推动。三、有关对策与建议(一)党委政府引起高度重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新阶段精准扶贫的大事来抓,要依据中心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形成全县(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指导看法和年度帮扶方案,谁主抓,谁负责,要有党委政府探讨驻村帮扶工作的会议纪要,在落实工作专班、规范到村,责任到人上要有详细细化,在干部驻村帮扶政策保障上予以明确。(二)统筹整合各类帮扶力气。一是要坚持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二要充分发挥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和片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将驻村工作队、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和行业支持等全部归口到当地扶贫部门领导,三是由省级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牵头抓总部门,市县有抓手和工作平台,便于驾驭状况和开展工作,有利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的大扶贫格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任务费任明确到位。中心和省委均有明确要求,要健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力争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一是要明确干部驻村帮扶的目标任务,包括贫困村的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帮扶期间整合各类和资金的状况,对贫困村、贫困户都要有针对性地帮扶支配。二是贫困户结对帮扶要责任到人头,确保联户联人,不让一个贫困户落下。三是依据时间进度有序推动,工作队人员和驻村时间要有严格规定。肯定要依据鄂政扶发(X)14号文件,全部在赞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以扶贫开发为主要任务,将任务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工作队规定3人以上的不能搞穷应付,驻村时间35年不变的,要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四)健全驻村保障机制。一是要明确驻村工作队帮扶费金额度和用途,对于实力弱的单位明确驻村工作队启动资金来源;二是要明确驻村帮扶干部的人数、年限和激励政策;三是建立驻村帮扶干部年度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第二、干部下乡驻村调研报告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对X村进行了帮扶前期的工作调研,深入X村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听取衬两委对本村情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建议;深入25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思路如下: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驻村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二、X村基本情况X村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全村150户564口人,耕地面积3919亩,全村共有党员24名。畜牧业以羊、猪为主,羊存栏1500只,猪存栏80头。20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年输出劳动力的140多人20X年在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万元维修了村委会并购置了办公桌椅;投资5万元为村里维修淘洗旧机井一眼,为解决全村人畜吃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和文体局协商投资1.5万元给文化大院配备了音响等文化器材,活动场所内办公、电视、电话、广播、远程教育网络和图书、象棋等设施配套齐全,各种规章制度上墙,选配了一名认真负责,有文化的村民担任代办员,直接属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报酬落实。帮助村民办理包括退根还林、农机补贴、农村低保、两免一补、粮食直补、医疗合作等2。多项内容,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特别是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村民学习、了解信息提供了便利。发挥了活动场所的功能,使村级活动真正成为农技咨询,技术指导,信息发布的中心,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场所,技术培训的阵地,凝集民心的载体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三、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当一部分农民还不富裕,文明程度不高,公共事业和琮合保障不健全,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创新不足,管理、保障措施不完善,工作成效不明显。2.映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农业领域全村目前无任何专业协会组织,使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3,帮扶村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囱强的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衬、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2,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3,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艮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通过搭建舞台、正确引导、创业扶持,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第三、驻村干部驻村调研报告自2021年6月派驻县镇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在选派单位的指导和村''两委”的支持和配合下,采取入户走访,与村“两委”干部谈话谈心,召集村能人大户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村情民意,熟悉村容村貌:同时积极与村第七批选派干部沟通交流,了解之前的发展思路和工作建议;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扩大会,进一步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反复倾听诉求,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村级基本情况县镇村位于镇区北侧,全村总人口IO1.O?.3052人,下辖16个村民组,2018年贫困村出列,现有脱贫户181户428人,边缘户6户12人。现有党员95人,共设1个支部,5个党小组,2021年5月,村党支部被安徽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五个好”先进党支部标兵。全村耕地面积5092.05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枳3500余亩;蔬菜种植面积100O余亩,黄桃、葡萄等经果林种植面积500余亩。村主要经济产业有稻虾种养、葡萄、黄桃、蔬菜种植和精米加工业等。2021年全村产业总产值4100万元,村人均收入1.5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3.37万元。是省级美丽乡村殡设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村、县乡村振兴示范村。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JK1.人才的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