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教案.docx
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树林1林中的树2树木中的纹路3廉菇4林中的鸟5谁吃谁6茅草与锯子自由研究第二单元池塘群落8鱼9蛙10龟和整I1.池塘中的植物12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13做个小生态瓶自由研究第三单元公路14水泥与沥青15盘山公路16桥17车的运动18自行车自由研究第四单元农田19常见的农作物20农作物与土壤21农作物与化肥22大棚蔬菜23防治病虫害自由研究1我们的身体(鄂教版科学五上第1课)教学目标1 .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不同的人牛.长情况有差异.2 .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3 .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孩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1.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5 .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尢成果.6 .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其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准符1 .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2 .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入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1 .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2 .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1)回顾四年级时时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E1.和测属方法.(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3)交流测星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3 .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4 .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5 .课外拓展.(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2林中的树(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1课)教学目标1 .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塘,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2 .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钝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辄气.3 .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4 .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时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己知结论进行推理.5 .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6 .敢于提问,乐于交流.教学准备1 .一盆天竺葵(或月季花),两张大小相同的黑色卡纸或锡箔纸(大小根据所选植物叶片的大小而定),曲别针.2 .显微镜(每小组一台),用韭菜叶卜.表皮制作的植物细胞装片.3 .光合作用挂图或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I.问题导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动物要吃食物.植物咏什么生存呢?(学生可能给出许多答案:植物需要水,经常浇水植物就可以生存:植物需要养料:植物还需要阳光照射等.)出示单元主题图:走进树林,树木笛郁葱葱,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1. 了解海尔蒙的实骐1.(1)讲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科学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21阅读海尔蒙的实验研究的故事.思考: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从海尔蒙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海尔蒙是怎样思考和实验的,以及怎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海尔蒙的探究过程绐你什么启示?根据海尔猛实脸中的发现你什么进一步推测?(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结论进一步推理:海尔蒙在完成了实验之后,他推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从雨水中得到的,你同意他的推测吗?在学生思考提出观点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陈述理由,全要的是学生在思考.)2.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1)演示实验:课前将盆生长良好的大竺葵带进教室,选择片生长乩好的叶,用黑色的卡纸将这片叶正反两面严严实实地遮盖,然后将整株植物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2)讨论并推测:几天之后,叶片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把白己的推测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下节课一起来观察实险结果,看谁的预测是正确的.)(3)课外活动:保护好教室里的实物植物.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也做做这个实验.第二课时1 .继续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1)交流分析实验现象.请在家里做r实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观察课堂实验的天竺葵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自己在实验前的预测是否正确.讨论:这片叶子可能发生r什么变化?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期望学生能分析出问题的结论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去寻找相关因素,让他们意识到变化是有原因的.)(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叶绿体.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讲解使用方法.分小组观察植物叶片细胞,并描述细胞的样子,指导学生认识叶片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讲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位.(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利用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形象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交流并明确以下问必: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需要什么条件?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养料?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是什么?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从哪里来?人们常说: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1)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质?(2)交流分享讨论结果.2 .总结与拓展.(1)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2)课外收集有关树木生长的资料.3树木中的欧第(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2课)教学目标1. 知道树木的横截面上有年轮,观察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2. 知道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树木生长情况,年轮的变化可以反应树术生长的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信息.3. 就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4. 能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5. 具有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愿意与人合作.教学准符块仃明显坡路的木版.每组三种不同的树的横截面,观察记录表,仃关年轮的图文或视频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带纹路的木版,提问:你们从木板上看到了什么?这些然路从哪儿来?你还在哪儿看到过树木中的纹路?我们把树木中的这种纹路叫什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交流学生已知经验的过程,通过交流导入新的探究过程.)2 .观察树干横截面,激发学生发现问题.(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块用树干锯成的横截面,学生分组观察.要求小组在观察中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和疑问.教师可以绐学生设计个记录表发给小组,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2)交流发现,提出问题.3 .观察其他树的横截面.(D给每个小组再提供两块树的横截面,小组观察:有什么新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2)交流与质疑,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板书,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看看,这些问题中,哪些我们可以在刚才的观察中找到答案?哪些可以同学们互相解答?把己经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然后给剩下的问题进行分类.4 ./解年轮的形成.<1)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思考: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年轮跟树木的生长情况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段资料中又解决/哪些疑问?(2)交流.(3)为学生补充些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5 .了解更多的来自年轮的信息.(1)观察年轮图,估算树的年龄.(五年级的学生一般都知道通过数年花的圈数可以知道树的年龄,如果只是简难地去数数意义就不大了,因此教册要启发学生思考:怎么数、为什么数出圈数就是树的年龄.)<2)观察:同个年轮的宽窄都是致的吗?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样吗?(3)讨论:同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致可能与什么有关?(4)记录讨论结果并交潦.(5)你还知道年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6 .课外拓展.(1)继续观察伐木留下的树桩或者锯下的树干截面上的年轮.(2)收集有关树木年轮的资料,读一读,把学到的知识与I可学交潦.4篇(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相林第3课)教学目标1 .知道菸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屈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2 .认识胞资的特点,知道有的噌菇可以食用,有的鹿菇有毒.3 .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4 .能通过观察发现庭菇的特点,比较落菇和动植物的异同.5 .能通过调查活动J'解生活中的食用菌.6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教学准笛1 .收集关于庭硅、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2 .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废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3 .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庭延的资料.1 .导入.(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案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落菇?(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落菇的生活环境.(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颜菇的哪些知识?2 .观察磐菇.(1)观察一个完整的藤皓.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必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2)用小刀把藤皓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3)交潦,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后,磐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4)整理观察到的喀慕的特点并记录下来.4 .认识蕤越属于真菌.(1)小组研讨:展延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2)交流,整理意见.(3)讲解:燃皓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屈丁真菌.(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5 .认识食用菌和毒菌.(1)提问:吃过潴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腑菇?所有的旗菇都可以吃吗?(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美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潦.)6 .课外调查: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第二课时1./解细菌和病毒.(1)猜猜.教师展示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猜?二、开展观察和实验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级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