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开展2024年国际减灾日活动的方案.docx
街道2024年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今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为进一步发挥“国际减灾日”的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做好“国际减灾日”宣传各项工作,唤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促进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根据XX市XX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各种形式有效的广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和避险互救知识,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促进全街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活动主题活动宣传主题:“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三、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1日至2024年10月17Bo四、活动内容2024年“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由街道应急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实施,街道各中心(队)所室,各社区共同参与。活动形式如下:(一)集中宣传。10月13日,街道应急管理中心牵头在辖区主街道人员密集点开展集中宣传。悬挂宣传横幅,围绕今年国际减灾日活动主题,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设立宣传台咨询点向过往公众发放宣传单、宣传彩页,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进一步面向基层和社会公众普及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风雹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事故、道路交通安全等各类灾害知识和安全防范应急技能知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防灾减灾应急避灾”的良好环境氛围,使“10.13国际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应急宣传活动真正深入人心。(二)分散宣传10月11日至10月17,各社区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辖区实际,进居民小区、进企业、进生产经营单位、进学校、进人员密集场所等辖区单位场所进行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大宣传。要求每个社区悬挂宣传横幅不少于1条,制作宣传展板不少于1块,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200份。尽量做到辖区居民住户和企业单位逐一入户到人,逐一宣传到位,确保分散宣传取得实效。(三)全面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街道职能中心(队)所室和各社区及辖区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扎实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强化普查宣传培训,配合区普杳办健全技术指导与跟踪评价工作,推动调杳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应用。利用集中宣传和分散宣传有力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查宣传工作,有效引导各类调查对象支持、参与普查工作。要在普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广泛宣传普查及自然灾害风险、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强化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努力提升基层和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四)加强自然灾害隐患和防汛隐患排查,街道职能中心(队)所室、各社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认真梳理总结辖区近几年应对重大灾害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I,根据辖区主要灾害风险,特别是山洪灾害、防汛隐患安全,易发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方位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各社区要集中时间、精力对辖区内所监管的对象和重要领域开展一次灾害风险隐患安全大排查,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要逐级压实工作职责,建立好灾害风险隐患台账,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整治措施,健全预警监测措施,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着力提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水平。街道职能中心(队)所室、各社区要充分发挥现有监测预警技术设备,采取工作措施,突出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区域和暴雨、山洪、冰窟、极端天气灾害等突发性灾害的动态监测预报,不断提高灾害监测防范能力,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各社区加强了预警信息发布,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各社区预警设备、电话、短信、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向居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防范提示信息,提醒居民群众根据气象预警做好必要防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制度,做好值守信息上报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填写防汛应急值班记录,要求值班人员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值班固定电话24小时随时能有人接通,确保信息渠道通达,发生紧急情况,能及时上报,采取有力措施,做到得力应对。(六)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培训。各社区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培训,适时结合辖区实际邀请专业培训单位的专家讲师开展专题讲座培训,组织培训讲座、观看专题片等,讲授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应急防范常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七)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物资储备。各社区要结合本次宣传活动对辖区现有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范,更新应急指示警示牌,指向标志,进一步因地制宜将一定规模的空地、闲置场所、广场、学校操场等建立建成应急避难场所,在遇有地震、山洪等突发重大灾害时可作为避难、避险使用。街道相关中心(队)所室和各社区要进一步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并配齐一定数量的应急抢险救援设备,对库存应急储备物资进行清查,短缺物资及时补充,并及时下拨给各社区,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抢险车辆随时待命,时刻准备应急抢险。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各类救灾物资能“调得出,用得上”。真正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五、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街道、社区各级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国际减灾日”宣传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社区要积极参与配合相关中心(队)所室,抓紧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提前准备好现场布置、宣传资料等,逐项抓好落实。各社区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重点抓好社区、学校、企业、家庭的防灾减灾及应急知识宣传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工作;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应急知识宣传。(三)营造氛围,扩大影响。街道和各社区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板报、宣传栏、网络(微信公众平台、QQ群、微信群、朋友圈、网站)等方式认真履行防灾减灾应急宣传教育的义务,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制度化、常态化。要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要面向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四)强化措施,确保宣传效果。各社区要创新宣传方式,采取有效形式,通过宣传使全社会增强公众应急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五)确保工作成效,抓好总结回顾。请各社区根据本方案结合社区自身实际制定"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及时将开展宣传活动的有关情况以工作信息简报、宣传报道稿件等形式上报街道应急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