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员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5篇供参考.docx
-
资源ID:1712900
资源大小:18.2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党员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5篇供参考.docx
教师党员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共15篇)目录篇一、教师党员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二、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5篇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9篇五、学习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11篇六,学习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14篇七、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15篇八、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19篇九、学习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21篇十、学习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23篇十一、“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26篇十二、学习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28篇十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34篇十四、“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39篇十五、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41篇一、教师党员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高屋建短,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做了深刻的阐述,听完后深以为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教师,应响应习主席号召,抓住机遇,实现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教育应该服务国家人民,突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主线。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构建开放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期盼,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作为教师应该有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要有道德情操,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有扎实学识、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鹫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迸。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培养踪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还要有仁爱之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学习俄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培养热爱教育的定力、坚守淡泊名利。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培养琮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还要有仁爱之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学习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培养热爱教育的定力、坚守淡泊名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老师也应该响应改革,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育人”依托“教书”,“教书”服务“育人”,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还应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耐心引导学生,实施对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育人”作为目的,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是学生提升能力的基础和途径。全面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要坚持五育并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途径,而全面发展则是学生知识学习的目的和归宿。我们要坚持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并重的原则,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三、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体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活动尤其是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要求,满足社会需要。处理好这一重大关系,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促进供需适配,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部署,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我们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学科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促进供需适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体现了做好学校管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遵守法律法规的规范指引,有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规范有序是基本前提,也是必然要求。管理规范、活力进发是学校应有的状态。处理好这一重大关系,要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活力,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是做好学校管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原则。规范有序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只有规范有序,才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活力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只有激发活力,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益。我们要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我们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活力,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充分彰显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道路自信和重要历史经验指引。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脸,更好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和特色优势。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我们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更好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五个重大关系”的内涵和要求,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篇十四、“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广大党员教师,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新要求,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厚植深厚教育情怀,做好“育“、“量“、“守”工作,在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走深走实。一、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理念,春风化雨“育”桃李。我国正处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刻。因此,必须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纵深发展。要继续巩固“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成果,确保适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广开进贤之路,不拘一格降人才,推进普职融通,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为人才评价多设几把尺子,注重培养实用人才。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多元性和普及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构建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